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1634年9月-1711年6月),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县人(今桓台),清初著名诗人,累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雍正继位后,“禛”字犯御讳,改称士正;乾隆间,又以“正”字与原名音不相合,诏改士祯,通行至今。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王士祯《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公务之余,王士祯致力于诗文著述,主持诗坛50年之久 ,康熙帝曾征其诗三百首定为《御览集》,其诗、文、词共数十种560多卷。继钱谦益之后,王士祯曾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被誉为一代诗宗。王士祯在实践“神韵说”,取得卓著诗文成果的同时,还能突破正统文坛和文人偏见,重视和高度评价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文体。他的文学成除了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外,在小说、戏曲、民歌、书画、藏书、史论等方面亦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渔洋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距淄博市区20公里,包括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忠勤祠等部分,总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宫殿式建筑,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王渔洋纪念馆”馆名。这里原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已有430多年的历史。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分东西主跨两院,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王氏后裔,将其视为家祠。

上世纪80年代初,纪念馆重修,于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渔洋纪念馆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馆内设7个展室和石刻园。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国家三级以上刻石185块;王渔洋生平展室,详细介绍了王渔洋历仕及吟咏不缀的一生。石刻园是在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代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元代礼部尚书,散曲家张养浩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亦在园陈列,供游人观赏。与忠勤祠毗邻的四世宫保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是国内仅存的砖坊,坐北朝南,气势雄伟,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据省文旅官网等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