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二战前德国经济“复兴奇迹”的操盘手

1933年之前的德国经济,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失业人数高达600万,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

1933年小胡子上台。短短五年间,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从30%下降到几乎为0,GDP增长超过100%,人均收入增长22%。

同时建设了全国高速公路网,重整了重工业体系,装备了一支军队。德国创造了经济恢复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的成绩单,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德国经济学家亚尔马.沙赫特。他曾任德国魏玛时期央行行长,因遏制1922-23年的通货膨胀而闻名。

1934年沙赫特出任经济部长,他就是当时德国经济恢复的操盘手。

沙赫特上任时,德国穷得叮当响,他靠着魔术般的“空手套白狼”手法,搞出一个复兴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用美国人的钱,买美国人的军火和技术,发展自己军工

小胡子刚上台,美国就上门来要债,一堆美国银行家组团跟沙赫特谈判。谈判结果是:

1.美国人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

2.美国人保证从今以后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国使用,以此来兴建新的军事企业或者改建原来的军工企业。

这哪里是来要债,根本就是美国人支援德国经济建设,而且还是军工建设。

美国人不是活雷锋,而是沙赫特把美国人拿捏得死死的。

当时的美国刚经历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近万家银行倒闭,工业产出下降50%,失业人口1300万。

1933年罗斯福上台,推行新政。 新政又称三R新政: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

救济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工业和农业,改革金融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赫特想,美国人不是要恢复经济吗?那我就向你大量购买工业产品和技术;你那些过剩产能和资本,都可以到德国来,我开放市场给你。

买这么多东西,钱从哪里来?沙赫特告诉美国人,债先不着急还,我们拿这钱买你家东西,你家工厂就有订单工人有工开;我自己也能发展经济,赚了钱就还你的债。

美国人同意了。沙赫特用美国人的钱,买美国人的军火和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1939年,洛克菲勒、美孚石油、杜邦、摩根、福特等美国公司跟德国签下了战略原料和军工的巨额订单。

杜邦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美孚石油卖坦克润滑油技术;

AT&T参与德国新型飞机的研制;后来在战争中,美国海军部长承认向德国提供了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循环出现了,美国人借钱给德国,德国人拿来向美国买战略物资、军火和技术;美国人赚到的利润,又投向德国军工行业;然后德国人再买,美国人再投。

金钱的血液周而复始,不分昼夜地流动,一边生长出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边美国庞大的工业帝国,在艰难经济形势中维持甚至扩大了生产和市场,罗斯福新政能够奏效,美德经贸循环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

沙赫特搞起了“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到1936年他已经和28个国家签订交易协议。

这些国家大多是南欧和美洲的原料输出国,很依赖德国市场。

德国从这些国家进口原料,支付马克;这些国家用马克购买德国的工业产品。这样德国的工业品就有了市场。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就向德国出口钨,而德国用军火来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搞钱,搞钱,搞钱

在国内,他发行了著名的“梅福票”(Mefo)。

在帝国央行和沙赫特牵头下,克虏伯西门子等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冶金研究公司”,这就是个空壳公司。

它存在目的只有一个,发行梅福票为军工生产融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帝国央行提供信用担保,空壳公司发行梅福票并投放市场。票券名义兑现期限是6个月,年利率为4%。

高利率引得德国民众纷纷认购梅福票,空壳公司获得了资金。空壳公司再支付给军工企业,购买武器,使得德国重整军备。

但是,大量梅福票到期,德国政府根本无力偿付,于是将兑付日期后延,最长达5年。

05 空手套的尽头,是战争

1938年,小胡子实现了1933年上台的承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

然而,沙赫特的“空手套”玩到了尽头。1937年沙赫特反对再用梅福票重整军备,被免职。

后参加德国抵抗希特勒运动,后关入集中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天量的梅福票到期(累计发行120亿马克,几乎全部没还),还有欠国内军火商的钱,A欠美国人英国人的钱.....

德国人只剩下一条路:战争。只有对外战争和领土扩张,通过军队抢来财富,才能偿还国内债务,赖掉国际欠债。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

二战结束后,沙赫特被宣判无罪,美国人让他去搞战后重建。

1970年,沙赫特去世,享年9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