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欧洲正经历着第四波疫情,

曾号称“钢铁意志”的德国,疫情严峻。

11月底起,德国单日新增连破7万。

截至目前,德国新冠确诊已超615万,死亡病例突破10.3万。

12月1日,单日新增死亡446例,再创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恰逢此时,“德国母亲”默克尔退出政坛,

对于每个德国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01

闪亮告别

德国人心中的“铿锵玫瑰”默克尔,

12月2日,正式告别政坛,

共计执政5860天。

这一天的柏林,德国联邦国防军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军乐火炬告别仪式。

这一刻,或许是一个时代与一个女人的告别,

军乐告别仪式是德国联邦国防军最高级别、最隆重的典礼。

士兵点燃火炬、列队行进,军乐队奏乐。

安格拉·默克尔是第二位享此殊荣的女性,

第一位是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她于 2019 年 8 月卸任联邦国防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告别现场,德国国防部长向她送上一支鲜艳的玫瑰。

巴伐利亚州长在脸书上追忆似水流年。

仪式伴随着进行曲和盛大的火炬游行,

卫兵摘下头盔时,

默克尔露出了少见的笑容。

依惯例,默克尔选了三首乐曲,由军乐队演奏。

第一首是 《Du hast den Farbfilm vergessen》 (《你忘了拍彩色胶片》)是一首带有朋克风格的东德歌曲。

默克尔来自东德,这首歌承载着她的青葱岁月。

当军乐队演奏第二首《让玫瑰如雨飘落》时,

极少表露情绪的默克尔,泪湿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首《Großer Gott, wir loben dich》(《神圣的上帝,我们赞美你的名字》),是德国人耳熟能详的基督教赞歌,作为新教牧师的女儿,它似乎见证了默克尔的成长历程。

仪式结束,默克尔最后一次坐上挂有国家元首旗帜的车子离开。

别了,默克尔!

02

不擅长运动的学霸

1954年,默克尔出生于西德的汉堡,

彼时她的姓还是“卡斯纳”。

她的父亲是路德教会的牧师,默克尔出生几周后,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东柏林北部的藤普林。

默克尔的母亲是一位老师,教授拉丁文和英语。

威严的父亲自小就向她灌输了一种观念:

“必须永远比同龄人更出色。”

后来,这个信条成了默克尔毕生的座右铭。

童年时期的默克尔和家人都住在瓦尔德霍夫的神学院中,这里还收留了数百名身体和心理残障人士。

默克尔曾在回忆中这样说道:

“在残障人士身边长大,是我极为重要的经历。”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是家中老大,

她承担的自然比弟弟妹妹多。

但她的身体状况却比同龄人差,不仅行动笨拙,甚至在五岁时走下坡路还会摔跤,童年时的默克尔被称为“运动白痴”。

默克尔虽然身体平衡性差,却是学霸一枚。

1973年,19岁的她以满分成绩从高中毕业,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专业。

1978年,她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

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之后她又拿到量子化学的博士学位。

她在语言方面也颇具天赋,除了德语,还通晓俄语、英语、法语等多国语言。

一次,在与普京会晤时,默克尔用一口流利的俄语与之交谈,令普京大为赞赏。

03

误闯政坛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基民盟主席科尔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德国总理。

默克尔参加了选举,进入议会。

从最初在民主党党部负责安装电脑,到后来被举荐为东德政府的新闻发言人,默克尔自己都觉得稀里糊涂。

虽误打误撞,但她的外交才华却风光乍泄。

她是一个非常“德国”的女人,向来语气平缓,不煽动情绪,重点突出,理性克制。

一次与科尔的偶然长谈后,默克尔青云直上。

涉政一年多,就被破格提拔为德国妇女与青少年部部长,一做就是4年,紧接着,又做了五年的环保部部长。

科尔,堪称默克尔的“领路人”

早期的默克尔还有个外号,“科尔的女孩”

默克尔和科尔

1991年,默克尔进入德国内阁。

1998年德国大选,基民盟失败,科尔结束了对德国长达16年的统治,基民盟成为在野党。

科尔下台后,朔伊布勒成了党主席,

默克尔成了党内的二把手。

其后,她成了基民盟的第一位女主席,

创造了历史,也改写了历史。

04

危机总理

16年执政,每次都在力挽狂澜,但也饱受争议。

2015年的难民危机,默克尔参加了一档节目,她面对一位因为可能要被驱逐出境而痛哭的巴勒斯坦难民少女说:

