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浚《与祖国同行》连载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5年,北京做出了军队要整顿的决策,指出军队存在着“肿散骄奢堕”的问题。所谓的“肿”,就是人员严重超编,非战斗人员过多,官兵比例失调,容易产生人浮于事,工作互相扯皮的情况。这不利于军队建设,更不利于打仗。我们11军也是这样,有的处有两个处长,有的团有两个团长,有一个团仅政治处副主任就有9个。因此,要对军队进行“消肿”。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分期分批,把超编的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就安排第一批超编干部转业。

我在军机关工作时与战友们留影(从左到右刘智浚、廖泽伦、杨兴旺、杨培刚、岳武、刘德胜、李合松)

一天,我们处的处长吴贵武通知我到昆明军区出差,参加安置转业干部的工作。具体事项由干部处田望恒处长告诉我。我到干部处后,田处长向我交代了到军区参与安置转业干部工作的有关事项,希望我把这次任务完成好。我按照田处长的交代,按时到军区干部部报到,被安排在军区第一招待所居住,参加军区的安置工作会议。

军区干部部把各单位抽调来的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有安置任务的省、区进行工作。我被分配在河南这个组,组长赵紫垣是兴义军分区副政委,组员除我以外,还有军区文化部的于启河科长。我是资历最浅,职务最低,年纪最轻的一个。军区首长对这次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非常重视,李克忠副政委到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次转业的干部数量大,职务高,对军队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不少是解放战争以前入伍的团级干部,把他们安置好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后半生,而且关系着军队的稳定和巩固。他还说:你们是代表军区去安置转业干部的,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深厚的感情,要多和地方的同志商量,把这些老同志安置好。这次安置的是第一批转业干部,万事开头难,第一批转业干部安置好了,以后几批的安置就有经验了。

在会议期间,我们学习了有关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政策,检查了每一份档案是否规范和完整。如发现有缺项的内容,立即让各单位迅速补齐。还要熟悉每一个安置对象的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好这些工作,紧张而繁忙是不用说的。少数转业对象还找到我们住处,诉说自己的要求。看到这些即将转业的老首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我深感这项工作的沉重。好在有两位老同志把关定向,我只需多干一些具体事情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代的火车站

我们在河南负责安置320多个干部,是任务较重的一个组。因为要带着干部档案上路,所以给我们买了火车包厢软卧。我们到郑州时,来接我们的同志已经等候在站台,出站后,汽车送我们到坐落在二七路上的友谊宾馆居住。这是河南安置办公室接待全军各大单位移交组的住所,工作和吃住都在里面。河南安置办负责联系我们昆明军区移交组的是左东河同志,他50岁开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和他一道工作的过程中,感到他是一个敦厚诚实,耐心细致,不怕麻烦,责任心极强的干部。我们到河南后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向省安置办的同志介绍转干情况,以及我们军区的安置意见(一般都是遵从本人意愿),而后向他们移交档案。

省安置办听了我们的意见和查看档案后,就着手进行具体工作分配。有了明确的去向和单位才通知我们。这段时间大约要10天以上,我们在省安办告诉我们分配方案以前,只有耐心等待。为了消除我们的寂寞,省安办安排我们观看豫剧样板戏和篮球比赛。在这个空挡期,附近军区的人就

回去了,而我们路途较远的军区,则在附近走亲访友。我们的组长赵副政委是河南安乐人,多年没有回老家,我们就让他回老家看看。我和于科长仍在郑州待着,以便省安置办有事时能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离开云南到河南时,军秘书处处长李平让我带点云南特产,给他的老领导郑州市市长张北丞。我正好用这个时间,完成李处长委托我做的事,代他看望了张市长。

张市长个头不高,面带笑容,沉默少语。他老伴是李平处长在冀鲁豫军区时的大姐,在郑州市文物部门工作。这位老大姐性格直爽,热情好客。她向我回忆了战争年代与李平处长相处的趣闻轶事后,便如数家珍似的向我介绍河南的人文历史,说“看风景到云南,看历史到河南”,你这次到河南来,好好看看我们河南的历史。有一句话说得好,“中国历史有一半在河南”。

听她这么一说,引起了我对河南历史的兴趣。通过了解,我深感河南历史的厚重。我了解这些历史后,深感河南真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次到河南安置转业干部,大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感觉。要读好中国历史,少不了要读好中原历史。

大约过了10多天,河南省安办把分配意见,陆陆续续地告诉了我们。我们对分配意见与转干意愿相差过大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看法,请他们进行调整。几经协调,形成了正式的分配方案。我们带着分配方案回昆明。

