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还没有进入太空之前的千百年时间里,我们便开始观察宇宙。从最初的肉眼观察星象和月相,到后来出现了望远镜,我们与宇宙虽然在空间上的距离没有缩短,但是人的思维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

只可惜思维并非实物,因此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物质依旧是光。虽然从航天飞船传回来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上来看,宇宙是黑漆漆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人类的感官只能看见一定频率的光波,宇宙中存在红移现象,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太空的真实颜色。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宇宙都充满了光。这些光波有些是宇宙某个角落的爆炸、有些来自于小行星撞击,还有一些来自未知的地方。那么这些里面,会有外星人向地球发来的讯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想象中的宇宙

光学天文望远镜

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1609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自己制作的,史称“伽利略望远镜”。他用这台望远镜观察到了太阳黑子、木星的卫星和月球的环形山,也让伽利略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睁眼看宇宙的人。

得益于自己的望远镜,伽利略得到了日心说的强有力证据。后来的天文学家们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自己的望远镜,天文学在那个时代得到了飞速发展。

伽利略在用望远镜观察宇宙

天文望远镜利用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但是有局限性,星体一旦离我们的距离超过了望远镜物镜焦距的两倍以上,得到的图像是缩小的,有时未必能看得清楚,只能不停地优化镜片,使得它的焦距尽可能的大。

于是天文望远镜开始朝着巨大化方向发展,世界上最有名的几座地面光学天文望远镜,直径都达到了好几米,有些甚至超过了十米。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望远镜送入太空,让其与天体的距离更近,再利用电子技术将它“看到”的图像传回地球,于是有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的局限性不止是物镜的焦距,光的绝大部分波长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也就是说人类利用光学望远镜看到的宇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对求知欲旺盛的人类来说,完全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人们发现,雷达装备会因为接收到不明电磁波后莫名出现短时间的故障,尤其是特别敏感的军用雷达。最初这些短时间的“失灵”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认为是敌人要发动攻击。可是后来发现,这些干扰来自太阳的活动,太阳偶尔会出现“脾气波动”。

太阳的黑子耀斑等现象都会对地面的设备产生影响,因为太阳这个时候发射的电磁波与平时不一样,这些波大部分会被地球的大气反射,进入地球的是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电磁波,被人类看见的称为太阳光,看不见的叫做不可见光。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不仅会有振动,还能传播能量。人类发现,我们的地球几乎被电磁波包围,如果不是大气层,地球每天都要被轰击上万次。这些电磁波频率不同,有些来自太阳这样的恒星,但绝大多数是人类无法解释的来源。

宇宙中充斥着电磁波(电磁波模拟图)

所以能否将这些电磁波破译,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呢?于是人类在自己雷达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了射电望远镜

与光学望远镜的大凸透镜不一样,射电望远镜是凹进去的,它有一块涂满了反射材料的凹面板,尽可能将来到地球的各种波反射汇聚,在它的焦点处有一个接收器,能将这些波收集,然后发到接收处让天文学家处理。

有了射电望远镜,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漏掉不可见光而错过宇宙中发生的事情。射电望远镜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四项巨大突破,分别是脉冲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星际有机分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贵州的“天眼”。

射电望远镜

快速射电暴

射电望远镜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天文学家们每天都要从海量的电磁波中寻找我们想要的那一条,有时一天下来都没有一条可用的波。

当然,也有意外的收获,天文学家发现,连续51次,射电望远镜都接收到了同一个发射源传来的信号,距离地球13亿光年。这波51连冲属于一种年轻的宇宙现象——快速射电暴

快速射电暴2007年才被人们找到,直到现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11次完整观察到快速射电暴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观测到过快速射电暴

这是因为除了研究的时间短,快速射电暴还具备每次发生的时间很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只有几毫秒,释放的能量却十分巨大,相当于太阳一天辐射出来的能量。天文学家推测,宇宙中有数以万计的快速射电暴,只是人们很难捕捉到它,对它的了解真的太少了,也就不知道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得到的射电暴数据,发现同时存在线偏振和圆偏振,天文学家们假设,快速射电暴来自超新星或者活跃的的恒星形成星云。

宇宙地图中的部分快速射电暴(记录图)

此外,经过研究,天文学家认为快速射电暴与脉冲星中子星也许存在紧密的关系。总之,只要是宇宙中能产生巨大能量的活动,都有可能是它的来源。最近的研究发现,快速射电暴发出的无线电波显示出法拉第旋转效应

