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

孙卓养母被采取强制措施,律师:若被拐儿童、父母原谅可减刑

浙江日报—天目新闻消息,12月6日,在公安部组织的“团圆”行动认亲活动现场,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和被拐失散多年的儿子孙卓在深圳相认,一家人紧紧相拥,痛哭失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海洋一家团聚现场 图源:央视

天目新闻记者获悉,孙卓被拐的2个月后,嫌疑人吴某龙又在当地拐走了另一名儿童符建涛,并将二人送往山东聊城亲戚家抚养。儿时的符建涛对自己被拐一事一直有印象,多年来他通过网络努力寻找亲生母亲的信息。在符建涛与母亲取得联系后,他为警方提供了找回孙卓的关键信息。

犯罪嫌疑人吴某龙带走孙卓时监控截图 图源:孙海洋微博

对于该案件的侦办,警方透露,如今拐卖孙卓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吴某龙已被检察院批捕,帮助其藏匿孩子的同犯也正在申请批捕中。此外,除正在生病的孙卓养父,孙卓的养母及另一名被拐孩子符建涛的养父母也被采取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07年10月10日,湖北省监利县孙海洋(原名孙某飞)到深圳南山公安机关报警,称儿子孙卓(时年4岁)前一天在幼儿园附近失踪。2007年12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彭某英到南山公安机关报警,称儿子符建涛(时年4岁)当天下午在家附近失踪。

目前,在山东、湖北公安机关全力协助下,初步查明受害人符建涛当年在居住小区玩耍时,被犯罪嫌疑人吴某龙拐走带至山东聊城其二哥吴某玉家中抚养至今;孙卓被吴某龙拐走后,经亲戚介绍被送给聊城的国某立夫妇抚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海洋寻子启示 图源:孙海洋微博

该事件中除正在生病的孙卓养父,孙卓的养母及另一名被拐孩子符建涛的养父母被采取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对于养父母到底是否应被追责,记者联系采访了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洪连,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对此进行解读。

黄洪连律师分析称,此案是否追责的关键点在于养父母是否存在“收买”这一行为。“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要以买为前提,也就是拐卖儿童的人和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的人之间存在金钱交易关系。对收养被拐儿童的行为人,也就是养父母,如果没有支付费用,是否构成拐骗儿童罪的共犯存在争议。”

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黄律师认为如果没有一起拐骗的合意,仅仅明知是拐骗来的儿童而予以收养的,则不能构成拐骗儿童罪。但是,如果经警方调查确实存在收买行为,则适用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之规定,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孙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与养父母感情一直很好,虽与亲生父母认亲成功,但和养父母的联系也无法立刻切断。鉴于此,其养父母有无减刑可能?赵良善律师补充解释道,根据刑法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涉案父母对于儿童如没有虐待行为,获得被拐儿童和亲生父母谅解的,是可以从轻处罚的。

记者注意到,此前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梅姨案”申军良找到被拐孩子后,其养父母并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对此,赵良善律师表示,对于郭刚堂案件或者申军良案件,之所以未被追究责任,是因为受害人均放弃追究养父母刑事责任,加上存在追诉时效问题。一般5年量刑以下的刑事犯罪追诉期一般不超过5年,10年以下刑事犯罪一般不超过10年,死刑案件最多也不超过20年,因此,难以追责。

【太嚣张】

并线受阻,保时捷司机停车大骂女车主,警方已介入调查

点击查看视频

北京日报消息,今天上午8点40分,市民姜女士(化名)驾车途经东四环窑洼湖桥时遇到惊心一幕:一辆白色保时捷跨车道并线,由于没有给这辆车让路,导致该车司机隔着车窗破口大骂。从现场记录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事发后,白色保时捷车主在主路上下车,对后车不停拍打车窗、生拉车门,这些举动也让姜女士后怕不已。

白色保时捷截停姜女士的车

姜女士是一位正处在哺乳期的妈妈。今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姜女士时,她仍惊魂未定。据她回忆,事发地点是在东四环窑洼湖桥附近,她当时正在排队等待进入主路,一辆白色保时捷突然跨着多条车道斜插到自己的车前,“对方司机虽然打了转向灯,但我觉得这么并线有点不合适,所以并不太想让他。”

白色保时捷车主一脸怒气冲到姜女士车前

行车记录仪记录画面显示,见姜女士没有让路的迹象,白色保时捷干脆斜跨两条车道截停了姜女士的车,隔着车窗,司机一脸怒相。姜女士说,白色保时捷并线后,她只是在其后方按了一两下喇叭,谁承想对方竟在主路上停车,司机下车后怒气冲冲找自己理论。见自己不敢下车,对方就上来拍打车窗,强行拉拽车门。

据记者了解,目前,朝阳警方已经介入此事进行调查。

【煲鸡汤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说到自律,很多人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强度是自律的核心。决定早起,便设定凌晨四点的闹钟;决定减肥,便选择节食加高难度运动……兴冲冲立目标,却因为强度太大,内心已有畏难情绪。如此,第一步都很难跨出,更不要提长期自律了。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能量,自律也会因此各不相同。量力自律,是敲开自律大门的正确方式。想要每天健身却总因为忙碌而耽搁,不如定一个低点的目标,睡觉前做十几个开合跳;想要每天背一百个单词,却因为量大而完不成,不如定个容易实现的目标,每天先记住二十个单词。一不小心,或许还会超额完成任务,获得更多成就感。

开启自律时,给自己定一个低强度目标,更容易让自律无压力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只要确定是对的事,勇于开始、天天做,总会出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律区间,过度高强度的自律只会适得其反,不如为自己设定一个弹性的自律计划,让自律能轻松地持续下去。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博主为自己设定了30天高强度自律计划: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时间全部排满。这样看似充实,然而还没到30天,可能已经累垮。心理学中有个“破窗效应”:当一件不好的事或行为出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放任它继续坏下去。在自律的路上放弃,有时可能就是因为“破窗效应”。本打算坚持阅读一百天,但因中途一天没有进行阅读,便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自律的人,自此便放弃原计划;本计划要减肥,却在一次聚餐后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任自己。如此反复,就成为了我们常说的“间歇性自律,持续性放纵”。

相反,弹性的自律会为可能出现的“例外”设下防线,不让它动摇我们的计划,让“破窗效应”无处遁形。今天状态不佳,那就只阅读三页书;偶尔吃了一些高热量食物,就当是对自己的奖励,明天继续保持计划。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一个完美的人,适度的弹性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让自律不再痛苦。

3

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印象中,哪个错误认识的记忆最深刻?”一个高赞回答说:“以为自由就是想做啥做啥,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自律和不自律,都会吃苦。不同的是,自律的苦会让人生越来越甜。而真正的自律,从不靠硬撑。用对方法,便能让自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就像早起早睡的人能感受到身体日益康健,常常阅读的人能感受到心灵逐渐丰盈。当自律成为一种本能,它便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习惯、一个爱好。这一阶段的自律,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自律。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