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期节目咱们聊了史上最大的两次传染病爆发。今天这期节目咱们来总结一下病毒的本质。首先来填一下第一集的坑,在1918西班牙流感病毒爆发的同时,人类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之前我们提到1918年3月,数万名美国士兵在法国港口城市布雷斯特登陆。随后,源源不断的美军持续抵达欧洲战场。美军的到来,给了英法两国一剂强心针,让他们第一次看到了击败德国的希望。然而美军带来的除了大炮和步枪以外,还有流感病毒。早在渡海的运输船上,美军新兵就已经病满为患,很多人被迫在自己的舱室隔离,患者就躺在甲板上,死者被扔进大海。当然对于这一切,英法毫不知情,美军自己也不认为是个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流感病毒在欧洲大陆的英法军营里迅速扩散,后来本土的一些市民,平民也开始患病。但是,别忘了,这是西班牙流感的第一波,病毒致命性并不高。不过它仍然足以让士兵丧失战斗力。

1918年3月21日,病毒在英法美军中悄悄蔓延开始蔓延的同时,德军发动了“皇帝会战”。这场战役一共分为4个行动,代号“迈克尔”(Michael)、“乔治特”(Georgette)、“格奈森瑙”(Gneisenau)和“布吕歇尔-尤克”(Blücher-Yorck)。“迈克尔作战”是这次行动的主攻,目的在突破盟军防线,将包围于索姆河至英吉利海峡的英军一并歼灭。德国认为一旦此行动成功,法军将有可能提出停战。而战役中的其他3个行动都是为迈克尔攻势做辅助,为的是牵制索姆河上的其他盟军。

在“皇帝会战”中,前线激战的德军发现,虽然美军的增援部队到了,但英法军队的战斗力反而更弱了,使得德军一度在“皇帝会战”中连番取得大捷,甚至产生了一种马上就要胜利的错觉。

殊不知,他们被命运狠狠地捉弄了一把。

1918年6月,流感病毒开始在德国军队中爆发了。每个步兵师平均患病人数达到了2000人,某些师甚至丧失了一半战斗力。德国著名将军鲁登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是件令人悲伤的事情,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参谋人员对流感病例数目的详述,以及他们对部队糟糕情况的抱怨。”

到了6月,因为德军的人力逐渐不足,武器弹药告罄,补给线无法维持。军队基本上已经瘫痪了,近50万士兵躺在了医院里。最后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不得不取消了“皇帝会战”中即将发动的一次决胜性大进攻,皇帝会战就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英法军队里的士兵都已经陆续痊愈,并暂时获得了免疫力,无惧病毒。战力突然恢复的英法军队,在7月,向半瘫痪状态的德军发起了最终决战,异常顺利的就击溃了德国的抵抗,正式拉开了德军灭亡的序幕。从此一战的局势就得到了扭转,德军节节败退,处处被动,鲁登道夫在回忆录里把那次的流感称之为:“阻止德国取得最后胜利的无形之手”。

100年后,我们再来回看这段历史,其实会发现,流感不仅在1918年重创了德国,一定程度上,让德军的“皇帝会战”无疾而终,而且更在1919年的和会上帮助协约国狠狠“宰”了德国一刀。咱们都知道一战中,美国的参战对于协约国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没有美军的帮助,英法联军根本不可能挺过德军的一系列重击。所以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无疑是众多巨头中最重磅的一个。然而,作为西方世界的救世主,威尔逊在和会上一直坚持达成一个两方都接受的温和协议。可法国总统乔治.克莱蒙梭却提出要全方位羞辱德国,添加各种苛刻条款,以解心头之恨。可威尔逊坚决予以拒绝,并威胁要退出和会。就在这时,1919年4月3日,威尔逊突然病倒了,得的就是流感。威尔逊生病生得是如此突然,剧烈的咳嗽和高热一下击倒了他,以至于他的私人医生一度以为他被人下毒了。

一周之后,当威尔逊再出现在谈判桌上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开始非常健忘,很难集中注意力,身体状况也远不如前。这其实就是流感带来的一些症状。终于,当法国总统克莱蒙梭再次提出要彻底“阉割”德国时,威尔逊同意了。

当然,很多人认为正是克莱蒙梭这份“羞辱”德国的方案,让德国人铭记在心。在1935年以后,以更惊人的能量彻底爆发,再一次发动了二战。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总得来说,1918流感在一定程度上提早结束了一战。所以才有了后来那句广为流传的话:二战止于原子弹,一战止于西班牙流感。

除此之外,这场致命的病毒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公共卫生观念。

以前,很多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有些"人种"比另外一些种族更加优秀,因此,得了传染病的人只能怪责自己。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根据达尔文额物竞天择的生物学理论演变而成。这个理论认为劣等的民族与其文化都会被优越的民族所替代。人类的生存就像大自然中物竞天择一样,进行着永恒斗争,只有强者才能生存。那么根据这个理论。一旦有人染了病,那也只能怪你自身的种族不够优秀。

然而1918大流感的真实情况是,虽然贫困人口和移民中的死亡率更高,但没有任何人对流感可以免疫。

换句话说,当瘟疫来临,人人平等,抵抗流行性传染病是要全民总动员来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从那次流感之后,很多国家成立或重组卫生部,建立更先进的疾病监测系统,接受社会化医护的理念,全民医保。当然,这样的全民医疗卫生系统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大流感无疑起到了敦促政府的作用。

病毒是什么?

