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选自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的新著《孟子的药方》,《孟子的药方》是2018年殷延禄院长在孟子书院“孟子大讲堂”讲课的整理稿。作者认为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孟子思想,就像一服良药,救治了当时和后世无数迷茫的心灵。该书为人们认识孟子、学习孟子思想,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政德教育,提供一种通俗教材,也是殷延禄院长作为孟子书院执行院长对亚圣孟子献上的一份敬意。

第四味药:智

“智”是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上部右侧是“大”,代表一个成年人;上部左侧是“子”,代表一个小孩;下面是祭器形。字形会意大人面对着祭器教孩子学习日常礼仪规范,引申为智慧等。

甲骨文“智”还有另外一个字形。从这个字形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智”的本义。比多了一个(册)。记载国家的典章制度、日常礼仪规范的重要册籍谓之典册。大人教小孩子,显然不能一上来就教国家的典章制度,只能教简单的日常礼仪规范。

一般来讲,“智慧”的“智”含有知性认知和道德认知两个方面。经典儒家非常强调“智”的道德认知方面。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子夏说:“仰慕贤者而改变脸色(即见贤思齐):侍奉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从这一章,很容易看出儒家对“智”的态度。

对“贤贤易色”章,我的解释与传统的解释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对“贤贤易色”的理解与前人不一样。

“贤贤易色”,一般以为是尊重贤德,不重美色。甚至有人认为“贤贤易色”专指夫妇一伦——丈夫应敬重妻子之贤德而忽略其外貌容色。

我把“贤贤易色”解释为仰慕贤者而改变脸色,也就是常说的见贤思齐,有字源和义理两个方面的考虑。

“易”是会意字。甲骨文写作,象双手持器(有鋬)向另一器(无鋬)倾注液体之形。字形在后期逐渐简化:。本义当为倾注,引申为赐予、改变等。文献中常见的“难易”之“易”,应该看成假借字。

“危”是会意字。“厃”与“危”()是一个字,初形为“厃”。是一个人,是高耸的山崖,象一个人在悬崖之上。本义当为高。

大诗人李白《夜宿山寺》有名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楼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快要倒塌的楼,而是形容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这里的“危”,用的就是本义。

一个人处在悬崖之上,当然很危险,“危”乃引申为危险。因为危险,又引申为恐惧。人一恐惧腿就发软,这也是后来在厃的下面加的原因。表示人因恐惧而腿软下跪的形象。

“色”()与“危”应该是同源字,只是“色”字省略了表示悬崖的,留下了表示人的和表示人因恐惧而腿软下跪的。人心里恐惧不仅会腿软,还会改变面部的颜色。“色”的本义当为面部颜色,引申为妇女的美貌、人的情欲等。

“贤贤易色”的“易”用的是更易、改变的意思,“色”用的是面部颜色的意思。知道了“易”“色”的字源字义,我们回来解释“贤贤易色”。

第一个“贤”是动词,见贤思齐的意思。第二个“贤”是名词,贤者的意思。谁是贤者?“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人就是“贤者”。这是对“贤者”的概括性列举。“事父母能竭其力”讲的是孝,是家庭里的事;“事君能致其身”讲的是忠,是职业中的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讲的是信,是社会上的事。这个概括性的列举其实是很全面的,因为家庭、职业、社会基本涵盖了人一生所有的生活空间;同时,这个概括性的列举从行文看也是很简洁的,如果非要把“贤贤易色”理解为夫妇一伦的事,未免画蛇添足。

“贤贤易色”就是见到那些孝、忠、信的贤者,我们的面部颜色会变得庄重起来,起见贤思齐之心。

对“智”的道德认知方面的强调,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比比皆是:

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孟子说:“是非之心,就是智。”

孔子说:“小孩子啊,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民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还有多余精力,就用来学习文献知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儒家不重视“智”的知识认知方面。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仁义二者的道理而坚守下去;礼的实质,就是调节、修饰仁义二者;乐的实质,就是对仁义二者感到快乐,快乐由此而生。快乐产生了就不可遏止。快乐不可遏止,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来。”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

他人一次就做好了,我就做一百次;别人十次就做好了,我就做一千次。假如能这样做,再愚笨的人也会变得聪明,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智”的实质,是明白仁与义的道理而坚守下去,他人一次就能做好的事情,我可以花上一百倍的工夫去做,这显然是在说知识认知层面的问题。

经典儒家对“智“的知性认知和道德认知两个方面的能力都是强调的,当然,侧重点在道德认知方面。

有人或许把这看作经典儒家的缺点,但我以为这正是对当下公民教育、政德教育最有借鉴意义的一个方面。我们今天提到“智”的时候,往往仅强调知性认知的能力,而忽视了道德认知的能力,经典儒家对道德认知的侧重,对此正是一剂适症的良药。

今人常讲的“知识”一词,与古人讲的“智”大体相当,但是我们今天把“知识”异化了,只有“知”而没有“识”了。什么是“知”呢?“知”是知晓,原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这叫“知”。什么是“识”呢?“识”是见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知”在于探究物理,“识”在于修养道德。

