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时许,福建长乐市海边的松下村渔民正熟睡着,一条小渔船慢慢向松下码头驶来,隐约可见船上的3条黑影。在岸上,同样也有几条黑影在静静地守候着。

在平时,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当地人多以打鱼为生,早出晚归的人不在少数,可在那个特殊时刻,黑影的出现预示着事情肯定不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船上的3人悄悄地登上岸,并准备爬上早已等候在码头迎接他们的面包车时,

“站住!别动!”

一声厉喝打破了深夜的寂静,几条黑影一下子被镇住了。3条黑影和面包车里的2人还没缓过神来,便束手就擒。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被逮住的建阳人方某、福清人林某、李某等5人,正在从事文物买卖的违法勾当,被长乐公安边防大队松下边防派出所官兵逮个正着,现场收缴大批瓷器文物。

“要想富,挖古墓”,这是千百年来,中原大地流传甚广的口头禅,挖墓的鼻祖应该是三国时的曹操吧,他的摸金校尉可名不虚传,民国时的孙殿英炸盗东陵慈禧,更是惊呆世人。

挖墓有违伦理,更是犯法的事,但历朝历代都是屡禁不绝,到了现代,古墓保护异常严格,国家严禁私下文物买卖。因此,市面上能私下拿得出手的文物少之又少。要知长乐、平潭附近一带已不存在未经洗劫或未被保护起来的古墓了,那么方某等人的批量瓷器文物又是从何处?

这要从20多天前的一件事情说起,后来这事轰动全国。

2005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平潭海岛屿头乡东贵村,村里的渔民在附近的屿头海域撒下渔网,当日下午拉网时,渔网里捕到的鱼不多,倒是“捕”上了满网的陶瓷碗。这些陶瓷碗上面大多长满了海蛎,掰开海蛎从质地花纹等观察,他们断定这些碗年代久远,他们如获至宝。

“海里有宝物!”消息如炸弹一般首先在屿头岛炸开,人们奔走相告,有些渔民跃跃欲试。

屿头岛上的渔民们都明白:那下面肯定是有艘古船沉在了。之所以这么肯定,是有来由的,因为那片海域里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碗礁,碗礁位于平潭屿头岛东北面约1000米处,是一块突出海面约10米的礁石。

自古以来,这里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因为暗礁众多、海流变化莫测,一些商船沉没于此。当地人根据从海里捞起的物件,把这片海域中的礁石分别取名为白糖礁、银珠礁、碗礁等。

从屿头到碗礁的海路,平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这里分布许多暗礁,渔民一般不来此处打鱼,很长一段时间来,该海域也没听说捞出过老物件来。

站在东贵村村头就可以看见碗礁,现在,碗礁海底里发现了古物,当地人岂能不动心。

当日下午,就有当地渔民找来潜水服,年轻的渔民潜水下海,在离海面不到20米的位置,他们看到了沉睡的一艘大船。沉船有30几米长,造型相当精美,船体大部分被沙子掩盖,船里有大量的陶瓷碗、花瓶、灯、酒壶等物品。

潜水下海的人带上来的消息,再次让这个小岛的渔民震惊。 沉船,古碗,古花瓶,古灯,这些可都是宝啊。“年代越久,越是值钱。”这是渔民对沉船和古玩最初的认识。

于是,岛上有船的人都纷纷来到沉船水域,没多久,就已经有十几艘船停靠在那里,可真正下水捞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手里都没有潜水服,20米的深度,少了潜水服可是没人敢下海的。

下水上来的潜水员,他们上来时都带上了一筐一筐的瓷器。不过就跟我们平常用的青花碗差不多,上面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到底值不值钱,谁也不知道,反正先捞先占总没错。

那几天,海中,人们忙着捞宝;岸上,原先静谧的东贵村热闹了起来,一些岛外人纷至沓来,一上岸就到处转,打听有谁打捞到了古物,要收购。捞上来的碗,有的可以卖到几十块钱,好一点的有上百块,最高的可以卖1000块钱。

有人收购,大家的捞宝积极性更加高涨,后来,来打捞古物的已不仅仅是当地人,很多人从福清、长乐甚至是莆田开船前来捞宝。他们不惜花几百上千块的钱买来潜水服,有的甚至雇来远在广东和浙江的潜水员,潜水员下水一天就能打捞上几箩筐的古物。这些雇来的潜水员在分红时,能分到打捞上来的一半古物。下水危险得很,有个澳前镇的渔民下水打捞时被淹死了。

