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赵风英】“戴高乐、蓬皮杜、希拉克和萨科齐的政党选出了第一位女性总统候选人”——巴黎时间4日傍晚,法国右翼大党共和党资深政治人物瓦莱丽·佩克雷斯自豪地说。据法国电视二台5日报道,佩克雷斯以60.95%的得票率赢得法国共和党党内总统初选,将代表该党竞逐明年法国总统宝座。算上其他大党两位女性候选人:左翼社会党候选人、现任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及极右翼“国民联盟”主席勒庞,本届法国总统大选出现了女候选人“大爆发”的罕见局面,法国或将迎来首位女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佩克雷斯4日说,“我会全力以赴。共和党(在奥朗德及马克龙执政近十年的‘空窗期’后)回归了!”。佩克雷斯现年54岁,巴黎政治学院教师出身的她曾担任前总统希拉克的顾问,在2002年当选国会议员并在2007年获得连任。2007年进入萨科齐内阁后,先后出任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部长,预算、公共账目和国家改革部部长及政府发言人职位。

在共和党连续两届大选失利的情况下,佩克雷斯在地方选举中表现格外亮眼——2015年和2021年两次当选法兰西岛大区议会主席。

佩克雷斯单挑4名男候选人最终胜出共和党初选出乎媒体和舆论意料,此前她的民调支持率在党内不是第一。佩克雷斯在初选首轮得票率落后于议员西奥蒂的情况下进入第二轮。西奥蒂主张恢复根据血统获得国籍,甚至要求设立“法式关塔那摩监狱”,极端政治纲领让另外3名候选人集体呼吁为佩克雷斯投票,最终帮助佩克雷斯获胜。

法国《电讯报》称,佩克雷斯曾自爆在初涉政坛时不善社交,是希拉克教她不要害羞、不要怕行贴面礼。在萨科齐任期内出访俄罗斯时,因为会说俄语,金发的佩克雷斯还曾被普京怀疑是个女特工而非部长。为赢得法兰西岛大区议会主席一职,佩克雷斯曾亲自扫大街,表明整治卫生的决心。

2018年,佩克雷斯以法兰西岛大区议会主席身份访问中国时强调了“吸引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的重要性”,她称将进一步提高每年近80万中国游客的住宿质量、加强多语种接待能力及旅游景点的安全。去年,佩克雷斯曾就疫情期间法国亚裔遭受歧视及暴力进行了谴责,还祝贺华为研究中心在巴黎落成,是做了“绝佳选择”。

法国媒体评论称,佩克雷斯将对马克龙寻求连任构成挑战。佩克雷斯作为传统右翼,也吸收了反移民等部分极右翼观点,“合二为一”的她可以吸引原本给马克龙投票的右翼温和派、中间派,以及会给极右翼投票的人。法国RFI称,共和党在法国省议会、市议会、大区议会拥有众多民意代表,比起马克龙创建的共和国前进党,基层势力雄厚得多。极右翼党主席玛丽娜·勒庞表示为共和党选民感到遗憾,她称佩克雷斯的政纲最接近马克龙,几乎是马克龙的翻版。

法国BFM电视台称,对于正在海湾国家访问的马克龙而言,何时宣布竞选连任只是时间问题。就最新民调结果来看,马克龙的支持率仍居第一(24%),之后分别为勒庞(20%)、泽穆尔(13%)、佩克雷斯(11%)、梅朗雄(10%)。

延伸阅读

瑞典首个女首相诞生 安德松如何从泳坛走上政坛最高职位

玛格达莱娜·安德松又一次当选了瑞典首相——距离她上一次当选仅仅过去了5天。当地时间29日,瑞典议会宣布再次选举出安德松为瑞典首相,但这一次,安德松所在的社会民主党将单独执政。据了解,安德松在本月24日首次当选首相,成为瑞典历史上首个女首相。但是仅7个多小时后,她就宣布辞职。原因是议会否决一项预算案后,当时的执政联盟绿党退出联合政府,引发安德松执政的不确定性。正式坐稳了“瑞典首个女首相”的位子,安德松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将带给瑞典怎样的未来?

