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村酒席现象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喜欢大操大办,让所有亲朋好友都前来参加。一个是不喜欢操办酒席,不愿意通知亲朋好友。

前一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流行,而后一种情况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办酒席,有礼不收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遇到大事小事,操办酒席,请亲朋好友前来赴宴,顺便收个红包份子钱,这是中国传统礼尚往来习俗,几千年都没有变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家里比较穷,相互之间随礼都是意思意思,心意到了就够了。但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相通过红包份子钱来敛财。

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宴席,让人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当地红包份子钱的水准,让老百姓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另一种情况。许多人有感于人情往来开支过大,无力负担,便通过自己主动努力,希望能够改变这一事实。

首先,主动选择不办事少办事

前文提过,在中国习俗中,不管大事小事,过往都要通知亲戚朋友。哪怕不收别人的红包份子,也要请人来吃顿饭。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无可撼动的习俗。

在现在农村人情往来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有些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比如在老人生日宴,小孩抓周宴,或者是生病住院等情况下,不通知亲戚,不操办宴席。

这样的话,就不会收别人的礼,时间长了之后,别人也会有所收敛,慢慢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减少农村人情往来的压力。

其次,没给别人送礼,就不好收礼。

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平时并不在一起,有很多事情,如果别人没有特别通知的话,可能并不知道。这样一来就会错失很多人情往来交际的机会,虽然有事后补偿的机制,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要。就让我母亲60岁生日,尊重她的意愿不操办,但是后来过年回老家,走亲戚拜年时,好多亲戚仍然给母亲包了红包。最后,母亲专门一一拜托将红包送还。

因为我们平时在城里生活,很多亲戚的人情往来都没有参加。母亲说,别人家有事的时候我们都没能参加,也没出人情,现在自己就不好收,一旦收了会被人骂的。

所以,这也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再摆酒席,也不收礼的原因所在。

从总体上来讲,农村人情往来重在往来两个字上,只有你来我往,有进有出,才能构成一个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只出不进或者是只进不出,都不可能维持长久。

农村是一个传统的小社会,很善良,很温馨很和谐,但该有的矛盾一样不少,该嚼的舌根,该传播的谣言,可能比在陌生环境下要多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要想在农村长久生活,要想维持住人情关系,最重要的就在于人情往来。

自己家里操办喜事,别人包了1000块钱红包。等到别人家里办事时,如果时间间隔不久,还1000块钱也差不多。但如果时间间隔久了,就得主动加一点。

这就是农村的人情,就像物价上涨一样。只能比别人多,不能比别人少。这个规矩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是农村人默默遵守的习俗。

现在许多人迫于人情往来费用开支过大,而逐渐做出一些改变。通过自己不主动操办酒席,不去收礼,来堵住别人的嘴,来减少支出,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新的时期新的社会,我们要引领新的时尚和习俗。农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出去之后就不会再回来。如果没有一点人情往来的羁绊和人际关系的交流,一两代人之后就会变成陌生人。

这当然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就是这个趋势。所以我们既要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尽可能地让优良传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