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先后引进了,多款苏联时代发展的先进武器装备,并以此为基础衍生了大量国产新型装备。比如,以俄罗斯苏-27战斗机为技术原型的歼-11/16战斗机,以乌克兰UGT-25000燃气轮机为基础衍生的QC-280燃气轮机,以及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反舰、防空导弹。然而,国内在虽然前后引进了300余架米-171中型运输直升机,却对这款在苏联时代大获成功,整个系列生产数量超过12000架的经典型号并不感冒。除了曾简单尝试组装生产米-171之外,几乎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度技术挖掘。反而对之前从美国引进的24架“黑鹰”直升机异常青睐,这种购买数量、重视程度的强烈反差,造就了陆航直升机发展史上,堪称传奇的一段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歼-16堪称最知名的带俄罗斯血统的国产装备

在1983年,国内针对于自身边境的运输、巡逻需求,从美国引进了24架“黑鹰”直升机,包括相应的维护、副油箱及信息收集设备,整个订单共计花费1.5亿美元。而当时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对这份订单非常重视,除了为交付的“黑鹰”装备了美国刚刚开发成功,特意强化高原性能的T700-GE-701涡轴发动机(功率比基础型T700-GE-700高出10%,达到1510马力)之外,交货速度也非常快。

▲T-700涡轴发动机

双方在1984年6月正式签订合同之后,西科斯基在当年11月就将首批3架运抵天津,剩余21架也在1985年结束之前全部交付。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西科斯基公司认为,区区24架“黑鹰”根本不可能满足中国需求,只要提供的服务和“黑鹰”的质量能够得到认可,后续源源不断的订单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而事实上,“黑鹰”也确实如西科斯基公司预料的那样,得到了当时中国空军(陆航在1988年才成立)的极大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批引进的24架“黑鹰”交付非常快

在“黑鹰”的早期使用早期,确实出现了,维护人员对“黑鹰”的维护手册不重视,在驻地本身缺乏淡水的情况下,没有按照美方维护标准,每周用清水对“黑鹰”的部分零部件进行冲洗,以至于2架“黑鹰”出现故障,趴窝达四个月之久,最终在美方技术人员到场维修后,才得以重飞的事故。但在逐步熟悉“黑鹰”的飞行和使用之后,国内对“黑鹰”的出动率、运载能力和飞行性能非常满意。

▲在高山中飞行的“黑鹰”

由于当时西部高原地区对补给有迫切需求,使得仅仅在1989年之前,国内“黑鹰”的总飞行时间,就已超过11000小时。如果说后来两国关系没有变化,那么继续购买“黑鹰”,甚至引进组装技术或生产线,都是可以预计的事情。但由于国际局势变化,后续引进已无可能,虽然在经过协调后,美国同意继续供应“黑鹰”零部件,也允许继续提供包括发动机在内的维护保养支持,但获得更多“黑鹰”已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方面从俄罗斯引进60架米-171直升机弥补需求,同时也有了在“黑鹰”的使用和经验积累基础上,研发国产型号的心思。

▲早年引进的米-171由国内加装了外部挂架

在2003年左右,陆航从俄罗斯引进了一批米-171-V5直升机,这是俄罗斯在米-171基础上特意强化高原性能的型号。鉴于当时国内“黑鹰”的使用年限尚浅,且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一般认为这批米-171-V5是,国内为了验证米-171-V5的高原性能而引进。而从日后国产直-20中型运输直升机,与“黑鹰”极为相似的外部特征来看,米-171-V5的表现并不是很让陆航满意。即使后来在2010年前后,国内又分两批进口了80余架米-171E直升机,但国产直-20仍然是坚定不移的走上了,与“黑鹰”技术融合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171E主要在高原地区使用

而对外界来说,哪怕并不是很了解“黑鹰”与米-171两者的性能,仅从外表颜值,都会对“黑鹰”有更多的好感。事实上,米-171的起飞重量、最大载重,甚至生产数量,都高出“黑鹰”许多。但米-171的技术基础,来源于苏联早年发展的米-8直升机,结构可靠、维护简单,能迅速批量生产的设计原则,最符合的仍然是苏联时代大规模战争的思路。虽然为米-171带来了制造成本较低、维护相对简单的优点,但其使用寿命较短,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也仍然非常明显。

▲“黑鹰”的颜值比米-171高出许多

从这一点上来说,国内开发直-20直升机,并不仅仅是为满足陆上需求。以新型中型直升机为基础,研发中型舰载反潜直升机,取代吨位不足的直-9C,是早已经过其他国家验证,可以明显降低设计、制造、维护费用的有效做法。事实上,国内从美国获得的24架“黑鹰”,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先后不幸坠毁4架。但都是在早期使用经验不足,路线规划经验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度过早期不成熟阶段后,“黑鹰”的表现一直非常优秀,直到2017年,也就是“黑鹰”进入中国服役30年之后,仍然处于成群出现的灵活状态。相比之下,国内在90年代初期引进的一批米-171直升机已经垂垂老矣、不堪大用。

▲海军对海直-20规模服役期待已久

这种鲜明的对比,反映了美国与苏联在中型直升机领域,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而对于国内来说,米-171这种来源于60年代米-8设计技术,受苏联设计理念烙印极深的装备,与苏联在80年代发展的苏-27重型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有本质差距。因此,无论国内引进的米-171数量有多少,在本身定位和设计理念不符合国内需求的情况下,实际上都只能作为成熟的过渡型号来使用。

▲米-171的定位并不完全适合国内需求

像“黑鹰”这种性价比高,追求灵活机动的型号,即使国内没有批量引进,最终出现的国产中型直升机,也注定会在外形及定位上与其有极大相似。只不过,国内通过对引进“黑鹰”的长期使用进一步强化,或者说加快了这个过程。从这一点来说,米-171的出局本就理所应当,因为它可能从来就没有真正处于,国内发展中型直升机的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