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76年春形势图

01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发起的灭宋之战已经进行到第八个年头。

南宋军事重镇襄樊、两川、鄂州(今武汉武昌)、建康(今南京)相继失守,各地守军非逃即降,长江防线彻底崩溃。

元军统帅伯颜兵分三路,泰山压顶般会师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北部的皋亭山。

正月初五日,临朝称制的谢太后领着5岁的小皇帝宋恭宗召集大臣在慈元殿开会商量对策。

当时是中午时分,但谢太后感觉天有点黑。

因为,文官就来了六人。

“日午,宣麻慈元殿,文班止六人。 ”

宰相留梦炎

参知政事陈文龙、常楙

签书枢密院事夏士林

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

等宰执大臣

一个都没来。

谢太后转头看了看5岁的小皇帝,深叹了口气:树倒猢狲散,大宋王朝要唱凉凉了,谁还肯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剩下几个人,张世杰、文天祥建议背城一战。

打?打是打不过的,要么迁都跑路,要么投降,要么称臣求和。

商量来商量去,也没能出个好主意。

最后,谢太后痛哭流涕道: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能让大宋王朝活着,称臣就称臣。

“苟存社稷,称臣,非所较也。”

谢太后一方面让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南逃婺州,准备条后路;

一方面派监察御史刘岊出使元军大营,奉表称臣,答应每年给元朝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

蒙古人哈哈一笑,都到这份上了,求和,想都别想?识相的赶紧投降。

没法求和,宰相陈宜中就建议迁都跑路。

谢太后:迁都顶屁用,两条腿能跑得过元人四条腿吗?如今之计,唯有投降。

就这样,谢太后派人向元军献上降表和传国玉玺。

元军欣然接受投降,但有个条件,这事得和你们的宰相会谈。

陈宜中一听,我不就是宰相吗?当夜他就撒丫子跑了,逃往温州。

张世杰一看朝廷不战而降,也只好带着勤王部队跑路。
二月初五,宋恭帝率领百官迎元军入城,正式投降。

02

朝廷一投降,各地守军纷纷投降。

一时间,宋朝降臣犹如过江之鲫,元军接收都接收不过来。

当然,也有一些硬骨头,宁死不降,决定和元军对抗到底。

这时,谢太后安排的后路,起了作用。

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在温州拥立益王、广王为都督天下兵马正、副元帅,而后逃亡至福州,建立了流亡政府。

五月初一日,扶立7岁的益王赵昰为帝,是为宋端宗。

其实,宋端宗已经没什么好端的了。

兵只有20万左右,地盘只有扬州、真州、通州、温州、台州、衢州、婺州、明州、福州、泉州、潮州、惠州、处州,广州、南雄州等地。

搞笑的是,死到临头的南宋小朝廷还不忘搞内讧......

03

陈宜中、文天祥两位宰相水火不容。

陈宜中一脚将文天祥踹到南剑州(今福建南平),牵制元军。

另一位名臣陆秀夫和陈大宰相也不和,直接被贬至潮州。

这样的大宋,大罗神仙也救不了。

南宋君臣只能寄希望于蒙古人能像抓赵构的女真人一样,不堪忍受南方湿热的天气,从而退兵。

但,显然,是想多了。

五月,广东经略使徐直谅和元朝暗送秋波,六月,广州沦陷,广东告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76年夏形势图

晴天一声霹雳,广东要没了,小朝廷就少了一条后路。
赶紧想辙吧。

独掌大权的陈宜中,下令驻守扬州的两淮制置使李庭芝来福州勤王。

可李庭芝前脚刚出城,守城的淮东制置副使朱焕后脚便开城投降。

扬州陷落后,真州、通州相继失守,长江以北的最后据点,一朝丧尽。

陈宜中、张世杰赶紧派张世虎与吴浚合兵十万,攻打建昌,谋求东逃。

然而,两人兵败,东逃之路被堵死。

小朝廷除了南逃,别无他法。

04

十一月,噩耗再次传来——

处州知州李珏投了元朝,建宁府、邵武军相继沦陷。

1276年冬形势图

陈宜中慌了,带着宋端宗赶紧登船跑路。
此时,福建制置使王积翁已经投降元朝,并唆使福州知府王刚升投降。

陈宜中如果晚一步,小朝廷就会在福州被一锅端。

南宋小朝廷,一路漂泊,来到泉州。

福建招抚使蒲寿庚很有礼貌地请求面圣。

张世杰立马就拒绝了他的要求。

他知道,蒲寿庚是泉州地头蛇,垄断宋朝海贸三十年,唯利是图,这样的人靠不住。

而且,宋恭宗投降后,南宋各封疆大吏,一个个都想着抓住宋端宗这条肥鱼,向元朝投诚。

果然,被拒绝后,蒲寿庚大开杀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州者”,而后和泉州知州田子真一起投了元朝。

