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来了。

今天要讲的这位词人可谓是文武双全之典范,人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之前陆游一直主张北伐,可是在前线的日子也就仅仅八个月的时光。而辛弃疾是真刀真枪和金人干过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身材魁梧,典型的山东大汉形象。但是,别看这长相不太像是个文化人,他念书的时候可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学得又快又好。在他出生的时候,北方地区已经被金人所占领,辛弃疾的爷爷辛赞虽然委身在沦陷区任个小官职,但是他一心想着要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所以,辛赞常常会带着孙子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这也在辛弃疾的内心里埋下了扶宋灭金的种子。

后来,辛弃疾到了要参加科举的年龄了,他两次去金国的首都参加考试,不过,别人都是去求个升官发财,而辛弃疾则是一路收集金国的情报。在金国皇帝完颜亮兴兵南下的时机里,辛弃疾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在老家山东揭竿起义了。在他起义之后,首先投靠了当时的起义军首领耿京。在都是大老粗的起义军团队中,辛弃疾算得上是最有文化的一位,所以耿京便让他负责起义军的文书事务,还把帅印给了他保管。可没想,辛弃疾的一个朋友义端和尚,同为一路起义军的首领,竟然受不了部队里艰苦的生活,私自偷走帅印投靠金国。这一来,辛弃疾自知失职,立下军令状三日内追回叛徒。结果是,义端和尚还真给辛弃疾追上并处死了,帅印也被重新夺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弃疾主张投靠南宋朝廷,认为只有这样,起义军才能长久存活。耿京认同了他的观点,并派他去联络南宋那边。可惜没多久,起义军又出来个叫张国安的叛徒,接受了金国的诱降,并把耿京给杀死了。身为男子汉大丈夫的辛弃疾,立即组织了五十多人的小部队,直接杀向了张国安几万人的驻地,并且将张国安给活捉了回来。随后,他便带着起义军上万人回到了南宋。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回到南宋的辛弃疾,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大干一场,可是没想到他之后四十几年的人生,却跟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起起落落。

刚刚步入仕途的辛弃疾,由于之前在起义军中果敢表现,一时之间备受瞩目,他也写了不少关于抗击金国,北伐作战的建议,比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实际上,朝廷并没有对此产生什么兴趣和重视,只是比较认可辛弃疾的实际才干。所以,朝廷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可是,辛弃疾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上前线作战杀敌,十几年的不得重用,让他满腔悲愤无从发泄。这些强烈的情感都体现在了他的词中: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在地方当官的这么些年,确确实实的为老百姓牟取了很多福利,可这也确确实实的得罪了不少的权贵。这些人抓着机会就弹劾辛弃疾,辛弃疾也因此被罢了官。这之后,他回到了在江西上饶的家里,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赋闲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