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艾米丽是一名单身母亲,某天在社交网络上认识了一位男子。该男子声称对她一见钟情,此后便展开了疯狂的追求,甚至不惜花重金买下豪车作为结婚礼物。艾米丽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婚后才发现新任丈夫是个恋童癖,他的目标自始至终都是自己可爱的女儿。得知真相的艾米丽立即报警,该男子最终也被法院判处30年的监禁。

值得警惕的是,艾米丽和女儿的悲剧并不少见。早在上世纪50年代,长篇小说《洛丽塔》就详细地展现了恋童癖男性的矛盾和畸形心理。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恋童癖却没有小说刻画得那么深情温柔,他们往往隐藏在人群中,将目光锁定在14岁以下的女童身上。在欧美国家,甚至有恋童癖打着慈善的幌子猥亵或奸淫未成年女童,造成的危害不可言喻。当罪人在法庭接受审判时,部分无良律师还会以恋童癖是心理疾病作为辩护的理由,企图获取法官谅解从宽处理。那么恋童癖究竟是不是心理疾病呢?目前能否完全治愈呢?

恋童癖是心理疾病吗?犯罪行为又是基于什么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恋童癖的定义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目前在医学概念上指一种病理性的偏好,患者通常以未成年群体作为性幻想和性行为的对象。根据国内外的调查数据显示,恋童症患者几乎都是男性群体,女性相对较为少见。在对无辜儿童进行性侵犯之前,恋童癖患者往往会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备,包括制造偶遇机会或者刻意从事接近儿童的工作等等。

医学上的相关研究认为,恋童症是性心理障碍的一种,主要受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如果男性在异性恋的过程中受挫或在少年期间受到不良的性刺激,就可能会发展为异常的性心理,最终会变成恋童癖。其次,部分人群在生活或工作中遭受挫折,无法与同龄女性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就会将目光转移到年纪更小的未成年身上,甚至对其产生性幻想。此外,遗传、激素、免疫以及脑结构等生理学因素也与恋童癖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恋童症的典型表现“迫害未成年孩子”

通常情况下,恋童症的患者往往对儿童或未成年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兴趣,恋童症可以分为异性恋童症和同性恋童症两种类型。部分患者可能会对儿童进行视觉骚扰或普通接触,而部分患者则会采取暴力的行为强行猥亵和强奸幼童,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伤害。

目前在临床上,恋童症尚未有完全治愈的方式,只能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行为限制等方式克制患者的欲望,降低社会危害。恋童症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患者本人和家人往往备受煎熬。在治疗期间,部分恋童症患者可能会伴有焦虑或失眠等症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合适的抗焦虑药物和助眠药物改善现状。

专家介绍:徐庆瑞 枣庄市立医院 肿瘤治疗科副主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昭德心理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