其实到那时候,这些古物到底值不值钱,大家还不是很清楚,不过传得可神了,但是量大,因此私下交易很是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晚,平潭县屿头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屿头乡东京村村民李某等人在屿头碗礁海域打捞到沉船文物。该所立即进行了调查,之后在李某家中查获疑似文物(均系破损瓷碗)七件、灯具11个、探测仪1个

6月26日,屿头边防所将查获的7件文物送到平潭县科技文体局检验鉴定,随后,又被送到福州进行更权威鉴定。

6月28日,结果出来了:7件瓷器,属于一般文物的1件,属于文物标本的5件,属于非文物的1件,均无重大价值。

可这毕竟只是送检的7件鉴定结果,肯定被人筛选过了,其余的呢?保不准有意想不到的宝物。事情重大,当地赶紧向各级管理部门报告,同时控制现场,积极追缴打捞出来的物件。

国家博物馆收到消息后,急令在漳州东山水下考查的7名考古队员立刻赶往碗礁现场。

7月1日一大早,。福建边防总队平潭大队机动大队就特派了10名边防官兵前往沉船海域,四周装上警铃,进行日夜守护,同时,他们集中力量守住平潭屿头东京码头和长乐松下码头等重要关卡,对过往可疑船只进行盘查,避免沉船文物流失。当天平潭县科技文体局人员也赶到屿头,处理沉船文物事件。

7月1日下午4时,国博水下研究考察队的人员赶到平潭屿头,展开考察。

与此同时,当地公安局、边防大队等人员分别从长乐松下码头、平潭苏澳码头及流水码头到达屿头的碗礁海沉船域。发现现场正有几艘木制渔船在打捞文物。

因海底有潜水人员在作业,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喊话等方式劝阻群众停止打捞,但效果不明显。当晚11时许,在边防官兵的劝阻下,海上打捞的人员全部离开现场。

随后不久,国家水下考察队也传来了消息。

根据他们的初步考察情况看,那艘沉船很漂亮,估计是明清时期的商贸船,其位于水下20余米左右,被大量泥沙掩埋,沉船里的文物是什么样的,里面有多少文物等情况还不清楚,其真正的文物价值难以下结论。不过,知道了沉船被渔民破坏得比较严重,情况特殊而紧急。

他们立即向国家博物馆作了相关的汇报,国家博物馆非常重视,决定增派十余名精干的水下考古队员加入此次考查。水上考察队着手调集一些水下考古打捞的设备,用于水底拍摄、水底周围环境的综合分析以及文物年代的考证等。

7月2日,福建省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也赶到屿头海域,与平潭县委、县政府及公安边防部门积极配合,防止附近渔船民继续私捞文物。

那些天,平潭县屿头乡东贵村的村民们感觉到“事情闹大了”,因为警方已经从东贵村带走了几名盗卖文物的村民,村里的人再也不愿意和外人谈沉船和文物的事情。

东贵村的道路边到处张贴着政府的通告,明令禁止村民进入碗礁海域打捞沉船上的瓷器。但这阻止不了利益熏心的人继续打这批文物的主意。

在南平建阳市从事海鲜生意的林某与李某,听说家乡平潭县屿头乡碗礁海域的沉船有大量瓷器文物流入民间后,二人怂恿在建阳市从事古玩生意的朋友方某到平潭县屿头乡私购文物。

7月2日,方某与林、李商量达成一致意见:事成之后,方某给林某、李某二人百分之十的介绍好处费。双方谈妥后,方某带上建阳市古玩协会的鉴别专家黄某以及另一名开车男子刘某,伙同林某、李某二人从建阳驾车来到平潭县屿头乡,欲私下收购瓷器文物。

由于当时屿头边防部门对文物查得非常紧,方某等人只在屿头乡收集了一些破碎的瓷器文物,经鉴定确认是清朝的文物,之后就匆匆地离开了屿头海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3日,屿头边防所配合平潭县公安局刑警队人员,督促大部分下海的渔船民交出了私捞的文物。 通过平潭县委、县政府及公安、边防、科技文体局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大部分私捞文物的渔船民交出了打捞的文物,收缴文物已超过500件。

