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黄泥桥

新县前东首锦树里有一座桥,光绪七年(1881)的无锡县地图上标为黄泥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该桥位于城厢内,人们为了区别城外的黄泥桥,就称之为里黄泥桥。此桥原为石桥,由四条石板组成,上世纪30年代初改建成钢筋水泥桥。再看民国38年(1949)上海国光地舆出版社发行的无锡地图,这座桥被标为凰仪桥。那么,究竟该叫黄泥桥,还是凰仪桥呢?1952年河道清淤时,从河底淤泥中挖出一块条石,上有“凰仪桥”三字。可见,正本清源,应叫凰仪桥。无锡人因“凰仪”和“黄泥”读音相似,便习惯称其为黄泥桥了。

黄泥桥堍有刘抚院和花园饭店。刘抚院是刘姓抚台的住宅,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无锡人都知晓这一深院大宅。沦陷时期,刘抚院被日军侵占,成为被击毙日军官兵灵位的神社。抗战后期日军在前线节节失利,“玉碎”人数激增,刘抚院已“灵”满为患,因此,日军想侵占花园饭店。饭店老板不允许,日军借清查不良分子之名,把花园饭店老板枪毙了。里黄泥桥的近旁有著名的万载公所,又称夏布公所。江西万载以生产传统的夏布著称。这种布夏天穿在身上,滑爽凉快,汗水不粘皮肤。万载夏布在无锡很有销路,故成立了万载公所。抗战前夕,公所是36师师部所在。该师是“中央”军的嫡系,轻重武器都是德式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该师在上海对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抗战胜利后,万载公所改成道南中学,解放后,又改成胜利门初级中学。

(二)南黄泥桥

南黄泥桥架在振新河东首,与南门古运河的交汇处。明清时代,这条河叫谈渡河。河名的由来是:谈姓人家在河上设了个摆渡口,后来于渡口附近建了一石桥,名谈渡桥,河随桥名,被称为谈渡河。此河由东向西至太保墩进入梁溪河,全长1.8公里。可见,谈渡河是贯通无锡两条母亲河——古运河和梁溪河的一条水道。在农耕社会里,江南的运输主要靠河道,这里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商市是很自然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荣宗敬兄弟在谈渡河西首开办振新面粉厂,当地居民便把此河称为振新河。

南黄泥桥始建于南宋,是无锡几座黄泥桥中最早建筑的。原为木桥,后改为石级拱桥,曾多次修缮。抗战爆发后,被日机炸毁。沦陷时期改建为木桥,抗战胜利后建成混凝土桥桩、木板桥面的桥梁。1955年南长街改造时,黄泥桥拓建成30米宽的钢筋水泥桥。

在拓建新黄泥桥时,幸好把老桥残存的一个石龙首、一根镇河石幢和一块刻字石碑砌入桥基及驳岸,至今仍可让人们缅怀黄泥桥悠久而厚重的历史。

黄泥桥沿河西至谈渡桥,系全长300米的黄泥绛(应为“土夅”)。黄泥桥的名称就是由黄泥绛而来的。在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这里是著名的米市,有各种店铺30到50家。黄泥桥畔有几家竹行,众多的竹子耸立于河边,此情景与莲蓉桥畔的竹场巷大致相似。竹行斜对面是几家命相馆(顺便说一句,那时锡城有名的命相馆首推盛巷,其次便在黄泥绛)。再向四走,有南北货店、茧行、丝行、山货行、香烟店、木行、面饭店、茶馆、旅馆、杂粮店、悬壶的医生,等等。而且,同一行业有几家商店:如南北货店有万裕、祥茂等,面饭店有祥记、许聚兴等,浴室有安乐园、胜泉园等,酱园槽坊有张泰和、陶东升、鸿泰昌等。当然,更多的是米(粮)行,有光绪十八年(1893)开设的添祥泰粮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张的陈恒益粮行。据统计,至1949年仍有粮行13家。还有开往夏家边、周新镇等西南乡镇的班船亦泊在黄泥江。

上世纪60年代的南长街黄坭桥

上述种种,足以表明昔日黄泥桥畔的黄泥绛曾是一个繁荣的而且是行业较齐全的商市。

(三)西黄泥桥

由盛岸河通向惠山浜口有一座黄泥桥,因在锡城西面,故称西黄泥桥。此桥由乡贤邹迪光出资于明万历年间建造。邹迪光在惠山浜共造了三座桥:宝善桥、兴隆桥和黄泥桥。惠山的众多泉水,经伏流至龙头下,流入惠山浜,也滋润了盛岸河。盛岸河一到春天,岸边的垂柳拂着春水,其间还夹杂着一二颗抹着红云的桃花,河两岸大多是水稻田,坡地则种植桑树,一派平和冲淡的江南情调。盛岸河两边即盛岸里,居民多数姓盛。

在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盛岸里以生产腐乳著称。一户一作坊,代代相传,技艺精湛。锡城的酱园槽坊和杂货店出售的腐乳,多半出产于此,还营销到沪宁线各城镇,故盛岸河被称为腐乳浜。霉卤是制作腐乳的副产品,这种淡黄色的液体特鲜,霉卤砌豆腐、霉卤煮田螺等都是江南风味浓郁的农家菜。那时的孩子吃早餐,喜欢用油条蘸着霉卤吃,也别有韵味。