“政治很残酷,但如果难民涌入德国,我们无法应付。”

随后2个月,一张叙利亚3岁难民儿童惨死海滩的照片引爆了舆论,在巨大的压力下,默克尔决定接受中东难民。

接收大量难民,无异于拉着全体国民陪跑,

一时间,骂声一片。

难民问题与恐怖袭击让她的支持率暴跌。

随后,无奈之下,他又收紧政策,关闭了重要的难民输入通道,入境难民数量开始逐渐减少。

时至今日,有人骂她愚蠢,也有人赞赏她的智慧。

除了功过相抵的危机,也有费力不讨好的。

欧债危机初期,默克尔最开始反对援助希腊

可随后她又同意了,

前提是希腊必须精简财政,否则一分钱都拿不到。

德国人批评她,“拿钱养好吃懒做的希腊寄生虫”,

而希腊人为此要过上勒紧裤腰带的生活,

对她更是颇多怨怼。

不过,她都一笑置之。

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英国脱欧、难民潮、难缠的特朗普、新冠疫情……

16年间,从四面楚歌到十面埋伏,

无数人骂过她,

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

默克尔,始终是那个“欧洲的稳定器”。

16年执政,她从“德国母亲”升级为“欧洲祖母”。

在她的执政期间,德国成为了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成为了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欧盟国家。

新华社曾如此评价她:

致力于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

执政期间她12次访华,在上海体验磁悬浮列车,在成都学做宫保鸡丁,与中国大妈拉家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她执政期间,德中贸易额显著增长,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欧盟国家,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和产业等各方面都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05

感谢前夫赐姓

外界都说,默克尔是嫁给德国的女人,

她的私生活内容,几乎为零。

但实际上,她经历过两次婚姻。

第一任丈夫是她在大学期间认识的物理学家乌尔里希·默克尔。

据她的老同学勒施克说,默克尔当初嫁给他,并不是因为爱他,而是因为周围每个人都要结婚了。

这段婚姻维持了5年。

前夫留给她的唯一礼物是姓氏:默克尔。

第二段婚姻,是一场师生恋。

当时在化学实验室做科研的默克尔认识了一名同行,化学教授乔基姆·绍尔。

当年,绍尔32岁,默克尔27岁,

1998年两人正式完婚,直到今天。

德国理论化学家莱因哈特・阿尔瑞西斯在接受德国《明星》周刊采访时曾表示,绍尔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30位理论化学家之一。

可见,“第一丈夫”并非外交花瓶。

德国“第一丈夫”生性低调,不愿抛头露面。

但在聚光灯外,他却倾尽一切地助力默克尔的事业,并在媒体面前奋力维护妻子的声誉。

2016年,英国女王夫妇来德国访问,

默克尔设宴,席间却没有丈夫绍尔的身影。

对此,她解释说,绍尔那天需要上班,

并没有为了接待女王而特意请假。

还有一次,绍尔的几个学生千方百计想打听默克尔的八卦,还私下联系了某杂志准备小赚一笔。

绍尔得知大发雷霆,甚至以退学相逼。

他曾公开表示:

“我不允许任何人干扰我太太的私人生活,以及我个人作为科学家的事业和尊严。”

低调不等于不解风情和冷眼旁观

在日本举行的G7峰会上,绍尔作为家属参加了领导人配偶之间的社交活动,并和日本首相夫人、加拿大总理夫人和欧盟主席夫人合影留念。

在平时生活中,他们和普通人一样简单自然。

默克尔曾说:

“我们并非总是谈论政治,但他确实是一位间接的好顾问”。

夫妻二人都热衷歌剧和喜欢大自然,

每到夏季便去南蒂罗尔山脉度假远足。

小评

默克尔投身政界32年,16年的漫长时间都是在做危机总理,此番卸任时她已年近70岁。

她的膝下无一儿半女,

另一半也是她唯一的一半。

每次出访,穿着与配饰都简单到寒酸。

曾陪她闯入政坛的绍尔,

如今也已不再年轻,

却是她始终如影随行的陪伴。

中德两国距离遥远,

默克尔却在她有限的执政生涯中12次访华,成为访华次数最多、对中国情况最了解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

明天,总理候选人奥拉夫·朔尔茨将被正式选举为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总理。

让人不禁忧思:

没有了默克尔,

德国,乃至欧洲的未来会将如何?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