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不久,全球著名策划机构公布了全球车企市值排行,特斯拉傲居第一,其市值超过了包含大众、通用、福特、本田等在内11家传统汽车巨头的市值总和。百年传统车企,却被仅成立18年的新能源车企大幅超越,这就是新能源的魅力。

国内城市在此领域早已布局,各大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此次全球车企市值排行,就有国内三家新能源车企,成立时间都不超过10年。

早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预测2030年新汽车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其中,全国动力电池产量及装机量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之间存在一个较为明显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未来零部件市场规模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而增加。

这一隐藏关系,被西安洞察到了。

将实现年产值约700亿元

日前,西安又迎来一个制造业干货项目。

12月5日,总投资15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项目位于高新区草堂基地和集贤园两大板块区域。

开工仪式现场

其主要建设电动总成工厂、电机工厂、精工中心、齿轮工厂、电控工厂、电源工厂、制动器工厂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工厂,建设为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配套的高速试车跑道等,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700亿元。

700亿,如此大体量项目,带来的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一环,更是对西安市乃至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

当然,西安能够落地此项目也并不奇怪,早在11月初,西安市政府就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到2025年将西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并力争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换句话说,西安在顶层设计上,就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持渴望态度,这次的大手笔落户,也算比亚迪和西安的琴瑟和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样的局面不是现在才有的,从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算起,比亚迪进入西安已有18年,这18年来,西安见证了比亚迪汽车业务的从“0”到“10”的变化,比亚迪也投身到了西安汽车工业发展的浪潮中。

细心的人会发现,此次比亚迪投资的产业园,主打电机、电源等零部件的生产。那么,生产新能源汽车身上的零件,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城市与企业的相互成就

如果说以蒸汽机为代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应用为代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话,那么,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产业最可能会成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

而新能源汽车则是新能源产业中几乎唯一的工业品,象征着工业制造与未来能源的最高结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在整体车市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

西安工业走廊产业布局

从全国范围来讲,各省市逐渐加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持,甚至部分政府对此的态度直截了当。十四五期间,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被写入10余家省市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

陕西自然也有动作,除了上述提到的文件,陕西省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清晰写道“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与传统汽车一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十分延绵,为什么西安瞄准了零部件领域呢。

“十四五”多城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制图©悦西安

分析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

其中,上游零部件的“三电系统”约占整车成本的50%,也就是说,别看只是核心零部件,却占据了整个车辆的一半,是决定一款新能源汽车能否具备竞争力的直接因素,从行业角度看,国内零部件生产整体实力较强,但与国际顶级技术水平仍有差距。

挑战亦是机遇,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多家龙头企业,纷纷下大力气在此布局,西安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为,获得的自然是来自新能源汽车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产业红利。

除此之外,如今的西安是比亚迪除总部深圳以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

除了上游领域,在中游整车制造领域,早在2014年9月,比亚迪西安新能源汽车基地一期项目就实现投产,目前,比亚迪西安公司具备年产30万辆乘用车、5000万辆纯电动客车生产能力。

比亚迪草堂基地

在下游以及衍生领域,比亚迪在西安也有考量: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2019年1月签约,当年6月开工,计划总投资50亿元,形成年产1亿部智能终端产品能力,将用于构建集研发、设计、精密部件生产和精益制造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制造生产系统。

截至2021年10月,比亚迪在陕西已累计投资31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841亿元,上缴税金131亿元,解决就业超6万人。

上中下三游合一,比亚迪在西安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打通。作为在发展版图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城市,比亚迪将借助西安,不断向全球车企进军,而西安则以比亚迪为突破,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量,乃至助推整个汽车业弯道超车。

由此可见,此次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项目落户,不仅仅是简单的项目引进,更是西安和比亚迪互相成就,彼此提升的诚心之举。

力争“新能源之都”

当然,任何的良性产业都不能仅靠一个项目解决所有事。

根据统计,2020年陕西新能源车产量已经跃居全国头部方阵,而2021年,前三季度陕西产量已达14.2万辆,就是说,陕西在产量方面,已经走在前列。

还有一个数据,截至2020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达2669万辆,但销量仅为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5.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梭街头的纯电动出租

“产销失衡”问题,已经有许多城市开始着手。整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类是有传统的汽车基地,让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传统汽车企业合作,发展结合产品,填补“油电皆要”的中间市场。第二类是没有传统汽车基地,但上下游产业基础雄厚、供应链体系较为完善,市场份额较大,对新能源汽车政策优厚,靠自身市场就能消化一大部分。

未雨绸缪,总是没有错,结合西安实情,走第二条路是适宜的。

诚然,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本身而言,产业的发展正当时,肯定是全力前进。但即使在新能源产业内部,也会出现优胜劣汰,如果转型不顺利,将影响自身产业链的安危,甚至影响当地产业布局,形成连锁反应。

因此,车企转型的同时,所在地区的产业链要同步介入,并积极引入新能源领域其他节点型、产业链型企业,从而将全体系的竞争优势延续。

大西安范围主要整车生产基地 制图©悦西安

对于西安力争“新能源之都”的城市而言,更需要根据自身制造业特点与优势,扬长避短,让自身产业优势进入新能源产业迭代周期中,让新搭建的产业链体系本土化,特色化。

比如:许多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处于成长状态,总量规模偏小,龙头企业优势不足,而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那就抓住这个优势,以整车为拳头,梳理出明星产品,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协助明星产品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增长,带动当地产业链体系的全面进步,形成“产量为王”的良性循环。

比亚迪的新能源零部件项目是一个好的开始,随着更多头部车企,互联造车新势力等与西安形成多层次的合作,从而促进西安“千亿集群”汽车产业逐步走向“名气”,犹如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样,新能源产业也将赋予西安来自未来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