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故事

医生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职业,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努力,会让你的人生充满激情和魅力。能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医生的眼中自然多一份对世间冷暖的特殊感悟。

每一个坐到你前面的患者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非常有趣,也许非常乏味,也许让你无奈,也许让你感动,也许需要你用心体会,也许在一段陈述中,让你感受到患者沉甸甸的心情,掀起医者内心的波澜。

(故事一)如果不是有很多的患者在候诊,我想,我不会打断患者小然的讲述,从10年前的一次吃饭,开始旁征博引了很多报纸、网络的信息,彻底帮我分析着她胃痛的病因,以及便秘出现的那个夜晚,她把症状全都归咎于两次吃饭。她波澜起伏的叙述,绝对是个精彩小说的素材,还至少是中篇以上。

(故事二)为了给女儿看病,刘大妈带着老公三番五次,三番五次地从门诊探进头来,直到坐在我的诊桌前,眉头紧锁地讲述着自己宝贝女儿的经历,非常动情地告诉我,他们非常疼爱的女儿,太瘦了,好不容易考上北京某著名大学,他们非常担心女儿的身体,非常着急地问我,“怎样才好,怎样才好”。由于焦虑,刘大妈恨不得很快介绍完女儿的病情,所以,这是一个短篇小说。

(故事三)王大爷的嗓门可以引起所有人的注意,非常明显的特征是急性子,恨不得我马上给他开药,旋即就能好起来,听了我的建议,会平静一些,但是一出门,估计这些医嘱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王大爷的诊疗过程就像是一个小小说。

对于我,坐在他们面前的医生,在欣赏这一段又一段故事的同时,要冷静地把握要点,最重要的是因势利导,而不能随波逐流。

疾病治疗的因势利导

中医认为,其高者,因而越之,讲述的是根据病的特征而采取的因势利导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让你在更高的角度把握对患者的诊疗,更好地做出判断。

对于(故事一)小然,要迅速把握她的病情,把她的中篇小说变成短篇,彻底打消她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斩钉截铁地告诉她,她的疾病很简单,是长时间不规律饮食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恰好的两次吃饭只能是个诱因。规律饮食,适当运动,就可以恢复,甚至不用吃药。

(故事二)刘大妈的短篇需要特别的润色,没说两句话,就问我,“大夫,我这个是啥病?该吃啥药?”让她自己从焦虑状态中缓和下来,把握全局来分析,她女儿的情况很可能是刘大妈自己持续焦虑状态造成的。爱是要讲究方法的,不是一味的关注和呵护就可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先来解决精神上的过度关注,才能彻底解放身心。和刘大妈约定,让她女儿直接来找我即可,经过调理,我们相信,会恢复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

医患共同谱写诊疗的故事

(故事三)王大爷的小小说需要增加续集,要让他多多关注一些能够静下心来的事情,多多参与钓鱼、河边散步等休闲活动,这样才能把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最好,还要耐心地和王大爷多唠唠家常,让一种轻松平和的环境来感染他。

患者谱写的每一段故事都需要医生用心地去阅读和修改,从中,我们可以共同谱写健康和谐的乐章,把握患者的内心,通过医患间真诚的沟通,就会让对症的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就会在这个医患配合故事的结尾,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而现今医患共同诉说的故事有些曲折,不再是一眼可以看到结论,需要我们来挖掘灵魂深处的内涵。

普通的主诉,每天都在上演

肚子不舒服,胃痛,胃胀,千篇一律。这是消化内科门诊,绝大部分患者的主诉,就是这些,看多了会形成惯性,患者会一厢情愿认为是胃肠的问题,医生也会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

其实不然,很有可能峰回路转。在诊疗过程中,医生的诊断是在利用自己的学识,观察,不断地做着选择题。出现一个症状,可能引起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是支持的,哪些是不支持的,然后继续选择下去。有的能走到终点,有的只能走到一半,还需要通过继续观察和一些检查来验证。

惯性思维的归零运动

客观地讲,得到迅速的正确诊断是非常幸运的。动辄说医生治死人是非常没有道理的,没有医生想把人治死,只能说没能救活。

医生在追求及时迅速诊断的路上,付出艰辛的努力,即便是现代仪器非常先进,而对于任何一个患者,来到水平最高的医生面前,在最先进设备的医院里,诊疗仍然是从零开始。

这一切,都和叙事医学相关,更多的故事,欢迎阅读——《叙事医学:弥合循证治疗与医学人文的鸿沟》。

历时三年,《叙事医学:弥合循证治疗与医学人文的鸿沟》译著付梓。三年前,感谢好友的推荐,让我读到了这本原著,被其中的内容所折服,遂与英文版作者联系,希望能够翻译成中文,我们得到了英文版作者的积极回应。