“识”是会意字。甲骨文写作。是战车上竖立的标志性戈戟,是戈上悬挂的饰物。识(zhì)的本义是旗帜(后作“帜”)、标记(后作“誌”,简化为“志”),引申为记住、记述等。

“识”是见识,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现在的家长一天到晚最关注的是孩子对“知”的学习。孩子考试拿100分,一家人欢天喜地;80分,爷爷奶奶可能感觉还可以,爸爸妈妈大概心里就有点打鼓了;60分,一顿训斥是免不了了。

著名的儿童作家郑渊洁说:“100分,把童年变成了100岁。”今天的小孩子在学习当中找不到丝毫的快乐了。

2012年3月,湖南长沙有一所学校的学习非常紧张,白天八小时,晚上五小时,上课一复习一考试,周而复始,每周只有星期天下午的三个小时孩子们可以休息。结果有一天晚上正在上自习的时候,突然间学校停电了。十分钟以后来电了,学校却变了样:学生把家长、老师认为最宝贵的东西——书、试卷、练习册——全部撕烂扔到楼下去了。

2012年3月29日央视《新闻1+1》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叫《少给孩子“进补”!》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情况怎么样呢?2018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新闻媒体把总理所作的报告压缩到800字,关于教育只剩两句话,其中一句就是“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六年过去了,现在如何了呢?

2019年全国两会接近尾声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接受釆访,承诺综合治理“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的文件不久就会发布,文件出台之后,将线上线下综合治理,一定要把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好。

近年来,真正关注孩子道德修养的人不多了,许多人都把讲道德修养看作很迂腐甚至很虚伪的事情。这种忽略道德认知的教育氛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2013年4月,上海某大学医学院一硕士研究生投毒加害自己同宿舍的一名同学,致使这名同学最后抢救无效死亡。具体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呢?判决书上说是因为“琐事”,但具体是什么,不清楚。

一个读到硕士研究生的孩子,在一般人眼里应该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出色的孩子了,这样的孩子居然因为“琐事”就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加害自己的室友!为什么说用他学到的知识加害他的室友呢?因为毒药是从实验室偷来的,投到饮水器里面,投多少剂量是计算好的,这些都用到了他所学的专业知识。

2019年3月22日央视网新闻报道:

在江苏盐城的石桥处,建有“卧冰求鲤”的古代孝子王祥祠。近日,就在这样一个纪念孝子之地,却发生了一起少年弑母案。

3月16日晚,13岁的男孩邵某因不服其母杨某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致杨某身亡。就在3个月前,湖南沅江发生12岁男孩弑母案,同月,湖南衡阳又发生13岁男孩锤杀父母案。

对至亲痛下杀手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极少见的,现在却短短几个月内就爆发三起!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圣人是怎么讲的: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孔子说,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就忘记了自己的父母,然后违法犯罪,那不是愚蠢吗?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培养了为数不少的愚蠢的孩子呢?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说:家里的鸡或狗丢失了,你都知道把它找回来;但是你的良心丢失了,你却不知道把它找回来。什么是学问?学问就是把丧失的良心寻找回来!

杀人的案件当然是极端的例子,但是又有多少孩子即使大学毕业,也不知道对父母有起码的孝心,也不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呢?

有问题的孩子是一面镜子——他们身上的任何毛病,都可以在父母、家庭、学校、社会那里找到影子。

“上海全知道”微信平台曾经发布过一条消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在高铁上嗑瓜子,瓜子壳扔得到处都是,服务人员过来劝阻,这位老人家反而把手里的瓜子撒向整节车厢,还用脚踢到更加不容易打扫的地方。

河南电视台《法治现场》报道,2015年8月30日下午,开封暴雨,造成路面积水。一名老人骑电瓶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又退回。三分钟后,老人被另一群路人拉起,却已死去。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现在有许多专家论证,中华民族可能有七千年乃至八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到我们手里,难道连个老人都扶不起来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反面例子?我想就是因为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忘记了我们传统文化当中还有“仁义礼智”这些人之为人的道德!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孟子·离娄上》)

七年的老病,应该用三年的陈艾来治。但是等到有了病之后,突然间发现不仅你没有这种艾,周围的人都没有这种艾。“苟为不畜,终身不得”,因为大家都没有这种艾,所以你的七年老病永远也治不好!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已经容不得我们再犹犹豫豫了。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来涵养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他洞察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给我们指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路向。

“药”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写作,从艸(草),乐声。本义是指能够治疗疾病的植物。

神农尝百草,救治人的身体;孟子配药方,救治人的灵魂。

孟子在开导滕文公行仁政的时候说: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滕文公上》)

滕国虽然不大,取长补短折算下来,也将近方圆五十里,只要努力行仁政,还是能够治理成一个好国家的。你我虽然都是普通人,只要努力行善,也是可以成圣成贤的。《尚书》说:“如果药力不使人头晕目眩,病就不能够痊愈。”良药是苦口的,虽然苦口,却能药到病除;“孟子的药方”也只有亲口品味、切身体验,才能唤醒本心、救治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