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常用的直播带课、微信推文宣传、朋友圈拉人等方式,又一次遭遇了平台的拒绝。

12月3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系统公告,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规范学科类培训内容的发布和传播,非学科类课程“一视同仁”。

其中,有两条规定非常值得注意——

◆不得在微信平台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推广性、诱导性内容,以及“贩卖教育焦虑”、承诺迅速提高考试成绩的内容;

◆不得利用微信平台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此前,抖音对学龄前及中小学(含高中)教育培训商品进行专项治理,京东、快手、淘宝等平台也已纷纷下架学科课程产品。

这就意味着,学科培训继抖音、快手等平台后,又失去了一个阵地。

微信规范校外培训

学科非学科“一视同仁”

12月3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系统公告《微信关于规范校外培训内容发布和传播的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规范学科类培训内容的发布和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系统公告

具体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限制广告发布——不得在微信平台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推广性、诱导性内容,以及“贩卖教育焦虑”、承诺迅速提高考试成绩的内容。

我们来做一下阅读理解,“贩卖教育焦虑”“承诺迅速提高考试成绩”这种宣传,本身就是明显违反了《广告法》“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的规定,微信这次写入规定,其实也只能算重申要求,无可非议。

而对培训机构打击最大的,在于微信此次把校外培训机构的推广性内容也限制了,甚至还包括非学科类培训。因为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这基本就意味着:各大培训机构不能发布课程宣传了,各个官方账号相当于被“团灭”。

另一方面,限制校外培训——不得利用微信平台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从“双减”等政策来看,主要受挫的是学科类培训,而艺术、体育等非学科培训监管状态,是相对比较“松”的,因此,不但学科类机构在筹谋转型非学科类,还有不少非学科类教培从业者暗自庆幸。

但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从微信的要求来看,学科类和非学科类的管理就已经“一视同仁”了。

这对刚从中小学学科类转战非学科类的教培人来说,微信公众号这一宣传阵地,几乎被连根拔起。

回顾:

抖音治理直播带课

各大网店下架学科课程产品

拒绝校外培训的内容,微信不是第一个。

11月19日,抖音电商运营团队发布公告,称将从2021年11月19日起对学龄前及中小学(含高中)教育培训商品进行专项治理。

抖音电商运营团队公告

治理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禁止发布面向学龄前儿童的课程以及面向中小学(含高中)的学科类课程;二是面向中小学(含高中)的非学科类课程,只允许发布在“教育培训-中小幼培训-儿童兴趣”类目。

当时,不少机构都在哀嚎。

但和微信公众平台此次规定比起来,抖音其实还为中小学非学科类课程留了一线生机,而微信几乎是全盘拒绝。

同时,除了微信和抖音外,其他互联网平台也对学科培训避之不及,目前,包括京东、快手、淘宝等平台均已纷纷下架学科课程产品。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店铺则主要售卖图书、文具、硬件和非学科类培训课程等。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发现,搜索“学科类”“中小学课程”等关键词,搜索结果为考研等成人教育培训课程、教育硬件或纸质书籍,再不见学科类课程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购物平台截图

在学而思网校官方旗舰店,记者注意到,产品分类中皆为素质课程和硬件产品,中小学学科类课程都已下架。

再以淘宝为例,9月9日,淘宝网发布公告:商家应及时做好自查自检,勿在平台上架并售卖义务教育阶段及学龄前违规校外培训课程和违规电子教材等,避免违规被处罚。

今年“双11”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的天猫旗舰店也都是以推广教具、纸质教材和素质品类课程为主。新东方教育旗舰店主要聚焦大学四六级和考研课程;学而思教育旗舰店“双11”主推教育图书和学前教具套装;猿辅导在线教育的旗舰店主推素质教育思维拓展类产品;作业帮直播课旗舰店则主推教辅资料、智能错题打印机、智能词典笔等教育硬件。

曾经大火的学科类产品,消失殆尽。

八部门联合整治校外培训广告

仍有人隐形变异、顶风作案

可能不少人会问,抖音、微信的这一波治理,到底风起何处呢?

答案是新一轮管控的余波。

我们从时间线来看,就在抖音出台公告前10天,11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教育部、网信办等八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做好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区分学科类、非学科类,要确保做到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空间不刊登、不播发面向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截图

《通知》还提到,要将校外培训广告管控纳入互联网信息管理的重点内容,对于违反政策代理、制作、刊登、播发校外培训广告的电商平台和其他互联网企业,要坚决依法处置。

据了解,从“双减”文件印发到《通知》出台,共查办相关违法广告案件1570件,处罚金额3060万元。

重罚之下,也就不难理解微信和抖音的“出手”了。

不过,整治持续进行的同时,仍然有人隐形变异,“顶风作案”。

以快手为例,2019年,教育类短视频在平台的扶持下,教育相关的短视频创作者当年超过99万。如今课程下架后,这些网红名师只能带货教辅、文具,营收呈现断崖式下降。

据媒体报道,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仍然有人“打擦边球”,将课程重新包装后,违规售卖学科类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客服聊天页面截图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在线上开展学科类培训比较隐蔽,例如,有的机构是利用直播平台,以公益讲座方式开展学科类培训;有的是用在线会议方式,进行学科学习辅导;还有的则是用自媒体账号发布视频,进行付费收看等。

熊丙奇同时指出,查处这类违规培训,扩大举报线索,是重要的方式。很多家长并不会举报违规培训,往往只有在发生纠纷或者觉得培训没有效果之后,这些家长才想到维权,这也是治理中必须直面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