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正式落地。

12月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据了解,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此次央行的全面降准实属意料之中,日前国务院总理就曾提及适时降准,而此次全面降准的目的无疑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谈到实体经济,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地产、银行、大宗商品等这些资源密集型行业,这意味着央行降准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也最大。

更令人关注的是降准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但细数历年央行实施的全面降准,降准与股市的涨跌似乎并没有必然联系。

降准利好这些板块

降准是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首先就会影响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像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至实体企业,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实体企业融资贵的现状,让实体企业能获得低成本资金的支持。

最为重要的是,此次央行全面降准释放了约1.2万亿元资金,使银行信贷资金运用能力提高,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营运能力以及对实体企业的支持能力,缓解中小实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降准通常被认为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大利好,银行对于房贷投放的力度增强,致使房企的融资需求或许可以得到满足。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楼市不炒”的大环境下,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日趋严格以及房地产金融方面的严加管控,降准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实则有限。

去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出台三道红线的新规,房企融资受到限制,降负债成为大部分房企的主要目标。此外,同年12月,央行与银保监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度管理制度,为各大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规模及占比设置“两道红线”。

今年上半年,监管部门还严厉打击经营贷、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监管机构均发文要求肃清经营贷炒房乱象。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行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金属板块的疯狂上涨更是令人惊叹。就像动力煤期货的价格自上半年以来不断上涨,甚至涨至2000元/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锂电材料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接连上涨的金属价格使得下游企业成本不堪重负。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数次提及要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同时,国家还提出多措并举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在此背景下,三季度特别是11月份以来,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态势被遏制,这和7月份的全面降准有一定关系。数据反馈也是比较乐观的,7月份降准释放了1万亿元长期资金,降准降低了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130亿元,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但目前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依旧处于高位,中下游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压力依然较大,急需再次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中小微企业传导的压力。

如今,此次央行的全面降准,短期有效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此前曾表示,对基础原材料的宏观调控来讲,稳价格十分必要和重要。有色金属供需面并未发生改变,成本也不支撑行业出现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历史上央行的几次降准对市场影响几何?

自2008年以来,央行进行降准共计24次,从中并未发现降准与股市呈现必然联系。根据沪指表现,24次央行公布降准政策次日中,沪指上涨次数和下跌次数分别为13次和11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近三年的降准为例,沪指对降准政策的反应更为强烈,多再次日呈现上涨趋势。2018年至今,央行共实施了9次降准,而在降准政策公布次日,沪指上涨次数有6次,而下跌仅有3次。

从降准类型来看,全面降准更能刺激股价上涨,如2019年实施的两次降准与2020年实施的两次降准以及今年7月央行发布的第一次全面降准均呈现上涨趋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面降准与股市的上涨呈现必然的联系。就像2019年央行宣布的两次全面降准,其中一次调降幅度为1%,是近三年来一次性降准力度最大的,但次日沪指表现并不强烈,仅上涨0.72%。然而,去年4月3日,央行宣布调降1个百分点时,沪指却大涨2.05%。

广发基金表示,降准整体上利好市场,预期短期受政策压制影响最大的金融地产板块、大盘价值风格有望得到修复。由于结构性宽信用的方向仍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中小微企业,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降准更利好的可能是以科技制造为主的中小盘成长风格。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从短期看,12月15日有9500亿元MLF到期,因此,对冲MLF到期、防止资金面紧张或是主要考虑。从中期看,央行政策具有较为明显的连续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相对平稳,避免资金面紧张,为实体经济修复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