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伴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作为锂电池中游环节的锂电铜箔,也同样开启攻城略地模式。

12月7日,白银有色(601212.SH)公告称,公司拟合作建设20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并开启前期公司,项目总投资约121.5亿元。公告发出后,二级市场迅速给出正向反馈。12月8日,白银有色开盘一字涨停,报收3.07元/股。

财经网注意到,该扩产计划相对“激进”。据研究机构EVTank发布的《中国铜箔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统计,2020年中国锂电铜箔出货量为14.6万吨,即白银有色此次发布的扩产规模已超过2020年锂电铜箔行业出货量。与此同时,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企业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锂电铜箔产业竞争格局或迎来变数。

拟合作建设20万吨锂电铜箔,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据披露,20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总投资约121.5亿元,其中建设资金约97亿元,流动资金约20亿元,建设期利息约4亿元。按照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5%初步测算,白银有色按持股比例出资约15.7亿元,最终以实际投资为准。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初步确定本项目主要产品为4.5微米、6微米锂电池用电解铜箔。项目建设主体为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甘肃德福”),该公司于2018年6月在兰州新区设立,目前注册资本为5亿元。

据天眼查App,甘肃德福经营范围包括电解铜箔生产与销售(包括对外出口)、铜箔产品及延伸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白银有色持有甘肃德福37%股权,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福科技”)持股51%,其余10%和2%股权分别由甘肃兴陇资本有限公司和兰州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前者由甘肃省国资委控制,后者受兰州新区财政局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

公开资料显示,白银有色是国内铜产品重要的生产企业,具备年产20万吨阴极铜的生产能力。白银有色表示,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料是铜,白银有色可以充分发挥自身铜原料优势,保障项目供应链的稳定,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一位股东德福科技已于今年11月初完成IPO辅导工作,筹备在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电子铜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生产的铜箔产品覆盖印制线路板和锂离子电池两大下游行业,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锂电池公司。

据韩联社报道,今年5月,LG化学拟向德福科技投资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以稳定核心电池材料的供应。同时,LG化学表示,德福科技计划到2022年将年产能扩大至7.8万吨。

综上来看,本次拟投建项目的两大股东分别拥有原材料及市场优势。根据公告,该项目已于2019年10月建成投产1.2万吨电解铜箔产能,2021年底将形成3万吨产能;2021年10月已启动4万吨项目建设,计划2022年底建成投产。后续再建13万吨的生产线,计划2025年完成整体20万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建设。

关于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白银有色表示,拟合作建设20万吨高档锂电铜箔项目,打造全球最大的高档电池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有利于促进公司转型升级,提升盈利能力,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

不过,仍需注意的是,白银有色在该项目中的出资比例为15.7亿元,而该公司短期内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末,白银有色账面货币资金为48.26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16.1亿元。

扩产动作不断,产业格局迎变数

铜箔是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核心材料之一,其在电池成本中的占比为5%-8%区间。白银有色此次抛出大手笔扩产计划的背后底气,源自下游锂电池巨头激增的市场需求。

据鑫椤锂电数据,截至11月上旬,国内电池级铜箔均价为123.5元/公斤,较年初价格上涨约24.7%。平安证券预测,预计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带动下,2020~2025年我国锂电铜箔的市场规模保持35%复合增速,并于2025年达到约47万吨市场规模。

而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1523GWh,全球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将达97万吨。

在此情况下,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以及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锂电铜箔企业扩产提速。

2月1日,超华科技公告称,拟在广西玉林市投资122.6亿元建设锂电铜箔生产基地,将建设年产10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项目。

今年6月,诺德股份发布定增方案,拟募资不超过22.88亿元投向青海1.5万吨三期项目及惠州1.2万吨三期项目。全部达产后,诺德股份将形成8.5万吨锂电铜箔的年产能。

11月6日,嘉元科技披露公告称,拟定增募集不超过49亿元用于高性能锂电铜箔项目(包含嘉元科技园新增年产1.6万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年产3万吨高精度超薄电子铜箔项目)、江西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解铜箔项目。

此外,近期在A股首发过会的中一科技和铜冠铜箔也在积极募资扩产。中一科技募资4.3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铜冠铜箔拟募资近12亿元主要用于铜陵有色铜冠铜箔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高性能电子铜箔技术中心项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锂电铜箔格局较为分散。据华创证券研报,2020年锂电铜箔业务规模前三企业的市占率为39.1%。其中,龙电华鑫以超过2.3万吨的出货量排名第一,其市场份额为16.0%;其次为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分别出货1.90万吨和1.47万吨,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10.1%。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各大企业锂电铜箔产能的释放,锂电铜箔行业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格局之战。

李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