7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命名为“碗礁一号”。

回到建阳后,方某又催促林某与李某帮其联系卖主。12日下午,方某、林某、李某三人再次来到屿头,方某从屿头部分村民手中以32300元人民币共收购了15件大、小瓷器文物。得手后,三人连夜包租了一条小船从平潭屿头乡逃往长乐松下码头。然后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2005年7月13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东海平潭碗礁一号”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正式开始。

“碗礁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牵头,队员分别来自福建、辽宁、安徽、海南、江西、湖北、广西、山东、浙江等。共计34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这是我国自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以来专业人员参与最多的一次

此次发掘从2005年7月初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历时三个半月,中间受到5次台风天气影响,实际工作48天、累计潜水833人次,潜水时间3.7万分钟。

碗礁沉船情况:

沉船船体掩埋于15米左右深的灰黑淤泥中,大致为东西向,自甲板以上部分和桅、舵、帆、锭等均已不存,船内有十五道隔舱板,将船分为十五个舱,其中东八舱和西五舱隔舱板全被破坏仅存痕迹;船壳板仅一层船板,船体用材主要为杉木、樟木等,部分船板、瓷器,散布在船体表面及周围,大部分较完整地遗留在沉船的舱内,有的还排列整齐,保持着沉没前的状态。

考古人员下水之后,到了水下5米,眼前就是一片漆黑,要使用特制的水下照明工具,对沉船进行绘制,用不同颜色的线描绘探方位置,并且开始发掘沉船上的瓷器。水下泥沙松软,瓷器可以轻巧地取出。完成工作后,考古人员用一个塑料篮子将部分瓷器带上岸。

从水底上升到水面也存在危险,由于压力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深度都要稍作停留,逐渐浮出水面。

水下瓷器一出水,立即被逐个放入淡水中清洗,去除其中的泥沙,随后给瓷器贴上小标签,注明出水的位置和时间,然后分类装箱,运到陆地上在室内进行脱盐处理。

做过初步保护处理的出水瓷器,大部分表面灿亮如新,而五彩器由于海水长期浸泡,绝大部分颜色发黑。

打捞上来的瓷器在部分出水瓷器之间发现有稻壳,说明在装船时,人们有意识地在瓷器中间填塞部分谷壳,减轻瓷器在搬运、运输中的碰撞,以保存瓷器的完整性,用作垫具的谷壳,此外,还发现一小段棕绳,推测是用来捆扎瓷器的

经过水下考古工作者抢救性发掘,共打捞出水瓷器17000余件,有90多种器形,除常见的碗、碟、杯外,还有将军罐、凤尾樽、筒花觚、高足杯等珍贵文物。若算上失散、被盗、被毁的“碗礁一号”沉船所载瓷器总量预计在4万件以上。碗礁一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价值最高,数量最多的海底沉船。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瓷器,为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民窑所制的精品,大部分为青花瓷器,少量为青花釉里红器,单色釉器、五彩器等,胎质坚硬、釉色莹润、器型多样、纹饰丰富。可谓是一座水下瓷器宝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花瓷器的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始于唐代,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烧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代表中国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

专家指出,出水的瓷器有康熙年间瓷器特别明显的特征“双圈底”。瓷器上缠枝莲、博古图、人物等图案十分精美,如“八骏图”、“渔家乐”、“五子夺魁”等绘画虽然是看似随意的几笔,却生动传神。部分做工精细的瓷器相当通透,对着阳光甚至可以看到瓷器后面的物体。其中一个类似花觚瓷器残片特别体现了当时青花瓷器的特点,瓷器用上等材料烧制而成,表面使用青花中最好的“翠毛蓝”作画,同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西方美术中光线变化的运用,使得表面色彩具有深浅浓淡不同层次,能分出很多色阶,最多可达12层。

还有,五彩瓷,因是低温烧制的釉上彩,所以出水后,表面多有剥落,这种自然剥落,将成为鉴定海捞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康熙时代的青瓷可谓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青花瓷器更是清代瓷器的代表。出水的瓷器一类做工精细,一类相对粗糙。精细的瓷器可能是销往欧洲的,因为当时欧洲贵族将中国的瓷器作为炫耀的奢侈品。后来欧洲人逐渐用瓷器替代日常生活中的金银器皿。但从发现的瓷器来说,还没有发现特别具有欧洲风格的图案,因此推测这些瓷器可能是销往不同地区,属早期的外销瓷。

