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本书一半是书名内容。一半是其他中篇小说,与书名无关,但都是同一作者书写,可能是为了增加书的厚度。后半部分不是我要讲的内容。

一句话概括就是病入膏肓的外向型孤独患者的自白。

何谓“外向型孤独患者”?--在生活中看似善于交际,乐观,甚至给人带来欢乐,而内心深处却极度抗拒、敏感甚至压抑。

而他,叶藏,正是如此。似乎天生就与别人不同,常常感受不到饥饿,把他人认为的幸福看作是地狱般的煎熬。

“尽管我对人类抱有深深的恐惧,但是却怎么也没法对人类完全死心”。他的口吻是将自己与他人的交谈看作是与人类的接触。难道他自己不是人类吗?外在形态上确实有着人类的躯体,而内心却是支离破碎不成模样。

“我靠着一根细细的线--搞笑,维系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脸上不断挤出笑脸,可在内心却是在拼死拼活、汗流浃背、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服务。”他只有显得更加活跃和幽默,才能够“融入”人类生活,唯恐人类发现他所竭力掩盖的真实内心。

文中有很多地方无法理解,比如,父亲让孩童选择礼物时,孩童本该是开心地手舞足蹈活蹦乱跳,要这要那,但对于儿时的叶藏而言却成了无比焦虑的事,因为他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要什么,只想着如何让周围的人类开心以保全自己不会遭到打击、报复,哪怕是面露愠色都能让他焦躁不安和恐惧,当然也包括他的父亲;在学校受人尊重本应是春风得意之事,他却将之定义为“蒙骗别人的技巧几乎至臻完美...”,而如果他人“识破”他认为的骗局,他将生不如死。也许他本身就个矛盾体,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可避免地走向处处矛盾。

表面行为的搞笑对他而言不过是演技拙劣的小丑,可是却能屡屡得逞,让周围人开怀大笑。而一旦有人说他是故意的,他立马像泄了气的气球,慌乱不知所措甚至恼羞成怒。“那一刻,世界在我的眼中仿佛被地狱之火裹挟着……”恐惧和不安时刻充斥着他的内心。

从心理学角度,这与高敏感型人格极其相似,但高敏感型人格并非性格疾病,是内向型人格发展而来只是一种生理特征。伊尔斯·桑德在著作《高敏感是种天赋》中说:高敏感型人格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他们感知事物席位的差别,并对信息进行更深的加工,他们还能进行高度共情,可以给予共情式的倾听,所以拥有良好的口碑、为人所称道;他们还带有强烈的责任感,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起整个世界的责任,并且总是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痛苦;他们亦拥有无比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在大脑之后对无意识的意念和想法进行创作或编织

对比便清楚地看出,叶藏具有部分人格特质,“总是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痛苦”,但是他却不能被归为此类,文中多次描述他近乎偏执地对自己施加精神暴力,也更没有提及这类人格给他带来的创造性。他那妖怪般的画像只能称之为他自认为的灵魂刻画。“越是恐惧人类的人,越是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更可怕的妖怪;越是容易对害怕的事物神经质的人,越是渴望暴风雨来得更为猛烈”。这便是最好的佐证。

童年的叶藏在与身俱来对爱感知能力的缺失中成长,不得不用“丑角精神”建立与他人的联系来获得存在感,设身处地的一想不由自主地同情他。但是他的命运早已注定,基因的程序步步执行他无力抗拒最后索性彻底放弃挣扎,在女人香里荒淫,在酒吧台里沉沦。似乎只有死亡才是唯一出路,他不止一次的说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心灵捕手》中的主人公威尔同样是从小遭受爱的缺失,但与《人间失格》的叶藏不同,威尔是被迫在家暴环境中成长,而叶藏却是身处优渥的家庭之中,他是爱的感知能力缺失,缺少爱的容器。威尔能够在心理医生尚恩的感化下重获自我,假若叶藏也能有这样的一位心理医生,他能够走出自己的灰色世界吗?初读叶藏儿时的同情之心希望如此,可他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却又唾弃可恨,而他正好与威尔相反,威尔是外在抵触内心渴望认同,叶藏是外表获得大家认同内心却是极度抵触。恐怕尚恩也无能为力。

文章的最后叶藏因过度饮酒和注射止痛药已经蚕食了本该年轻有为的身体,早早地过上了颓靡养老生活,二十七岁的年纪四十多岁的身体犹如风中残烛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