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按压不当会有哪些并发症?

话题再现

近日,我们科室收住了一位肿瘤患者,女性,护士超超在评估时发现患者的肘部静脉采血处有一块淤青。经了解,患者是在当地医院检查抽血时发生的。

据患者反馈,当时给她采血的护士在采血过程中有人来找护士“聊天”,护士边聊边操作,结果血抽好了,压脉带未松掉,采血针也未拔除,局部马上肿了一个包。等患者回家后就出现了淤青。

患者一边告诉责任护士事情发生经过,一边留下了委屈的泪水。

原来采血护士当时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倒责怪病人为什么不按压好,这让病人感到很委屈:明明是护士的不对,现在反而是病人的错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视频,听听患者是怎么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采血时聊天致皮下血肿?!按压无小事,操作需谨慎

当然,视频中只是患者的一面之词,但患者所讲的事情经过倒是要引起每一位临床护士的重视,护理操作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幸好皮下出血的面积不大,患者的凝血功能也正常。万一遇上个凝血功能不好的病人,那说不定就会惹上纠纷了。

皮下出血:如何处理才正确?

拔针后发生出血,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 如皮下出血量少,经过按压出血已停止,可暂不行特殊处理。

2. 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能需要加压包扎,特别是动脉采血部位,局部可用折叠的厚纱布加弹力绑带压迫止血 10 分钟以上,直到停止出血为止。

3. 如皮下血肿大,24小时内可采用冰袋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再用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如病人感到疼痛,可使用水胶体透明贴外敷以促进血肿消退,缓解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还要做好宣教告知:

  •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告知皮下出血吸收有一个过程,以缓解其焦虑情绪。

  • 提醒患者,抽血后24小时内应保持手臂清洁卫生,尽量别洗澡,更不要洗桑拿。

  • 拔针后不要用力活动,避免手臂下垂及手提重物,防止血管刚愈合却因重力而引起皮下出血,可抬高手臂,促进愈合。

穿刺按压无小事,注意这5种并发症

静脉采血/输液拔针后按压,说简单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按压不当可能引起的5种并发症。

NO1.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是由于在穿刺中或穿刺后血液进入皮下组织造成的,严重者能够在局部形成血肿。患者感觉最不适的症状是疼痛。在某些情況下,神经支可能会受到压迫。

预防及处理对策:

1. 确保采血针完全进入血管内(部分穿刺血管壁可造成血液通过针尖的斜面渗入血管周围组织)。

2. 拔出采血针前松开压脉带。

3. 采血时使用主要的表皮下静脉。

4. 血样采集期间保持静脉采血套件的稳定。

5. 在穿刺过程中如果确定形成了皮下血肿,必须立即解开压脉带,拔出采血针,并局部按压至少2min。

6. 包扎前应观察停止按压后血肿的形成情况,确定静脉穿刺点已经封闭。

7. 在覆盖纱布块的采血区域上适度用力包扎。

NO2.止血困难

预防及处理对策:

1. 对存在止血困难病史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血人员应压迫其穿刺点5至10min止血,在初步止血成功后交给患者或家属按压,并要求护士或患者家属对患者有无后续出血情況或其它任何不良反应进行动态观察。

正确的止血按压方法: 应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平行顺着血管走向大面积按压,或者是用拇指沿着静脉方向纵向按压,稍用力,直至将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的穿刺点整体压住,这样才能避免血管继续出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对充分压迫10min尚不能止血的患者,须告知主管医生,必要时请外科医生进行加压包扎或通过输注血浆,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等手段帮助止血。

3. 对于存在止血困难病史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任何穿刺前均需要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及医生穿刺的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NO3.凝血功能障碍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谨慎抽血,避免选择大静脉采血,最好有医生在场指导穿刺抽血。

有服用抗凝剂或进行溶栓治疗的病人,应延长压迫时间,直至确认无出血,方可松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4.感染

必须对穿刺部位进行正确消毒,且在消毒后不能再次接触穿刺部位。

应密切关注消毒措施,使其在良好的活动中达到标准化和最优化:

1. 新患者采血时,更换无菌的一次性医用棉垫布;

2. 使用浸润于有效期内的酒精、碘酒或碘伏为消毒剂的脱脂棉;

3. 使用消毒后的压脉带,且一人一带;

4. 拔掉采血器隔离罩和进行血管穿刺之间的时间隔应尽可能地缩短;

5. 采血后无菌脱脂棉签必须在穿刺部位保留至少15min。

以上这些措施做到后,需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好保持穿刺点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局部感染。

NO5.血栓

血管壁的损伤和破坏、血流速度的减慢和血液粘稠度增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在穿刺过程中因寻找血管针头反复穿刺造成了血管壁的损伤,穿刺后局部形成血肿引起血流受阻,拔针后按压止血则导致血栓形成。

为避免血栓形成,采血时应避免为了寻找穿刺静脉而反复和随意地调整针头。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主编.第4版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钟华荪,李柳英,主编.第3版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3]静脉采血操作规范.

本文首发:医学界护理频道

本文作者:董明芬

责任编辑:袁雪晴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