还有,考古研究结果表明,这艘沉船只是运输瓷器的国内近海货船,不是出海远洋的船,估计它是先驶往厦门、泉州、广州等地,从那里将货物转到远洋船只上,再销往国外。

这次水下考古发现的文物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十分难得,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清代景德镇瓷器生产与外销、交通史和造船史等的珍贵资料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就在碗礁一号考古发掘时,7月28日晚,又有多艘船只聚集在相距其不到10多海里的福清南担屿海域,盗捞沉船物品。后被当地莲峰边防派出所阻止并查获,初步鉴定查获的二十九件出水陶瓷器皿出自清代中期福建德化民窑。

2007年10月,国家开始发掘与碗礁一号紧邻的平潭大练岛海域的古沉船遗址,也是源于上一年9月遭到了盗捞团伙的非法打捞,而被发现到的。五个不法分子在当年8月合股出资买船,组成盗宝团伙,在大练海域非法盗捞古沉船文物一百零七件,转卖给文物贩子获利七万余元人民币。经考查,沉船内装有大量元代浙江龙泉窑青瓷,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平潭在历史上为福州十邑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途经地。

平潭海坛海峡暗礁遍布,加之复杂的海况和大风天气,使其成为我国沿海沉船遗址分布最密集、种类最多、年代序列最完整的海域,堪称水下遗址博物馆。”

除了已发现的“碗礁一号”沉船遗址外,海坛海峡还相继发现了“碗礁二号”古沉船、五代沉船遗址、西南屿宋代沉船遗址、九深明代沉船遗址等;这些水下文化遗存的时代序列完整,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是研究论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航线、港口及商贸交流的重要实物证据。

这些水下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至少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平潭所处的海坛海峡就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段,并且不间断地延续到之后的整个历史时期。平潭水仙花的来历便是此明证之一,明朝的一条运载水仙花种的荷兰商船,经过平潭海域遇风触礁,沉没在君山北面的白冰岛附近,君山附近村民利用该花种种植,方有了如今独特的平潭水仙花品种。

瓷器在我国的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并不长,大约在宋代开始成型,元代有所发展,由于制造瓷器的“高岭土”储量不多,分布不均,加上瓷器的表面效果光滑、亮丽,非常近似玉器,因此,当瓷器出现后,就被官家定为只有达官贵人的上流社会才能使用,平民百姓根本与它无缘,也使用不起的。所以那个时代瓷器的加工的主要特征是“官窑”。普通民间百姓是不允许生产瓷器的,即使生产,在工艺和材料上也是没有办法跟官窑相媲美。

到了明、清,我国的瓷器制造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等地开始大量生产,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在我国许多地方发现的瓷器,大多属于明清时期的民窑产品,数量又比较多,基本属于国家二级或者三级保护文物,所以,一些人认为这些瓷器不值钱。然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瓷器除了本身的金钱价值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那就是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它的考古研究,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文化贸易等历史信息,还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碗礁一号”的发掘,再加上当时的电视现场直播和舆论发酵,一时间,引发了福建海域的“海捞热”,沉寂一时的盗捞“海捞瓷”收藏开始急剧升温,“海捞瓷”成为古董玩家关注的热点,福州六一南路的古玩市场、北京的潘家园等地,处处现身“海捞瓷”,虽然大部分是假货,但交易旺盛,玩家们认为“海捞瓷”行情将持续,收藏价值很高,海外需求大。

早在1983年,英国人麦克·哈彻在南中国海发现了300多年前沉没的中国明代帆船,船内满载2万余件瓷器,虽经海水长期侵蚀和冲撞,但出水时依然光洁照人。在后来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时,以250万美元成交,平均每件价值112美元。在外国人眼里,每一块从海底捞上都是宝。

2005年年底,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海捞瓷专场拍卖,一批在海底沉睡了数百年的海捞瓷,首次登陆拍场。尽管这些瓶瓶罐罐算不上官窑名品,但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却大显身手。200多件拍品总成交额达2727万元,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成交率为92.05%,而在此之前,几年来瓷器拍卖都不温不火,即使在香港佳士得的大拍上,成交率也只有58%左右。

2006年5月中旬,在北京京广中心举办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把元末明初青花龙纹大提梁壶和一只明洪武釉里红莲口鱼藻大盘,都是海捞瓷中难得一见的大型器物,前者以671万元人民币落槌,后者以792万元人民币拍出,可见“海陶瓷”行情的火爆。