(四)北黄泥桥

无锡市区4座黄泥桥中,最著名的是北门黄泥桥。北门黄泥桥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咸丰初年重建,毁于兵燹后于同治年间再建,系东西向的石级拱形桥,宽2.5米,长4.5米。桥东直通熙春街;桥西与笆斗弄呈丁字形相交,南侧为芋头沿河,西侧为麻饼沿河。据统计,光绪年间无锡城厢有石级拱形桥54座,北门黄泥桥与这些拱形桥比较,在造型、用料等方面,并无讲究之处。它凭藉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众多的白拱桥中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甚至一度成为锡城的标志性建筑。

黄泥桥紧靠那时的水运中心竹场巷。莲蓉桥、竹场巷、麻饼沿河的班船,通向东、西、北各个乡镇,还有通向常州、江阴、苏州和上海的城际班船。通畅的水上交通,使黄泥桥成为无锡的八段米市之一,桥堍出现了栉比邻次的米(粮)行。创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的元大粮行,收购的都是宜兴漕桥和分水墩的优质稻谷,在自办的碾米厂加工后,于营业部出售,口碑很好,其价格引领着无锡的米价。

清政府在上海成立铁路总公司,由盛宣怀任督办大臣,筹建沪宁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沪宁铁路初次测定线路,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次测定线路,并将无锡车站定于城厢东北的古运河北岸。车站位置的确定,一下子提高了北黄泥桥的商业地位。因为,城厢居民乘火车,都要走北门吊桥、笆斗弄过黄泥桥再至火车站;江阴巷、北塘街的居民则走莲蓉桥、麻饼沿河过黄泥桥再至火车站。黄泥桥成了锡城通往外地的交通要道。水路交通也起了变化。引擎作为一种新的动力代替了人力和风力。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公茂轮船公司在竹场巷开设分公司;同年,有“中国航行业巨擘”之称的招商局.也在竹场巷设立分局,开航申锡班。

对此,锡城的一些商人审时度势,抢占商机,纷纷购买老北门至火车站一带的地皮。地皮大王顾达三在黄坭桥熙春街开设了无锡第一家较现代化的旅馆——启泰栈(后来,顾将启泰栈盘给了东北塘人胡晋卿)。

娱乐业亦发生变化。以往,每逢庙会或传统节日时,才请戏班子演戏。工商业发展了,本色民众和外地来锡的商贾,需要天天营业的固定性戏院来满足娱乐的需求。光绪三十二年(1906亦即沪宁铁路无锡至上海段通车的当年,无锡第一家茶园——庆仙茶园在黄泥桥东堍的仓厅弄开张。光绪三十四年(1908),第二家戏园聚奎茶园亦在黄泥桥东堍南侧的河绛里开张。两家戏院仅一街(熙春街)之隔,双方却卯足了劲,聘请名角,争取观众。锡城民众习惯上把庆仙茶园称为老戏馆,聚奎茶园称为新戏馆,还把仓厅弄称为老戏馆弄,对它原来的称谓倒淡化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仓厅弄拆迁为止。

还有,光绪年间黄泥桥出现了著名的小吃“桂花糖芋头”。黄泥桥西堍南侧的沿河,每到收获季节,便停泊着一船船宜兴芋头,久而久之,连地名也称为芋头沿河了。过姓人家利用这一资源,便在黄泥桥东堍一座废弃的土地庙内,开了一爿糖芋头店,采购上乘的香梗芋头烧煮,一天能卖三五锅(过家的铁锅比一般糖芋头店的铁锅大)。生意好的辰光,还在露天放几张桌子。由于名气大,即便住在南门黄泥桥的居民,往往亦会步行到北门黄泥桥吃碗糖芋头。无锡有句俗语说,“修了牙齿,坏了脚跟”,指的就是这类事情。

可见,那时北门的黄泥桥,已不是普通营造学意义上的一座桥梁,而是锡城某段历史(或部分历史)的缩影和写照,跳动着城市的时代脉搏。

但事物是变化的。辛亥革命后,新政权为了解决北门黄泥桥交通的“瓶颈”问题,开辟了光复门,相继建造了光复桥、吉祥桥和通汇桥,城厢和北塘的居民乘火车就有多条道路可选择。加之,水运中心也从竹场巷迁至通运桥北首的亮坝上。连接火车站、轮船码头至吉祥桥的新马路兴旺起来,启泰栈也迁到新马路上,设施新颖的娱乐场所——新世界游乐场亦在通运桥畔开业了。庆仙和聚奎两家戏馆相继关门。黄泥桥逐渐失去昔日的光彩。即使如此,当年繁荣的余风依然存在。之一,到1949年,黄泥桥仍有米行12家;之二,元大粮行每天早晨开盘的粮价,仍然引领着无锡的米价,此情况一直保持到无锡解放;之三,黄泥桥著名的小吃桂花糖芋头仍在出售,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消失。

文章来源:《无锡历史掌故丛书——无锡桥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