得,泉州也呆不下去了,陈宜中只好带着宋端宗逃往广东潮州。

05

至元十四年(1277年),陈宜中总算听到好消息了。

三月,文天祥收复梅州;四月,广东制置使张镇孙收复广州。

1277年春形势图

广东暂时安全了。
可广东一隅之地,根本站不住脚。

陈宜中赶紧命文天祥以梅州为基地,收复江西,再命张世杰攻打蒲寿庚,收复福建。

可惜,文天祥和张世杰都失败了。

还没等小朝廷喘口气,十一月,兴化军、漳州沦陷,元军大举进攻潮州,惠州,而后攻广州。

广州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77年冬形势图

事已至此,只能继续跑路。
元军追得太凶了,广东就这么大,迟早没地逃。

陈宜中无奈之下先跑路占城(越南)去找落脚点。

06

祸不单行。

十二月,张世杰带着宋端宗逃奔井澳。

正好遇上飓风,小皇帝不幸落水,被吓了个半死,留下了病根。

第二年四月,宋端宗在碙州病逝,年仅9岁。

宋端宗一死,大家伙都绝望了。

陈宜中那边迟迟没有消息,占城(越南)也去不了,我们还能往哪里逃?

干脆散伙得了。

(陈宜中根本就不搭理小朝廷了,自己跑到了泰国,最终死在泰国)

07

关键时刻,陆秀夫挺身而出,皇帝没了,我们可以再立。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以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郡?”

6岁的赵昺被立为皇帝,是为宋末帝。

皇帝有了,问题也来了。

小朝廷逃得匆忙,什么物资都没来得及带上。

碙洲这破地方太小了,根本没法补充,大军要断粮啦。

怎么办?

张世杰和陆秀夫,一边派人从琼州运粮,解决燃眉之急,然后派兵到处收集粮食,强征百姓为兵。

一边逃。

这年六月,20万南宋军民逃到了崖山。

但崖山也太小,并不能安身。

他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文天祥身上,希望他能打开局面。

同时派王道夫、凌震攻打广州。

然而,这年十二月,广州没拿下不说,文天祥在潮阳兵败,成了元朝汉军都元帅张弘范的俘虏。

公元1278年秋冬形势图

张世杰和陆秀夫彻底没了指望。
怕什么来什么......

08

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得知了宋末帝的下落,率兵两万,直扑崖山。

大战一触即发。

有人建议张世杰先占领海湾出口,留条后路,一旦战事不利,立刻向西撤退。

张世杰思虑再三,拒绝了这个建议。

没办法啊。

手里的20万军民,很多都是强行征收的渔民百姓。

他们对小朝廷的有几分忠心,不可知。

一旦分散行动,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投降。

张世杰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然后将一千多艘船只连在一起,弄成巨大的连环船。

一来可以将大军连成整体,便于防守;

二来方便监督,大家都别想逃,想活命就得拼命。

这已经是张世杰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连环船最怕火攻,你不知道?

张世杰知道,也想了应对之策,在船长涂满了泥。

张世杰顶住了元军一次又一次进攻。

战事僵持了起来。

09

凡事有利有弊。

宋朝大军确实成为了油盐不进的“大乌龟”,可也丧失了机动性。

张弘范一想,我破不了你的乌龟壳,你也别想跑。

张弘范命令水师封锁海湾,将宋军堵在原地,再派陆军断绝宋军汲水之路。

你船上有粮食,难道还有水吗?看我渴不死你!

可怜的宋军,只能去喝海水。

一连十多天,宋朝将士喝得上吐下泻,战斗力暴降。

二月初一,宋军军心动摇,张世杰部将陈宝投降。

二月初二,张世杰派都统张达发动夜袭,失败而归。

宋军生机渐断,不堪一战,退无可退。

二月初六,张弘范发起猛攻,宋军大败,大将翟国秀、凌震等人解甲投降。

正好,天降大雾,狂风暴雨,伸手不见五指,宋军指挥系统瞬间崩溃......

士兵四散逃命,没地方跑,那就跳海……

南宋大势已去……

10

张世杰只好抽调精兵,带领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

但宋末帝所在的大船在连环船正中央,根本没处跑。

张世杰只好派一艘小船,去接宋末帝。

可陆秀夫谁也信不过,谁知道有没有人把小皇帝当投名状,向元军投降,他坚决不肯把小皇帝交给张世杰派来的人。

不能逃,也不愿降,那就只有死!

陆秀夫绝望了,他将自己的老婆、孩子赶入大海,然后找到宋末帝,大喊道:

“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抱着宋末帝就跳海自尽了。

11

小皇帝一死,张世杰夺港而逃,准备逃往越南。

结果广东土豪(原则上还是宋朝人)趁火打劫,拦住了他的去路。

张世杰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只好在海陵山收集残兵,偏偏突遭飓风,部将劝他赶紧登岸。

张世杰绝望了:

“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

愤然跳海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崖山海战落下帷幕,南宋正式灭亡。

12

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馀万人。

PS:

宋端宗刚继位那会儿,忽必烈召见宋朝降将,问:你们怎么这么容易投降啊?

宋朝降将们回答道:贾似道专权误国,重视文臣,轻视武将,我们早就不满了,所以王师一来,望风投降。

历史打脸,就是这么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