“一颗红星,两面红旗”,65式军服的显著标志,是许多老兵的共同记忆

回到军区以后,干部部让我们先休息几天,待分配方案与转干见面后听听反映,再决定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分配方案与转干见面后,大多数转干表示服从分配,有30多位转干提出调整。于是干部部通知于启河科长和我,再度赴河南与省安办协商,争取把这30多位同志提出的问题,给予解决。为了让河南安置办能够接受我们的调整意见,我们在去河南之前,与干部部的同志逐一进行了研究,决定对于理由充分、安置政策不到位的,坚决要求给予调整;对于理由虽然不充分,个人有一定困难的,要积极协商调整;对于个别要求过高的,只有尽力而为了。

我们到达河南后,仍然是住在友谊宾馆,与我们联系的还是左东河同志。这次调整难度,比初次安排要大。为此,我们主要是反复讲清调整的理由,强调这些同志家庭和个人的特殊情况,而省安置办的同志则强调安置工作中的困难。为了说服省安置办,我们提出到具体单位实地看后再说。凡是需要调整的地方和单位,我们都去了。通过实地调查,弄清了转干要调整的原因。有的地方和单位,实在是条件太差了。回到郑州后,我们马上联系到左东河同志,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向他进行详细讲述。我们据理力争:转干们的要求并不高,转干把大半辈子都贡献给了边疆,现在回家乡,只要求安排到条件可以的地方和单位。把转干安排到当地干部都不愿去的地方和单位,不太妥当。

左东河同志听了我们的讲述后,认为我们的话在理,有些情况他也不太了解,于是又去找有关的单位进行反反复复地协调,使大多数转干的要求得到了解决。当然,也有个别的同志没有调整,他们向我们说明了没有调整的原因。比如,有一位团政委,没有分到他想去的地方,而是分到舞阳钢铁厂。这个厂在山区,是国家重点企业,主要是生产军舰上需要的特大特厚钢板。这里的分厂需要一位领导,他们认为这位团政委适合,就把他平职安排在这里做书记。在他们的分配原则中,这样的安排是重用。我们将这个情况向军区进行了汇报,并请军区将情况向这位转干进行说明,如果实在不愿意,我们再与省安置办协商解决。上述情况转告给这位团政委本人后,这位团政委表示愿意服从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军军部大院现景

在河南省安置我区转业干部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河南干部的实在质朴,讲义气的作风所感动。河南安置办负责联系我们昆明军区的左东河同志,为安置好我区转干的工作,不厌其烦地进行协调。本来是我们应该感谢他的,可是在我第三次去河南,调整转干安置工作的过程中,他特意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次家宴,使我实地感受到了河南深厚的民风民俗。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应约来到了老左家中。他家在一座三层楼的宿舍里,一共有三间。这在当时机关干部的住房中,算是条件较好的了。每间房屋约有12平米左右,客厅中除有一张矮脚八仙桌外,还有一张睡床,给人以整洁清爽温馨的感觉。当天在一起吃饭的,除老左外,还有一位中年男士。这位中年人灵活精干,面带笑容,一看就给人好印象。老左向我进行了介绍,才知道这位中年人,是老左特意请来作陪的,目的是让客人喝酒尽兴。接着,老左到另一间房子中,请出他的家人与我见面。不一会儿,老左的母亲、爱人和两个孩子到客厅与我打招呼,向我问候,欢迎我到家中。我也向老太太说了一些赞美祝福之话,向老左的爱人说了些感谢客气之话,向孩子们说了些表扬鼓励之话。寒暄之后,家人们就回房间去了。吃饭时,女眷和孩子都不和客人一起吃,而是在另一间屋子吃。席间边饮边聊,其意融融。老太太来看了一次,劝我吃好喝好,不要客气。女主人也来了一次,询问合不合我的口味。喝酒所用的酒器也有讲究,酒杯小巧玲珑,用酒壶斟酌。每次必干,实际不多,既有气氛,又不容易喝醉。

我们在河南安置第一批转业干部,前后往返三次进行协调,经历了一年时间,跑遍了大半个河南。虽然没有达到人人百分之百的满意,但扪心自问,我们已经动了脑筋,想了办法,尽了力量。我们的安置工作,得到了军区干部部的肯定,也得到大多数转干的感谢。回到军里后,田处长专门安排时间,让我向下一批参加安置的同志,进行安置体会介绍。参加安置转业干部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对于增加工作阅历,增强独立工作能力,扩大知识面来说,都是大有帮助的。一个人经手的事情多,人生的体验就丰富。从这个角度说,经历就是人生,经历就是学习,经历就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