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12月6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布内部信,宣布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再度展示了阿里加码内需和全球化业务的决心。

“每年的双11之后,阿里巴巴就要做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方向的转变,这几乎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一种常态。” 鲸平台智库专家、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这次的常态中又蕴含着不寻常。

从今年双11战绩以及Q2财报来看,阿里的电商业务增长乏力,被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各种侵蚀。如何求新求变,已经成为阿里的当务之急。

守内又拓外

从新的人员划分来看,戴珊主抓内需,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而蒋凡拓展全球化,分管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 两个海外业务,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鲸平台智库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认为,此次调整,一是将原来分散的各自为政的零售业务进行整合,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二是打通阿里系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供应链整合的效率降低成本。而在完成整合后,阿里下一步或许还会精简组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指出,通过战略调整,阿里巴巴能够实现多元化市场管理,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和用户习惯,设立不同的市场区域管理机制,未来也会针对不同市场,安排不同的管理团队,实现团队人员构成的多元化,去迎合不同市场的用户需求和偏好。

此外,战略调整也有利于推动合规的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我国推动数字跨境贸易,对于阿里这是一个机遇,另一方面,当前合规压力较大,内外部就信息管理、网络安全、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平台规则都出现了一些差异,内需和海外市场分而治之有利于协调内外关系,推动合规体系建设。” 盘和林说。

国内10亿“小目标”即将实现

过去两年来,阿里一直集中发力推进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战略。张勇曾指出,短期目标是,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突破10亿,并在2025年前走向全球化。而长期目标,则是在2036年实现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

在内需方面,盘和林认为,下沉式市场和本地化业务,是阿里的重点。

“一方面下沉到广袤的农村。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农村和城市通过互联网的连通,城乡生活需求差异正在缩小,此时可以将电商对接到农村,既帮助农村消化产能,又能帮助农村获得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则是发力本地化服务。盘和林分析,当前社区生鲜配送方兴未艾,也包括很多维修服务、家政服务、同城配送等等,很多社区零售和服务模式需要平台对接匹配。

根据Q2财报,阿里生态体系内的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了9.53亿,距离10亿目标已经非常接近。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上颇有信心地提到,预计本财年末(2022年3月31日)国内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将达到10亿。

阿里的未来交给了蒋凡?

在国内流量见顶后,阿里的未来增长空间,无疑将取决于海外市场。

截至2021年9月末,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4亿,其中有 2.85亿消费者来自海外,离10亿海外用户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抖音、腾讯也在悄然发力跨境电商及海外业务。

目前来看,这一代表阿里未来的重任,被交给了 80 后蒋凡。作为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功臣,蒋凡曾凭借着手机淘宝业务的巨大成功,一度被外界视为阿里 CEO 的接班人。

但2020年4月在微博发酵的桃色事件,令其被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并记过处分,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有媒体分析认为,此次调任海外业务,是其被边缘化的表现。

不过,张京科认为,这对于蒋凡也是一次重要机会。如果能够作好海外业务,蒋凡将进一步夯实自己阿里接班人序列的地位。

“虽然本土人才带队获得海外业务成功的先例并不算多。但是蒋凡能否在海外市场再次获得成功,证明自己国内电商成功经验可以在海外市场复制,可以看作阿里管理层和董事会对这个年轻的阿里‘太子’经历微博事件之后的新考验。”

在海外的增长空间方面,盘和林认为,我国正在推动数字跨境贸易,而“一带一路”国家对于中国电商模式,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江瀚则表示,海外市场将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增长点。但是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主要是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来源,打通国内国外的这种沟通与桥梁。而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阿里的海外市场实际上需要的是一方面如何做市场的本地化,另一方面如何将大量的品类引入到国内,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