病毒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构成很简单,就是一个或多个核酸分子,也就是DNA或者RNA,然后外面再裹一层蛋白质的外壳。病毒是最小的,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因为并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所以只能靠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来维持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自私的。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并且更好的繁殖出下一代,从人到动物,再到微生物都是这样的。那么从病毒的角度来说,它能够找到宿主,在宿主身上多存活一秒,就是赚到了。能够利用宿主提供的环境繁殖下一代,那它这辈子的使命就算完成了。那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一旦宿主死亡,宿主体内的病毒也会随之死亡。

在很早之前,就有科学家提出过“无毒理论”。

如果宿主死亡,病毒在宿主体内的生命周期也将终止,病毒的传播也将受限。而宿主活得越久,病原微生物也就能活得越久,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把后代传播给更多宿主。那么病毒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更倾向于降低毒性,减小对宿主的危害,保住宿主的性命。也就是说,病原体为了能够在宿主体内永远复制和传播,应该朝着良性发展。打个比方,咱们上集提到的天花,由于其破坏性太强,而且除了人类之外没有其他宿主,已经没人类给彻底干掉了。

所以那些感染后,短时间内致死率极高的病毒,都是一个笨蛋病毒。最可怕的病毒应该是那些威力适中,但是传播力极强的病毒。人感染之后,可能不会立刻死亡,但是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加速病毒的传播,让其找到更多的宿主。

关于“无毒理论”,目前在科学界仍然有比较大的争议。我这里也有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关于澳洲野兔肆虐的新闻,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澳洲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很早之前,是从冈瓦纳古陆裂解出来的。这里的物种都有很高的独特性。尤其是哺乳动物与其他大陆差异很大,有袋类一统天下。

在近代殖民活动开始之前,澳大利亚大陆上,连1只兔子都没有。大家没听错,不管是我们熟悉的家兔或者是野兔,在澳洲一只都找不到。18世纪末期,英国开始将犯人流放到澳洲。1788年,运送犯人的第一批船只抵达澳大利亚。船上除了运送的犯人以外,还有一些兔子。这些兔子是供饲养食用的。

在欧洲,饲养兔子还要担心有猛禽或者黄鼠狼的威胁。但是在澳洲,兔子是没有天敌的。于是,一些早期的饲养者开始发现,澳洲就是养兔子的天堂。

而真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是英国的一位殖民者--托马斯.奥斯汀。

他是个狂热的狩猎爱好者。到了澳大利亚之后,他发现没有合适的猎物,来满足他的这一爱好。于是就委托自己的侄子从英国邮寄了一些家兔和野兔。经过简单的繁殖后,托马斯在维多利亚州自己的农场里释放了24只兔子。这24只兔子就是澳洲兔子的祖先们。

经过短短6年,托马斯农场里的兔子就已经数以万计。兔子这种动物繁殖效率和频率都很高。它们有两个子宫,一年可以生6窝,每窝至少4只。如此一来,大量的植被被啃食,严重威胁到了澳大利亚人赖以生存的畜牧业。而且,穴兔,也就是家兔,还有打洞的习惯,这就导致了很多农田水土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澳洲本土的一些有袋类食草动物,也根本无法和快速膨胀的兔群竞争,兔灾就此开始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兔子超过了100亿只,席卷了整个澳洲,农民们苦不堪言。即使迅速修建了栅栏,也只能挡住野兔的蔓延。对于会打洞的穴兔,完全不起作用。

人们尝试从欧洲引进过狐狸和猫,试图用天敌来控制兔子的数量。可是这野兔的奔跑速度非常惊人,最快可以达到72公里/小时。导致引进来的狐狸和猫,也更喜欢去捕杀那些奔跑没那么迅速的本土小型有袋类生物和鸟类。

那这栅栏也不行,引进天敌也不行,唯一的希望就是“生化武器”了。1950年,澳洲政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引进了黏液瘤病毒,来扑杀兔子。第一年,这种病毒的效果极好,估计有95%以上的兔子都被杀死了。就在人们以为这半个世纪以来的“人兔大战”就要结束了的时候,黏液瘤病毒却越来越不好使了。没被杀死的少量兔子开始继续疯狂繁殖,短短几年里,黏液瘤病毒对于兔子的致死率下降到了30%。

