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开始投资基金后,你是更快乐、轻松了,还是更痛苦、焦虑了?相信大多数基民的感受是后者。不同于股票涨了就高兴,跌了就难受,基民的心态还要复杂得多,比如还要关心净值新高了没,回撤多大,风格漂移了没,持仓是不是又变了……更有部分基民,哪怕买到了好的基金,可能也不太高兴,因为别人家的基金好像更牛。

比如打开某年内收益同类前十基金的讨论区,本以为至少一半留言是喜气洋洋,结果一样是怨气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某基金产品讨论区留言)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不快乐?我们在各大平台上,点开基金产品讨论区,发现很多投资者质疑基金和基金经理的一点,不论业绩怎样,管理费都照收不误。

那么,从结果看,投资者交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交得值不值?统计最近的10个完整年度里,各家基金公司给基民赚到的利润和收取的管理费用总额,仅2011、2016、2018年基民是“白交”管理费了的,其它年份,基金公司给基民赚到的钱,都要超过收取的管理费,尤其2019、2020年,基金挣的钱是管理费的二十倍左右!

(数据来源:Wind、基金年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0.12.31)

如果看总和,那么基金公司在过去10年里帮基民赚到了44456亿元的利润,期间收取的管理费总额是4830元,管理费占利润的比例仅为约十分之一。即:基民只需要从自己的利润中拿出一成,就足以支付管理费。

设想一下,你是一个老板,旗下有很多产业,但是你只想游山玩水享受人生,所以你雇了一个人帮你管,尽管有的年成好有的年成不好,但这个人还是做到了多数年份赚钱;同时他对自己辛苦“打工”、而你在四处玩耍并无怨言,依然每个季度向你详细汇报工作内容(定期报告),并且10年帮你赚了4.4亿元,而你只需要付给他0.48亿的工资,你是不是特别乐意?

但同样的情境,当把自己代入投资者,把“打工者”代入基金经理时,投资者就很难感到快乐?说明还是心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预期太高。我们此前文章写过,投资主动权益类基金,以市场平均水平而论,合理的长期投资年化回报预期大致是在11%-16%之间,即便运气好选到了表现较好的基金,长期年化回报超过20%也较难。比如市场上知名的长牛基金,

因此公募基金并不是适合短期“暴富”的投资品种,预期太高、心急变富的投资者可能并不适合投资基金。

2、忍受不了浮亏。在基金投资中,出现浮亏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部分基民会因此而质疑基金经理的能力。尤其是多数基民倾向于在市场火热、行情向好的时候买入基金,买入后恰好碰上回调,就会格外惊慌,怀疑自己买入该基金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3、对回撤敏感,总拿基金的最高点当作起点。很多基金净值都不是以一条漂亮的曲线一路走高的,哪怕今年以来几位著名的“画线高手”,也出现过不同程度回撤。而且如果将投资时间拉长,只需要2到3年,就会发现其实市场上没有一位“画线高手”。

换句话说,净值有涨有跌,有拉升有回撤才是常态,如果基民对回撤很敏感,并且总是将基金净值的最高点当作心理账户,来对比自己手上的基金,就会感觉很痛苦。比如买入某只基金,一年后净值涨到了1.5,按理是一笔很赚钱的投资,但就因为这只基金期间净值曾到过1.8,可能很多基民就不开心了。

4、喜欢比较。这一点大部分基民都很难免俗,比如基民A买入一只基金,收益率30%,本来很开心,结果一看老朋友基民B买的另一只基金,收益率到了40%,马上快乐就没有了。由于当前基金的业绩非常透明,每个投资者都能看到每只基金的阶段表现,各平台也经常能看到各类排行榜,因此更容易放大这种比较心理,让基民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基金更香,在反复比较中失去了赚取收益的快乐。

5、患得患失。很多基民喜欢每天盯盘,白天看盘晚上蹲净值,天天想着玩点波段高抛低吸操作一把,于是基金涨了想卖点,跌了想补点,但是真正每天面对市场波动,又会患得患失,如果卖飞了接不回来咋办?如果买了越套越深又咋办?就因为不愿意持有不动总想着操作,所以对市场未来表现格外在意,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无法预测市场,所以等于是平添烦恼。

总结:基民投资者感觉不快乐,主要原因还是受情绪影响,比如恐惧、贪婪、损失厌恶、比较心理。要克服这种心理,需要培养良好的投资心态,理性看待市场涨跌,合理设置收益预期,不要盲目比较,不要频繁操作,坚持定投、长期持有等以拙胜巧的方式。要有“买基金是为了让专业机构帮我打工,解放自己精力好享受生活,而不是给自己多找了份工”的意识,做个快乐的投资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