这表示无线电波通过一个强大的磁场,发生了螺旋形的扭曲。这个磁场可能来自星云里电离气体的高速运动。

以上只是假说,关于快速射电暴,它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快速射电暴模拟图

FRB 20201124A

按照国际惯例,这份奇怪的51连波被命名为FRB 20201124A,是埃费尔斯贝格100米射电望远镜发现的,来自13亿光年外的一个恒星系,编号SDSS J050803.48+260338.0。据估计,这个星系的质量是太阳系的200亿倍,占据银河系的五十分之一,总体上算是一个中型的星系。

但是,天文学家发现,该星系里面并没有活跃的星核,没有剧烈的活动,无法短时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预测快速射电暴并非来自星系内部,而是来自星系外部的星云。

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快速射电暴

有可能这个比太阳系还要巨大的星系正在经历暮年,它将进入恒星最后的时刻,形成一个新的星云,进行下一个恒星的诞生。

并且它离我们13亿光年,也就是说射电暴发生在13亿年前,现在才到达地球,13亿年的时间早已足够一颗暮年恒星走入“墓地”,说不定它的主恒星早已经变成白矮星了。

而13亿年的时间也足够星云形成一个新的恒星体系,比如我们的太阳系就是大约46亿年前的星云形成的,地球几乎同时诞生,而后在大约35亿年的时候出现了生命。因此天文学家猜测,过去星系可能已经毁灭了,现在的是新生的恒星系SDSS J050803.48+26033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曾观测到的一段快速射电暴

外星文明的猜测

有人提出,这51段电磁波是连续而急促的,13亿年前就能将电磁波传播到地球上来,想必除了巨大的星体活动,就只剩外星人这种猜测了。不过这个星系上的外星人应该对地球没有什么恶意,毕竟13亿年前的地球上没有人类,只有早期的生命,环境也并不适合高等生命体居住。那么它们向地球发射的原因是什么呢?

快速射电暴是能量极大的宇宙活动,如果只是想要交流或者探索,外星人不会使用如此巨大的能量。有人猜测,这场射电暴可能起源自它们所在星系的战争。能够媲美超新星、脉冲星能量的,只能是外星文明的战争。

也许发射51段信息到地球上来并非它们的本意,方圆几十光年范围里都有它们这场战争残留的射电暴,只不过人类接收到了而已。13亿年前就能发动星际战争,想必这个文明现在已经高出了人类许多维度,或许它们已经不再发射源星球居住,而是移民别的星球。那么面对这些信息,人类是否应该回复呢?

外星文明想象图

回复?不回复?

著名天文物理学家霍金就曾经警告过人类,最好不要向太空发射信息暴露地球人自己的踪迹,因为很有可能被外星人发现。

在霍金看来,外星人与我们的关系类似与航海时代的殖民者土著民。任何高等生命体都是有善恶的,面对比自己低的文明,难免会出现傲慢的个体,进而组成一个傲慢的群体。

比如我们地球上的保护动物,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可仍然还是有偷猎者去猎杀。他们不知道这个物种濒危吗?知道,反而就是因为知道才选择杀害,原因就在于具有价值。

霍金

与人类相比,这个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是低等的,包括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黑猩猩,也被算作低等动物,地球上有且只有一种高级动物——智人。就算是人类意识到物种灭绝会对我们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依然抵挡不住人类自己的脚步。因为总有人类个体不在乎,他们组成了团体一起不在乎。

同理,如果外星人发现了人类,也许会有个体对我们友好,同时也会有个体发现我们的文明比它们低级从而剥削我们。人类最后的下场,也许就和那些保护动物们是一样的吧。

除了不安全因素,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朝宇宙里的一个星体发射电磁波是完全做不到的。

人类想象中的外星人

理论上宇宙是真空的,电磁波在里面的传播是不会耗费能量的,能够到达宇宙的每个角落。但实际上,宇宙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并不知道在电磁波传播的路径上会遇到什么问题。比如黑洞,比如星云。电磁波的特性就是容易反射,一旦遇到什么星体,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

综上所述,人类就算非常急切地想要回复这51次信号,人类的科技不允许,人类也不敢冒险发射信号。

黑洞会吸收电磁波

结语

在射电望远镜的出现之前,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主要是依赖光信号,它诞生后,我们遇到了更丰富的电磁波信号。

可就算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台阶,人类依旧是渺小的,面对13亿光年外发射过来的51次信号,我们能做的就只是接收。对于这样的遗憾,我们的确有不甘在里面,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科技达不到恢复外星文明的水平,可能这一次错过,再等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在宇宙面前,人类的时间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然而文明的好处就是,它能得到传承,我们也许穷尽一生也见不到外星人,但是可以把与之有关的资料保存下来,让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探索。对于个人而言是遗憾的,对于全体人类来说,是有意义的。

人类想象中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