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70后,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富裕,那个时候平时基本吃的都是粗粮和细粮掺杂的主食,菜大多是应季的便宜蔬菜,冬季就是萝卜、白菜和土豆这“老三样”。
当年要想吃顿好的,带有荤腥的饭菜,那么就得是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招待客人时才能见到,否则家里平时是很难做很多菜和舍得割点肉吃的,因为当年吃肉是要用到肉票的。
生产队时的农村人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记得当年在农村老家,因为我父亲在外当兵,老家就我母亲领着我跟哥哥生活,所以生产队对我家也有照顾,。家里有个重体力劳动的活,比如搭个猪圈和垒个鸡窝什么的,基本都是由本村的本家亲戚或邻居上门帮忙,请人干活时自然是要预备点饭菜的,还有就是每年的过年父亲休探亲假回来,为了表达对亲友的感激和帮助也会预备点饭菜请大家来家里坐一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我最高兴的就是家里请客,因为这时候是可以吃到好吃的,而且家里有人来也会觉得热闹。
当年家里招待客人其实也没有什么,主要就是去集市上割上二斤肉,这二斤肉就能整出好几个菜来,如果再把家里不下蛋的鸡杀了,那就绝对算的上一顿大餐,当年吃饺子如果不放菜全是肉,那一个“肉丸的饺子”就是那个年代只有大年三十才能吃上的美味。

我家里以前招待客人孩子是不允许上桌,即使客人叫上桌也会咽着唾液说:“自己不饿”!这在当年好像是一种家教的体验,不仅如此连炒菜的妇女也很少上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产队时农民招待客人,吃饭不让孩子上桌,是真的吗?为什么?
一,生产队时期不仅农民招待客人不让上
桌,即使城里也是如此,这个当然是真的
生产队时期一般家里的孩子都多,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家里至少都是二个孩子以上,当年物质生活比较贫乏,家里的孩子都是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因此在当年有句俗语“半大小子吃穷爹妈”,这要是来了客人孩子都上桌,可能没等客人动筷,孩子就能把菜一扫而光。

大人有大人的话语,孩子上桌喧哗吵闹的也会影响大人就餐,如果遇到不懂事的孩子哭闹起来,那么这是对客人的极大不尊重。
二,当年家里招待客人不让孩子上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①.家里的好菜本就不多:当年谁家过日子都是精打细算,宴请客人时菜都是以能够凑足一盘子为原则,这些菜即使是陪客的主人不舍得动筷子,就是为了让客人能够吃好,剩下的还要留给老婆孩子来吃。
②.当年的民风特别淳朴:生产队时期都是一家有事大家帮,为了表达对帮助自己人的感激,都会预备点好吃好喝招待,当年家里有了好东西是不舍得吃的,都是留着招待客人的。比如过年时的糖果,这些只允许孩子少拿几个,怕被孩子吃光家里来了客人桌上的东西撑不起盘来,而且当年人们之间的关系处的好,互相之间经常串门,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如果家里桌上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主人是特别没面子的。
③.当年的人讲究面子和家教:当年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都会打发孩子出去玩或者躲起来,就怕孩子因为不懂礼貌说错话或者做出没礼貌的事情叫客人笑话家里没有家教。
结语:
生产队时期的物质生活水平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招待客人可能家里的孩子是第一个上桌的,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跟儿子提起这事他还不屑一顾,老是说:“谁差那一口吃的?”其实当年还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