这其中,兔子自身占一定因素,在和病毒的斗争中,有了免疫力。但是黏液瘤病毒自身的威力也下降了许多。它一开始高达95%以上的致死率,很有可能让宿主物种灭绝。在进化自身,找到新的宿主之前,黏液瘤病毒不能让澳洲的兔子全部死光,否则它们也要死翘翘了。

就这样,澳洲人与野兔的斗争开始进入了一个诅咒一般的死循环。1997年,澳洲政府释放另一种RHDV出血病毒,和上次一样,这种病毒也是只杀死了绝大多数兔子。剩余的少量,在几年之后,又以星火燎原之势,繁殖了起来。21世纪之后,政府又尝试采用过RHDV出血病毒的变种K5病毒,但时至今日,澳洲人和兔子的战争还是进行时。

那么重新说回病毒。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他小时候,最恐惧的灾难是核战争,所以那时候人们会在地下室储存罐装的水和食物。而目前,最让人类感到恐惧的已经不是核了,而是病毒。

要说在未来几十年里,有可能杀死几千万人口的事件,很有可能不是核战争,而是流行病。当然并不是说核武器不恐怖,而是因为人类在去核化上做出的努力和投资,要比抵御流行病多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存不存在一种可能会毁灭人类的终极病毒呢?

终极病毒

在我们人类已知的病毒里,不缺乏一些死亡率高的惊人。艾滋病病毒,发病后,如果不经过治疗,半年到两年的死亡率高达90%。目前还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对于艾滋病,我们也不必要过于恐慌,因为他的传播方式非常有限,主要就是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它不会通过飞沫,汗液或者空气传播。因此感染的人群总数还是有限的。但是艾滋病毒本身也是很聪明的,它知道自己传播途径有限,于是就制造了很长的潜伏期,以增加感染宿主的几率。一般人从HIV病毒感染到发病,平均8到10年的时间。有些人的潜伏期长达几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无任何临床表现,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一度令全世界陷入一片恐慌的埃博拉病毒,以及它的近亲马尔堡病毒,致死率可以高达90%。患者最终会因为中风,心肌梗塞,休克或者多发性器官衰竭而死亡。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被证实对埃博拉或者马尔堡病毒有效。但是这种病毒对于人类整体而言也有一个弱点,就是他的潜伏期是2到21天,通常只有5到10天,相对来说就比较短。易于隔离和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就防止了人类极大规模感染。

另外,还有一种传染病,它的死亡率高达100%,那就是狂犬病。狂犬病病毒会攻击人的神经系统。小时候,经常会听人说,得了狂犬病的人会像狗一样四肢着地,乱跑,还会学狗叫。这其实是一个谣言。得了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恐水,怕风,吞咽困难,流涎不止等等。因为狂犬病毒控制的是人的神经系统,所以患者初期会变得易怒,敏感,情绪起伏大等等。到了发病的狂暴期,高度兴奋与抑郁会交替出现。疲惫是卧地不动,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重新发作,狂乱攻击周围的人,甚至会自咬四肢。那最后,病毒使得感染者彻底失去了吞咽的功能。因为无法吞咽,导致流涎不止,最后会因为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亡。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病毒,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对抗狂犬病的疫苗了。而且该病毒主要是通过被咬才会被感染的,所以狂犬病也不会是让人类灭族的终极病毒。

总结来说,我认为,会对整个人类造成威胁的病毒有四个特征。1. 致死率高,甚至接近100%。 2. 非常易于传播,唾液,飞沫,汗液,甚至是空气或者是,接触传播。3. 该病毒的潜伏期要足够长。从零号患者,到全球75亿人感染的话,肯定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4. 第四,就是没有任何,疫苗或者特效药。

好消息是,在人类已知的病毒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同时满足以上这4点。否则我们可能早就玩完了。

但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无止境索取与破坏,对其他物种的不正当接触和迫害,以及出于战争政治需要的生化武器的研发,这种种行径,很难说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出现这样一个超级病毒。

在人类与病毒的千万年的斗争中,越是年轻的病毒,我们对于它知道的就越少,那么就越令人束手无策。所以最恐怖的病毒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病毒,而是下一个将要出现的,让人无法阻止的超级新型病毒。

我们作为目前这个星球的统治者,有一种凌驾于所有物种之上的优越感,认为我们怎么也不会遭受灭顶之灾的。

在历史上对于生化武器的使用也是由来已久。古人们最先会训练毒蛇或是猛禽来用于战争。到了18世纪,天花肆虐时,英国进攻北美洲频频受挫后,他们伪装求和,派人将天花患者用过的毛毯,衣物等送给美洲当地的印第安部落。就是这样一份大礼,差点让印第安人灭族。

再说到近代的抗日战争。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是一支专门研究细菌毒气的生化部队。冻伤实验,鼠疫实验,病毒实验,名目之繁多,简直令人发指。如果说有哪种武器比核武器威力还大,比丹顶鹤还杀人于无形。那答案一定是生物武器,基因战争。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