感谢科学出版社和外方的积极沟通,让我们拿到了中文翻译版权,当然还有我们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团队的通力合作完成本书的翻译工作。要知道,书中的很多典故和引申含义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推敲的,为此,多少个不眠之夜,都在斟酌字句,保持与原著表述一致。

近年来,叙事医学的发展,逐渐跨越中医、西医,以及医学和人文之间的鸿沟,让医学更有温度,不失严谨,同时能够振聋发聩,引发思考和践行。感谢医学前辈的鼓励以及作序推荐,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总之,完成一本译著不太容易了,准确表述原书内容,还要考虑文化差异,为此,我们定期每周举行译者会议讨论,逐字逐句进行了修改。尽最大努力来达到“信、达、雅”。鉴于水平有限,欢迎各位的批评指正和修改意见。期待再版不断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简介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是科学,诊疗是艺术”,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治疗中的语料,来源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我们对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驾驭以及能够删繁就简、寓教于乐的幽默。从电影、书籍、观景中参透治疗的道理,能帮助我们将治疗核心回归到健康的叙事中。用故事讲述疾病,用生活治愈身心。本书的核心主旨就是要把诊疗中的热情与冷静用故事的方式穿插在一起,并融入历史的长河中,在人文的关怀中,加深读者对诊疗深度的理解。

目录速览

第一章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一对和谐的夫妇 1

循证医学:起源和现状 1
叙事医学:诞生的原因 7
第二章 连接远古神话与现代医疗的桥梁——倾听的艺术 11
叙事的目的 13
脱离叙事:另一种生活方式?16
第三章 连接传统问诊与叙事的桥梁——共情的艺术 19
共情:人文学科的基础 22
医学院三年级的魔鬼 24
与魔鬼的斗争 24
第四章 巴别塔——医生、患者和照护者的语言 27
对比交流风格 29
叙事医学流派 31
另一种类型 37
第五章 患者叙事是对有效治疗的一种探索 39
这一切与叙事医学有什么关系呢 42
爱:应对疾病的动力 43
欢乐颂:乐极生悲、走向乐观 44
叙事医学探微 46
第六章 在医学中对健康的无声渴望和对“正常”一词的滥用 47
从“正常”的历史和多元化进程说起 47
围绕着“正常”一词的当代看法 49
疾病和健康中“正常”释义的进展 50
对“正常”一词的当代看法的后续,直至否认感情因素 50
人们终究渴望成为正常、健康的人 52
不落窠臼,重新定义“正常” 53
第七章 弥补个性化护理与研究之间的差距 55
CRESCERE项目的案例 57
故事分析 58
来自生长激素缺乏儿童和青少年的调查结果 59
来自儿童和青少年家长的调查结果 60
来自卫生保健专业GHD专家的调查结果 61
医生平行病历 62
讨论和结论 62
第八章 以讲述疾病故事为核心的电影在人文医学中的地位 65
以疾病故事为核心的电影内容是对事实的再现还是歪曲 66
《万物理论》(2014) 69
《亲密治疗》(2012) 69
《美丽心灵》(2001) 69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1986) 70
尝试用“疾病”这把钥匙解读电影《菲洛梅娜》 71
第九章 基于患者需求与权益来设计医疗服务 74
医疗保健系统中与投资经济学相关的患者叙事 77
从疾病管理到可持续的健康管理 78
不是科幻小说:叙事医学的具体应用正快速涌现 80
一名42岁患荨麻疹妇女(于2008年发病)的叙事 81
第十章 在经济投资和医学人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克服恐惧 84
“母亲生了一对双胞胎:我和我的恐惧”:托马斯·霍布斯 84
“人性本恶” 86
VEDUTA项目 90
再见,读者 92
第十一章 叙事选集 94
神经疾病相关叙事 95
肿瘤疾病相关叙事 98
血液疾病相关叙事 102
皮肤疾病相关叙事 106
眼科疾病相关叙事 108
围生期重症治疗相关叙事 110
儿童内分泌疾病相关叙事 116
术语集 弥合医学人文、医学科学、卫生保健组织和卫生保健经济学之间鸿沟的工具 120

长按识码 即刻购书

(本文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