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至今日,很多学者在研究温州经济发展时,都喜欢用这句诗来形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温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温州经济迅速腾飞的这阵春风,毫无疑问,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

和从小渔村发展成大都市的年轻城市深圳一样,倒退三十年,温州也不过是浙江省一个不起眼的地级市,背山靠海,以贫穷出名。

当时谁也想不到,仅仅三十年之后,温州会成为许多世界知名品牌的代工厂聚集地,并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在这片土地上,甚至还诞生了一个特殊时代下的产物:温州帮。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这是宋朝诗人杨蟠所作的诗词《咏温州》,在古人眼中,温州就是这么一片山水繁华地。

然而到了近现代,温州山水虽然依旧出名,但经济发展却始终处于落后阶段。

原因首先在于温州的地理环境,首先这里多山,温州市区北、西、南三面环山,其次温州滨海,人与水的关系就格外重要。

然而海潮时不时地来袭,让温州露出的良田大面积盐碱化,此外居民的房屋也时常受到海水倒灌的影响,严重时海水还会冲垮房屋。

可用耕地的减少,让温州在农耕经济为主的时期无法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与海争田”是这一时期温州人的生活写照。

由于长期生活困顿,加上家乡发展条件过于局限,近现代以来,很多温州人不得不外出离开家乡去讨生活,而选择留在家乡的,大多必须面临“与天斗,与人斗,与海斗”的生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不少温州人为了生计,被迫踏上了“偷渡出海”的道路。

这些组团离开家乡的温州人不远千里漂洋过海,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十几千米的一个叫做普拉托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到了那里之后,不但两手空空负债累累,还大多背负着偷渡者的身份。想要躲避法律偷偷留下来,只能选择听从命运的安排,被送去一些家庭作坊做苦力。

命运虽然没有厚待温州人,但温州人却凭借着自己的灵巧聪慧硬生生打开了一线生机。这些后来被称作是“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靠着自己的勤勉在普拉托打开了生意之门。

首先,温州人能吃苦。人在异乡,语言又不通,身为偷渡客,还背着债务,一般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可能就垮掉了。

但温州人没有,这些千方百计来到异国他乡的人非常清楚,这是自己如今能够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在这里,华工的薪酬是当地人的五分之一,工作繁多而工作环境简陋,除了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到了晚上,很多华工牺牲掉睡觉时间,累了就睡在工房的地板上,至于宝贵的休息日,当然也被他们拿来继续干活了。

温州人这种不要命干活的劲头吓倒了做三休一的当地人,自然,也从他们手中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在其他人还在按部就班工作时,很多华人在还清债务后,已经能够接管当地的服装生意了。

在几年时间中,温州人不但学会了如何经营生意,还一路打怪升级,打通了语言障碍,积累了人脉资源,为之后的生意往来铺垫了基础。

普拉托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是意大利重要的纺织中心,它在纺织业方面的发达,直接促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人在这里的聚集。

特别是温州人,而温州人又将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回了国内,促成了两地的经济共融,这是温州在近五十年以来的第一次发展机遇。

第一批奋斗的温州人远走他乡,为的是给在家乡的人们和自己挣出一条活路。在这批人的带动下,加上改革开放的到来,整个温州大地都沉浸在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之中。

首批富起来的人回到家乡,没有像徽商那样大肆兴学,而是将积累多年的生意经验带了回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商品经济在温州开始发展起来。

在温州人的眼里,钱无大小之分,大本生意叫生意,小本生意却也能生财,一副扁担、两桶鸭毛,温州人担起来就能走街串巷做起“鸡毛换糖”的生意。

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个体工商户,就诞生在浙江温州,是一个名叫章华妹的姑娘创办的“商铺”。

说是商铺,其实只不过是章华妹在家门口支起的一个小摊子,上面摆着螺丝钉、纽扣针线、手表之类的小玩意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正是因为温州人看得起“小钱”,他们才在许多别人看不上的行当里,赚到了大钱。

在温州,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大王”,有“五金大王”、“矿灯大王”、“旧货大王”、“合同大王”等,以上这些人位列“温州八大王”之中,这八人在后来被处分了,有些后来放出来后依旧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就是后话了。

总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就像一列装了加速器的火车,飞速行驶在致富的道路上。

1985年时,温州人年净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家,超过40户,那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也不过700元左右。

