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在军机研发领域,长期存在一些观念认识上的错误倾向:重视机体平台,轻视机载设备和配套武器。在规划实际项目时,先把飞机搞出来再说,机载设备可以先在性能指标、可靠性等方面落后一点,或者干脆之后再到位。

特别是在实际型号规划管理中,国内就长期将发动机作为一个纯粹的飞机子系统来看待;发动机型号的研发,从属于飞机型号的研发;以至于没有新的飞机型号(包含改型),就不会有新的发动机研制任务。歼5、歼6、歼7、轰5、轰6、运5、运7、运8......一系列型号都是如此。

这种航空工业在从起步到壮大的数十年内,主要任务都是仿制改进国外飞行型号的大背景下,国内形成的机体平台和发动机型号相关发展规划逻辑,和今天形成的以“核心机研发”等观念为代表的新时代业内共识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歼8II平台除了亚声速范围内的滚转能力改善和后来的动力改善外,其余飞行性能都是不升反降的,平台发展完全依赖机载设备和武器的改进

在80年代之后,这种局面出现了变化。对以火控雷达为代表的机载设备、以空空导弹为代表的配套武器,国内开始变得非常重视;特别是沈飞那边,一度成为了原教旨航电武器制胜主义的忠实拥趸。但遗憾的是,这个历史阶段,对航发重要性的认识,并没有得到这种矫枉以至于过正的待遇。

在从仿制转向自主研发的过程中,航发领域错误而落后的观念及由此形成的研发管理制度设计,造成了非常大的浪费和损失:

1、不同的发动机系列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管理壁垒。

通过一款发动机排故、改进得到的技术成果,无论是在纵向维度的行业整体研发基础能力积累上,还是横向维度的从一款机型扩散、带动同期其他机型性能提升,效率都很低。

2、与机体平台相互拖累,导致工程半途而废。

由于机体平台和发动机型号之间较高的绑定程度,国内多次出现了两者相互拖累,最后机体和发动机一个也没成功的失败案例:

由于发动机迟迟不能到位,机体平台研发进度缓慢,迁延日久,性能开始落后、性价比日趋下降;随着机体平台的价值不断下降,飞机项目最终会被放弃下马,而配套发动机项目也往往就此被放弃。

图:歼9风洞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涡扇6

由原歼8单发方案演变而来、持续近30年的歼9/涡扇6项目,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歼8规划的最早期,601坚持要将其做成单发方案——这已完全超出当时能力所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给航发企业一个上项目的机会。

图:从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以斯贝系列发动机的引进为主线,中国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北欧多国,引进了几乎全套的60-70年代欧洲先进航发生产技术和设备。花费极大的经济代价试制成功后,型号直接被闲置十数年

体制内一直有说法,说航发搞不上去是不受重视,投入太低。比较接近真实历史的简要总结应该是这样的:

航发的重要性在很长时期内确实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发动机研发的管理观念和制度设计上,没有形成独立于飞机型号研制的长期主线任务。但是对于航发的资源投入总量,国内其实从来没有少过;只是由于制度设计上的低效,被大量的浪费掉了,最终的有效产出和积累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