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陈新颜

编辑:文冠果

审核:小也

冬日的初雪过后,气温骤降,太阳极少露面,人也极少外出——除非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非得去做,不然还是喜欢窝在家里冬眠。

昨天好友做了天麻鸡汤叫我去喝。我乘兴而去,喝了一碗。真香!还吃了火锅和烧烤真是好。

火锅里高汤的咕嘟声,让人觉得温暖;又去滨河路边看了黄叶: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总结一下最近的生活吧:电热毯已开,汤婆子已买(昨天已寄到),每天烤着小太阳,享受这冬日。

冬雪雪冬小大寒。大雪,是一年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3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的12月6~8日。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从名字来看,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时节,理论上确实如此。

与小雪相比,大雪节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明显增多,若降雪,雪量应该大于小雪。

大雪三侯

▋初候:鹖鴠(hé dàn)不鸣

李时珍以为,鹖鴠即寒号虫。——再说一遍,寒号虫不是蝙蝠。蝙蝠是蝙蝠科动物,寒号虫为鼯鼠科动物,二者差别明,不可混为一谈。

寒号虫排出的粪(经炮制之后)便即中药里的五灵脂,有活血、散淤、止痛的功效。古人认为,鹖鴠为阳鸟,感受到大雪时节的浓重的阴寒之气,因此便不再鸣叫。

▋二候:虎始交

虎为兽中之王,霸气十足。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云:“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小老虎尚且如此,更何况大老虎。

虎骨可以入药(今已禁用),能除风湿,通经络。古方“健步虎潜丸”中就用了虎骨,用以筋骨痿弱,腰腿酸痛,四肢无力。

古人认为,大雪节阴盛生微阳。老虎感受到这种微阳之气,于是有了求偶与交配的行为。

▋三候:荔挺出

注意不要读成“荔/挺出”。荔挺,植物名。叶似蒲而小,根可以用来制作刷子。一般认为,荔挺即鸢尾科植物马蔺。

中国古人常用这种植物来占卜国运。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雪养生

大雪养生的关键,可归结为一个“藏”字。藏与用相对。藏是存钱,用是花钱。藏是充电,用是用电。藏是守城,用是攻城。

《孙子兵法》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人体的封藏器官在肾,肾为先天之本,聚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养藏之道,逆之则伤肾”。养藏之道,落到实处,就是要养好我们的肾。

对应于大雪时节,就是要练好肾的封藏能力。如果肾的封藏能力出现了问题,人体就会出现火不归元,虚火上炎,遗精等诸多症状。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很多,叫法也不一样,什么引火归元、导龙入海、潜阳封髓……去年大雪节,本众号推出过一篇关于“”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再搜出来点开看一下。此处不再多说。

▋注意防寒保暖

有太阳就烤太阳,没太阳就烤小太阳,没有小太阳就烤火,没有火烤就在被窝里冬眠;宏图大志,留待明年春天去实现。

未了的心愿,留待明年春天去完成;想出去旅行的,现在可不是时候,疫情期间尽量减少流动。

▋多吃温暖的食物

火锅是冬天的标配。如果说下雪是对冬天的尊重的话,那么,吃火锅,则是对下雪的尊重。

肉以羊肉为最上、牛肉次之、鸡肉又次之、猪肉为最次。汤中宜加入草果、花椒、辣椒、香叶、生姜、葱白。

素菜宜备雪藕、韭菜、豌豆菜、大白菜、山药;下雪天,吃砂锅麻辣烫也是不错的选择。煮一锅砂锅麻辣烫,全家围炉而食。

屋外大雪纷飞,屋内香气缭绕,温暖如春。砂锅里的鸡汤咕嘟咕嘟地响着,使人有幸福感。

做砂锅麻辣烫宜用鸡汤,宜多加川花椒、辣椒。鼻炎患者可加入几片白芷。鼻塞的朋友可加进几段葱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葱,肺之菜也。肺开窍于鼻,吃点葱白,鼻子就通了。

▋脾胃不好的朋友,宜喝粥

大雪节喝粥,以莲子芡实山药粥为最佳。莲子配芡实,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之功效。

再加山药(最好是铁棍山药),脾肺肾同补,大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效用。山药,常服久服,能使人皮肤变白,色斑变淡。

国医大师何任的书中早有记载,此处不再赘述。除莲子芡实山药粥之外,冬季还宜多吃黑色食物,去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

▋摩擦涌泉穴

涌泉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打一个比方,足少阴肾经像一口水井,涌泉穴就是井底出水的泉眼。

双掌掌心搓热,再去摩擦这个穴位,以发热为度,有引火归元,补肾固精的功效。此法最为简单,很多人不屑为之。圣人与愚人的区别大概就在这里:愚人佩之,圣人行之。

秋衣秋裤加了吗?羽绒服穿了没?护耳、手套戴了吗?围巾围好了没?大雪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近代各家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师传方、民间验方的大成之作。 五十年代收集,当时医界人士出于爱国热忱,为发扬中医精粹,献出了自己的绝技、家传秘方。这些处方,在临床应用中屡见奇效。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中医药知识

注明:本文系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号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否则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不代表本刊观点,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投稿:cjcmmxinmeiti@126.com(邮箱)、chunfeng52566(微信);商务合作tcmrun(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