到了九十年代末,很多企业家都凭借自己的力量建厂搞出口,温州变成了“东方的犹太人之都”,与世界各地都有接轨,真正变成了生意大户。

随着生意之路打开,温州人赚足了真金白银,然而口碑却也在一路起起伏伏。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聚在一起赚钱的人多了,为了那几两利钱,总有人会想出歪门邪道来发财,比如降低商品成本,使用缺斤短两的材料,这样一来,钱是赚到了,但假货问题的爆发,也让温州人背负了不少骂名。

那些年,温州几乎成了假货的代名词,与此同时“经济的森林,文化的沙漠”这一评价也降临到温州人头上,温州人“素质差,只会赚钱,不讲良心”在国内疯传起来。

尽管如此,大部分温州人还是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假货事件毕竟哪里都有,温州人在当时还算不上名声毁尽,要说在国内真正“扬名”,不得不提到与温州第三次崛起息息相关的群体——温州帮。

1998年,房产改革开始: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

对商机嗅觉灵感的温州人,马上从中看到了商机。

当时中国的房价正值稳步上升的初始阶段,居民住宅私有化之后,房价迎来了长达十年之多的疯狂上涨,拿温州来说,一栋6000多元的小楼,不用等几个月,价格就能翻出一倍。

面对这样好的“炒房”机会,温州人疯狂心动。

2001年,在一列从温州开往上海的绿皮火车中,坐着157个温州人,表面上看他们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个个看起来老实巴交。

但谁也不知道,仅这些人手中带的现金,加起来就有500万之多,他们像一群前往新大陆的淘金者,作为他们此行目的地的上海,无疑就是一片等待开垦的热土。

这157个温州人组成了中国第一批“炒房团”,他们冲进上海的售楼部,像是挑选白菜一般疯狂将房子成套买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金白金大把大把撒出去,温州人也在上海出了名,不止上海,很多大城市的售楼处都有温州人的身影,而他们也成了当地不少房产中心的红人。

那些年,有温州买房团经过的售楼中心,他们必定得到夹道欢迎。

温州炒房团的赚钱道理是什么呢?其实就跟中间商赚差价一个道理:在当年,房子的首付很低,有些能低到20%。

一个想以炒房为生意的温州人,只需要凑够启动资金,也就是最初买房子的钱,就能够走上“鸡生蛋、蛋生鸡”的神奇之路。

比如说,一个人手中有200万,那么他如果他将资金拆分成5份,这样一来,他可以在只付首付的情况下,买下五套房子,只要房价持续上涨,过一段时间,这个温州人再将房子全部卖掉,那么中间到手的差价,足够他继续在只付首付的情况下继续买下10套房子。

第一批人尝到了甜头,整个温州都为之疯狂,很多人借贷也要加入到炒房团的队列之中,他们集结起来,南征北战,脚步遍布全国各地,“房子只炒不住”,温州炒房团就这样在全国打响了名声。

巨大的炒房魔力,很快将温州的房价推高,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1年间,温州的房价从8000多一平米,上涨到了3.4万多,在最夸张的时候,甚至超过了上海的房价。

几年间,温州几乎到了人人都在炒房的地步,据统计,当时上海35%的房子都是被温州人买走的。

当然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直高调招风的温州人,不可能什么红利都占尽,依靠时代与政策赚来的钱,终于也会在风口离开之时尽数还回去。

2010年开始,国家出面对楼市进行调控,各地陆续出台了限购政策,到2012年,温州的房价就已经撑不住开始崩盘了,短短三年间,从3.3万跌到了2015年的1.6万。

温州“炒房团”的覆灭,对温州帮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但话说回来,以温州人的聪明,又岂会只有炒房这一条路可走。

结语:

近些年,温州一直嚷嚷着经济振兴,作为老派与新潮并存的温州大地,也迎来了不少改革。

不仅温州商人对自己的企业不断实行技术提高,就连温州政府也开始想尽各种办法联通各地经济。

2020年,温州致力于实现“县县通”,将各个分散的县区联通一片,从地理上打通致富之路。

作为经济曾经领跑全国的温州,走上过巅峰,也跌落过低谷,在未来,这片土地走出的人们还能创造什么样的见闻?国人或可一待。

“一片繁华海上头”,温州今日之境,或许古人早有预料。

作者: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