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朔尔茨8日获得联邦议院多数支持,成功当选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总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三党联合政府诞生,长达16年的默克尔时代画上句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致电朔尔茨,对他当选德国联邦总理表示祝贺。

江山易主,改辕易辙,势所必然。不过,新政府外交可能的最大变化,恰恰正是对华政策,令华人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ODD ANDERSEN/AFP

默克尔执政16年,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任期间12次访华,也许将成为西方永远不败的纪录。默克尔告别政坛,留给德国的是第一个三党联合政府,而且主政的社民党力量薄弱,辅政的绿党和自民党气势凶猛,其领导人年轻气盛个性张扬,俨然成为新政府的权力核心。

更加讲求意识形态的绿党接管外交部和被称为“超级部”的经济和气候保护部,以价值观为先导,很可能在外交和经济政策方面对中德关系发展设置障碍。年仅40的政治“白丁”贝尔伯克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任女外长,尚未上任就语出惊人,不仅声称要执行更为严厉的对华政策,还表示不反对“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两国关系顷刻阴云笼罩。

更大的变化还在于,绿党的对华政策主张在三党联合组阁谈判中得到贯彻,组阁协议把对华关系定义,从伙伴关系改为“伙伴、竞争和制度性对抗”,把中国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共同体”的对立面。协议还直指南海、东海、台湾、香港、新疆等一应涉华敏感话题,对中国主权和内政事务指手画脚。此间媒体评论,本届联合组阁协议,其对华关系部分措辞,是最为强硬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Kay Nietfeld/dpa

在此必须指出,南海东海都为中国领土,台湾、涉疆、涉港等问题都是中国内部事务,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所在,中方在这一点上绝不可能容忍和让步。前车之鉴,立陶宛意欲“别树一帜”,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允许台湾设立所谓“代表处”,中国的回应十分坚决,外交关系降级,经贸往来冻结,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德国对华关系的新动向,已经引起中方的高度关切。中国政府发言人声明,希望德国新政府继续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维护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也表示,希望德方个别政客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和中德关系,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把精力用在推动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上。

毋庸讳言,如果德国执政党或政府成员以联合组阁协议为行动指南,动辄对中国内政问题说三道四,那中德之间的摩擦将显著增加。

不过,我们也有充分理由,对中德延续良好的务实互信合作关系,保持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dpa

首先,德国外交的发言权,最终是在总理而不在外长,无论默克尔还是她的各位前任,都证明了这一点。而新任总理朔尔茨的对华立场,值得期待。朔尔茨作为默克尔最后任期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是默克尔最得力的助手,曾被此间认为比默克尔党内同僚更为正宗的“衣钵传人”,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默克尔的对华政策,可望得到延续。

事实也是如此。据此间媒体透露,10月中旬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商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事宜,尚在组阁谈判的朔尔茨特意让米歇尔转告习近平,他将延续默克尔的对华政策,也将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至于联合政府中的两个小伙伴,尽在他的“通盘掌控之中”。这样兜一大圈“暗通款曲”,目的恐怕不只是为了急于向中国表白,更主要也许是为了向欧洲伙伴表明他的对华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Markus Schreiber/AP

其次,回顾历史,社民党的历任总理,都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有着独特的智慧。第一任社民党总理勃兰特是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创始人,为打开与东方阵营的关系,结束东西方对峙走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他的继任者施密特作为德国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家,1975年成为访华的第一位德国总理,对中国始终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支持;最后一位社民党总理施罗德不仅在任期间力挺中国,近年也在不断发表自己的见解,呼吁西方和德国理解中国,要与中国合作而不要对立。

最近的一次,11月30日,施罗德在第9届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开幕式做视频致辞时再此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中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更好地理解中国,延续与中国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他同时也表示,朔尔茨“是一位非常重视德中关系的政治家,这一点得到国际公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dpa

再者,中德关系的发展主要靠共同的经济利益推动。中德两国同为出口大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两个最大受惠者,是天然的盟友,只有互信合作,才能互利共赢。GDP一半来自出口的德国,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德国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所谓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主张,只会引起德国经济界的恐慌。据德国大中华区外贸商会调查,在华43%的德国企业表示将把连同研发中心在内的企业重心迁到中国,把中国当作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本土”,原因就是担心政府推行与中国“脱钩”政策。由此可见,德国政府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和重振,在外交政策上,也必须尊重经济界的意愿。

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两国半个世纪的关系发展经验表明,国与国之间完全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差异,避免零和博弈,实现互利共赢。正如习近平在给朔尔茨的贺电中指出,中德两国互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多年来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办成许多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以及世界的大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德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支持全球抗疫,推动经济复苏,展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表示高度重视中德关系发展,愿同朔尔茨一道努力,以明年两国庆祝建交50周年为契机,巩固并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德关系迈上新台阶。

(欧洲时报德国版胡旭东撰稿,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