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深水财经社 金禾

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暴雷”可谓之多,从头部企业、TOP10房企到绿档房企皆惶惶不安,“一声平地雷,惊起千层浪”,房地产行业洗牌在即。

著名房企佳兆业也在11月扔出一个大雷。

11月3日,有投资者称收到了佳兆业关于延期兑付理财产品的通知,通知中称,佳兆业的流动性出了问题。

一时间,因为担心佳兆业的资金安全问题,近500位投资者立即聚集起来,在11月4日前往深圳罗湖友谊酒店进行维权,要求立即提取自己未到期的理财产品,现场涉及的理财产品总金额达127亿元。

一石惊起千层浪。从那之后,公司的负面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市场都在屏息等待佳兆业的偿债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01

以物抵债

根据佳兆业集团公布的数据,其担保的理财产品总金额约为127亿元,结合之前公告披露的数据,到期已偿还的本金为10.97亿元,到期未偿还仍有3.96亿元。剩余累计未兑付116亿理财产品。

而按照佳兆业披露的兑付方案,自到期之日起算,起码要27个月零20天才能完全拿回,也就是说,最早的一批也要等2024年。

此外,从方案公告中,隐约也能够看到佳兆业的问题还不仅于目前已暴露的风险。公告表示“截至本公告日期,该集团若干成员公司未履行其融资协议项下的偿还责任,包括银行贷款及若干其他借款。公司正评估集团的偿还责任,以制定兼顾其所有持份者利益的总体方案,解决集团面临的流动性问题。”

这意味着,佳兆业旗下成员公司的债务违约正纷至沓来,甚至还包含了银行贷款,可见佳兆业集团的债务违约“冰山”正在逐步浮现。

对于解决措施,佳兆业仅提了一句“为增加集团的流动性,集团正考虑加快出售房地产项目及优质资产等措施”。

佳兆业的动作确实很快,12月7日,媒体报道称,佳兆业以1亿元出质南京子公司股权。消息显示,本次出质的质权人为北京达盛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标的企业为南京佳兆业佳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就在前几日,另一企业山高金融披露公告称,其子公司与佳兆业集团、盛帆及佳兆业创投订立买卖协议,将收购佳兆业香港中环中心38楼物业,收购价格高达1.86亿港元。

看来,佳兆业“以物抵债”的进程只会越来越快。

| 02

频繁人事变动

而就在公司面临债务危机之时,佳兆业集团的人事变动也十分频繁。

10月27日,佳兆业集团发布了一份《关于西南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及相关人员任免的通知》,宣布撤销成都地产公司,相关职能及人员划归西南集团。

12月6日,佳兆业集团的境内主体公司佳兆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发生法人代表变更,佳兆业集团执行董事、首席营运官、联席总裁由李海鸣变更为黄木开。

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几位郭氏“二代”从佳兆业系上市公司的退出。截至目前,佳兆业旗下合计有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佳兆业集团、佳兆业美好、佳兆业健康、佳兆业资本、双林生物、佳云科技和南太地产。

12月6日,佳兆业美好发布公告称,郭晓亭女士已提呈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一职,自2021年12月6日起生效,以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公务。

而在3天前,佳兆业健康同样发布公告称,郭灏丽及郭晓欣由于其个人须投放更多时间至其个人事务上,郭晓欣已辞任佳兆业健康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郭灏丽已辞任执行董事,于公告日起生效。此外,郭晓欣还已辞任佳兆业资本执行董事,同样于2021年12月3日起生效。

据了解,郭晓亭、郭灏丽及郭晓欣均为佳兆业集团主席郭英成之女。在佳兆业的危急关头,三位郭氏“二代”接连的退出,让市场上产生了诸多的猜测,佳兆业或许还要将几个上市平台分别出售来抵债。

| 03

历史总会重演

实际上,早在2014年,刚获得深圳市住宅销售年度冠军的佳兆业就暴过一次雷,并且同样起始于11月。

当时,因为资金问题,佳兆业超2000套房源被“管理局锁定”,佳兆业开始无法兑付大量的到期债券。

2015年1月8日,佳兆业无法按时支付一笔已到期的2600万美元债券的利息,成为首家美元债券违约的中资房企。同时,国内24家金融机构已经向法院申请查封佳兆业的资产,导致佳兆业在全国的楼盘基本都陷入无法销售的状态。

此事在当时轰动了全国,史称佳兆业事件。

但那个时候佳兆业无比幸运。

2015年,正处于房地产发展的高速时期,大环境一面向好。为了救房企,救地产,中国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涨价去库存运动,直接把房价拉升了一倍以上,深圳的房价更是直接翻倍,暴涨的行情下,公司的危机得以缓解。

2016年1月,佳兆业和诸多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由中信银行和中信信托向佳兆业输血300亿元,平安银行输血500亿元,总共提供800亿元的资金支持,一举还掉所有的欠款。

死里逃生的佳兆业,被称之为“地产不死鸟”。但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摆脱危机后,佳兆业认为自己领悟到了中国地产的真谛,找到了一条只赚不赔的黄金路。

利用账上还剩下的几百亿现金,开始疯狂的买地,举债。表面繁华的背后,是无序的杠杆和沉重的资金压力,以及大量的明股实债,以至于佳兆业走到了今天,终于再度暴雷。

但如今,时代变了,在房地产政策不断收紧的背景下,地产不死鸟再也没有曾经的好运气了。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