有了极大的市场需求,盗捞“海底文物”就愈演愈烈。

从2005年11月份以来,福建省平潭、连江、福清、莆田、宁德、霞浦等海域,先后发生数十起盗抢沉船瓷器事件,福建边防总队和文物部门查获非法打捞出水的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瓷器上万件。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沉船长眠海底,没有人知道沉船里有多少值钱的宝贝,政府部门能做的,只是想法设法保护好这些宝贝,不让人偷走。

但不法分子仍猖獗得很,且日益集团化、专业化、科技化,沉寂千百年的海底沉船,时不时遭受到粗暴洗劫,一度令执法部门疲于应付。

非法打捞人员大多数都是福建、广东等地沿海人员。非法打捞人员基本分三种,一是外地从事文物倒卖的“专业”人员,这些人的资金比较雄厚,勾结熟悉情况的当地渔民,由他们出资购置船只等设备,进行团伙作案,沉船的破坏性最大;第二种是附近的投机客,他们对文物不了解,把捞海瓷看作是低投入,高回报的纯粹生意;第三种是当地的渔民,参与人数最多,也最惹眼。

在盗捞风气最盛的时候,福建海边某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参与打捞瓷器。他们认为,他们世代以大海为生,海里的东西,谁捞到就是谁的,别人无权干涉,打捞海瓷不是违法行为 。后来政府出面干涉了,大家才知道,原来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少人交出了打捞上来的瓷器,不过大多是残破片,完整的不多,更有一些人,连夜把瓷器藏进了山里,埋在礁石下、草丛中……

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一些打捞人员会各自结成了暂时性的“夺宝股份公司”,大家以股份制形式负担盗捞成本,潜水员利用潜水技术和设备入股,并按比例瓜分捞上来的瓷器。由于大家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互相不了解,也不信任,瓷碗瓷盘又没有个“准数”,万一有人“贪污”怎么办?因此在盗捞过程中,所有“股东”都会随船出海。所以,当海警战士在现场抓获打捞船时,看到一个怪异的场景:船上一船的“股东”,水里却只有一个、两个的“水鬼”在干活。

沉船年代久远了,它上面慢慢地会长珊瑚、贝壳类等生物,将沉船里的物件覆盖个严实。盗掘者为了省事、快速打捞,便会在上面拿炸药炸,炸开再掏,对文物的破坏非常严重。

还有,这些文物在海底躺了几百年,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捞上来后接触到阳光、空气,也会很快发生变化,损伤到文物。

这些盗宝者们自己也许没有想到,他们野蛮打捞的同时,给珍贵的海底遗址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而这些被毁掉的历史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格和考古价值,也因他们的违法破坏行为,而永远湮灭、消失。

“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内陆的古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主要桥梁。由于时代变迁,“海上丝绸之路”慢慢被湮灭。当今历史界和考古界,难以找到能证明它确实存在且延续时间很长的关键性实物证据,这使得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真相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国家、学者研究的神秘领域。

随着近年有许多文物和古船不断被发现,我国东南沿海已成为考古学界关注的“黄金海岸”,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连的一段历史空白,因此“海捞瓷”及古沉船的价值非比寻常。

据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统计,我国近海约有2000至3000艘的沉船,以宋、元的居多,中国古瓷是海底沉船中的最大宝藏之一,在文物市场上,更有“一船十墓”的说法,可见其巨大经济价值和诱惑力。

鉴于,平潭、福清之间狭长的海坛海峡,水下文物众多,盗捞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水下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因此政府部门专门设立了海坛海峡水下遗址保护区。它北至大练岛北侧,南至平潭大桥,西至屿头岛,东至苏澳码头附近海域,面积约90平方公里。

2013年,该保护区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是大陆沿海首个国家级水下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乃至全国已知水下遗存分布最为密集、内涵丰富且文化面貌相对明确的水下遗存分布区。

为全面摸清平潭岛周边水下文化遗产家底,从2017年开始,国家以及省考古机构在海坛海峡开展水下考古区域系统调查,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完成海坛海峡水下考古调查。

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海坛海峡水下遗址,2017年平潭实验区委托专业机构着手编制海坛海峡水下遗址保护规划和水下遗址博物馆,计划建设水下考古遗址公园,将海坛海峡水下遗址建成我国第一个国家水下考古遗址公园。

时逢盛世,国泰民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物保护及其研究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激发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心,从而更加奋进,努力实现伟大的百年复兴之梦,而“碗礁一号”现象的不时重现,说明国人们在这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