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美国政府借冬奥会虚伪作秀,澳大利亚政府果然跟风了。

综合路透社、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等外媒12月8日报道,澳总理莫里森当天称,澳大利亚将跟随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

他在悉尼告诉记者:“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将不会前往中国参加奥运会。但澳大利亚运动员会去。”

视频截图

莫里森将这一决定与澳大利亚想与中国重启外交渠道,讨论所谓涉疆问题和澳商品对华出口问题联系了起来。

他以近期中澳关系为由,宣称澳大利亚的抵制“并不意外”,“我这么做,因为这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这是正确的做法”。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证实,所谓抵制行动将包括政界人士和外交官,并将影响已经在中国的澳大利亚官员。

澳大利亚奥委会表示,“外交抵制”不会影响预计40名澳运动员参加明年2月的冬奥会。

但澳媒认为,澳大利亚奥委会支持这一决定。该委员会负责人卡罗尔(Matt Carroll)称,“让运动员安全地到达北京,安全地参加比赛,安全地带他们回家,仍然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我们澳大利亚运动员已经带着这个奥运梦想训练和比赛四年了,我们正在尽我们所能,来确保可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这名体育人士甚至还谈起外交称,“人权”是极其重要的,“但外交官们深思熟虑后认为,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比关闭沟通渠道更有效”。

当地时间12月6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拜登政府不会派出任何外交和官方代表参加北京冬奥会,但自由参加比赛的美国运动员将会得到“全力支持”。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鉴于运动员没有被禁止参赛、广告商没有被禁止赞助,“外交抵制”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美国奥委会此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不支持拜登政府阻止美国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体育频道前总裁皮尔森(Neal Pilson)提及,尽管美国的“外交抵制”令奥运赞助商陷入“尴尬境地”,但美政府并没有暗示他们应切断与北京冬奥会的联系。

美国的许多关键盟友则在犹豫。加拿大外交部6日表示,将继续与伙伴和盟友讨论此事。英国、荷兰和日本表示,他们仍在考虑自己的立场。新西兰副总理称,不会派遣政府官员,但这主要是基于对新冠疫情的担忧。

12月6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冬奥会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美国政客在没有受到邀请情况下,不断炒作“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完全是自作多情,哗众取宠。

7日,赵立坚再就白宫决定回应道,美方炮制所谓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早已被事实戳穿。美方做法严重违背奥林匹克宪章确立的体育运动政治中立原则,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背道而驰,站在了全世界广大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对立面。中方对美方表态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将作出坚决反制。

还有记者在会上提问:美国将举办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还在准备申办2030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中方是否会考虑对美方进行“外交抵制”?

赵立坚表示,美方错误行径已经破坏了中美体育交流和奥运合作的基础和氛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方应认清这一错误行径的后果。

另据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网站消息,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注意到8日澳方宣布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也注意到澳奥委会主席日前公布了澳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情况。我们祝愿澳大利亚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呈现精彩表现,相信他们将见证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根据奥运规则,各国政要出席奥运会由本国奥委会发出邀请。是否邀请是由该国奥委会决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澳方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取决于澳运动员的表现,不取决于澳官员是否出席,也不取决于某些澳政客的政治作秀。

众所周知,中澳关系陷于目前的困境,责任完全在澳方。中方再次敦促澳方采取切实措施,为推动双边关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澳方表示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与其所谓希望改善中澳关系的公开表态背道而驰。

延伸阅读:

美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遭美记者狂怼;德准外长要硬刚,被德奥主席狂批

眼见着北京冬奥会还有59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了“碰瓷式表演”——我们不参加冬奥会。

对于这种自作多情的抵制,中国官方给出了回应:各国政要是否出席奥运会,是由本国的奥委会邀请。北京冬奥会是给全球冬奥运动员和冰雪运动爱好者展示的舞台,不是政治家作秀搞政治操弄的场所,所以个别国家官员来不来,根本不重要。

毕竟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中国并没有计划向以上国家发出过北京冬奥会出席邀请,而且大规模邀请外宾来华活动,容易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美国自打脸

此前美媒猜测,煽动立陶宛等国抵制中国冬奥会后,美国政府将会宣布正式抵制。果然在12月6日,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以所谓“人权问题”为借口,正式宣布美国不会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派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团出席。

不过这早就在中国的预料之中,毕竟此前双方领导人谈话后,强调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拜登承诺了与中国合作,但如今出尔反尔,又拿奥运会上做文章,硬打了自己的脸。

但美国的打脸还不止一波,除了自己的言而不信搞双标,还有中国“希望个别国家摆正自己的位置”的打脸忠告,以及美联社记者火力全开的扎心之问。

美联社记者问到,这是不是外交抵制?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一如既往地想要粉饰美国的举动,委婉表示,这不是1980年吉米·卡特执政时期禁止外交官出席、禁止美国运动员出席莫斯科奥运会的“外交抵制”,运动员还是要参赛的,而且美国政府认为让一直在训练、为冬奥会做准备的运动员退出比赛,这样是“惩罚”,是不正确的。

美联社记者忙问,所以你这是暗示卡特政府或者卡特总统犯了错误?

普赖斯立刻答复,“我没有对41年前做出的决定表达我的观点”。

好,那么既然运动员要参加,记者又追问那么是否有美国驻华外交官为出席北京冬奥会的美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领事和外交安全服务?

得到了肯定答复后,记者寻求确认,那么会有外交官在冬奥会现场,对吧?

“会有外交官在中国。”“不,我是问在现场。”

穷根究底的追问让发言人只能带偏话题,重新提到不会强制要求美国私营企业也采取立场。

几个问题堵得发言人满是尴尬,一如又当又立结果总闹笑话的拜登政府。

德外长挨批

同样尴尬的是德国候任外长,绿党联合主席安娜莱娜·贝尔伯克。

由于今年德国戏剧化的选情结果,使得新政府变成了三党联盟,甚至在内阁的关键位置上出现了资历尚浅的人士。

所以在闹出德防长威胁对俄使用核武器后,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又出现了候任外长贝尔伯克放话“不排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可能性”遭到德国国内的批评。

都说外交要掌握分寸,但贝尔伯克还未上任,就因为言语失当遭到来自德国国内的批评。

“让我把话说清楚,贝尔伯克女士不要太过分!”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新主席托马斯·魏克特对贝尔伯克的鼓吹政治态度进行了批评。

贝尔伯克为了展示自己与新政府“更强硬的对华政策”,做出了这样的发言,但一方面视希望圆梦北京的德国运动员们为无物,另一方面也将恶化与中国的关系。

对贝尔伯克不满的不只魏克特,还有德国左翼党前领导人拉方丹,拉方丹向媒体直言,贝尔伯克的无脑追美国并与中俄“对抗”,她上台可能会给德国带来“灾难”。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对于这些无用鼓噪做如是点评,“作为东道主,中国欢迎八方来客。至于有的人说不想来,我的回答是,你来,或者不来,北京冬奥会就在这里,必将取得成功。”(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