▲玛格达莱娜·安德松。

瑞典政坛的戏剧性一幕

54岁的玛格达莱娜·安德松(Magdalena Andersson)以一票优势在11月24日首次被选为瑞典首相。但就在当天,她所率领的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组成的少数派联合政府提出的预算案遭到瑞典议会的否决,而一项由反对派起草的预算却获得议会投票通过。公开表示不会接受极右翼提出的预算案的绿党一怒之下宣布退出安德松的联合政府,而按照瑞典惯例,假如联合政府一方宣布离开,首相也将辞职。

于是,当时上台仅7小时的安德松向议会递交了辞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德松再次当选首相后,议员向她表示祝贺。

但如今,安德松再一次被议会任命为首相。据了解,经过几天谈判,安德松努力游说人们给她一个重返高位的机会。349名议会成员在29日的议会投票中对是否选举安德松为首相进行投票,结果有101人投了赞成票,75人弃权,173人投了反对票。根据瑞典的政治体制,候选人只要避免被多数议员投反对票,就能当选首相,对于安德松来说,这个界限是175票,她以2票的微弱优势涉险过关。

安德松再次成为瑞典历史上首个女性领导人。并且这一次,她计划组建一个仅由自己的政党社会民主党组成的少数党政府。她将在30日面见瑞典国王后正式履职——这是她在上周未能抵达的阶段。她也将在30日开始任命内阁成员。

“多党包围”下执掌瑞典

再次当选瑞典首相后,安德松表示,一直到明年9月举行大选之前,她都将“尽一切努力推动瑞典前进”,并提出一个聚焦福利、气候变化和犯罪问题的政府项目。但能否成功实施这一切似乎仍有待考量。《纽约时报》指出,安德森所在的社会民主党,在瑞典议会的349个席位中只有100个席位,想要通过重要立法,必须组建联盟。但安德松却是瑞典15年来首个以单一政党执政的首相,而且她刚刚经历过“下马威”:上周第一次当选首相时,在她的预算案被否决几小时后,反对党的提案就获得通过。

“安德松岌岌可危的处境反映出瑞典日益分裂的政治格局,在这种格局下,维持一个稳定的政府变得越来越困难。议会通过安德森任命的微弱优势,可能预示着她将来在应对气候变化、福利和犯罪等问题时需要面临的挑战。”《纽约时报》写道。

BBC也指出,安德松可能不得不执行由她的一些右翼对手共同制定的预算,这“凸显了一个八党分裂的议会的复杂性”。也有一些政治评论员担心,安德松在混乱中的上台可能会削弱人们对整个瑞典政治体系的信任。

瑞典当地媒体《每日新闻》29日报道称,在回答有关在反对派起草的预算下执政的问题时,安德森说:“这个国家必须有人担任首相,而且似乎没有其他选择。”对于安德松而言,现在,她只有9个多月的时间来向瑞典证明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德松的政治之路

安德松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父亲是乌普萨拉大学的统计学讲师,母亲也是一名教师。她自幼拥有游泳天赋,在步入政坛之前,她是一名优秀的游泳运动员,曾获得乌普萨拉大学城的低年级组游泳冠军。

安德松早在1983年便加入了社会民主党青年团(SSU),那是她上中学的第一年,当时她只有15岁。1987年,20岁的她当选SSU乌普萨拉分区主席。她在1992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又分别在维也纳高等研究院和哈佛大学学习。

▲安德松与佩尔松。

安德松的政治生涯始于1996年,是时任瑞典首相佩尔松(Göran Persson)的政治顾问。1998年至2004年,她担任规划署署长。之后两年,她在财政部任国务大臣。然后再次成为政治顾问,这一次,是给当时作为反对党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莫娜·萨林(Mona Sahlin)当顾问。2019年,她被瑞典政府任命为税务局局长。她担任该职一直到2012年,然后辞职,作为社会民主党的候选人为2014年瑞典大选做准备。

社会民主党在2014年大选中获胜,安德松被选为瑞典议会议员,也被新首相斯特凡·勒文(Stefan Löfven)任命为财政部长,成为其内阁的一员。2018年大选后,她再度被勒文点名出任财政部长。从2014年到2021年,安德松共担任了7年瑞典财政部长。

▲瑞典前首相勒文。

202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的主要政策咨询委员会——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IMFC)的成员选择安德松担任该委员会主席,任期3年。这是时隔十多年后,再次有欧洲人担任这一职位,她是第一个担任这一职位的女性

今年6月,瑞典议会对时任首相勒文举行不信任投票,勒文遭到罢免。随后他出任看守政府首相。8月,勒文宣布自己将在11月的社民党大会上辞去党魁一职,安德松很快被许多人视为最有可能接替他的候选人。9月29日,社会民主党提名委员会宣布,安德松已被选为大会正式开始前的指定候选人。这也就意味着,只要瑞典议会接受这一任命,安德松就能成为瑞典首相。

▲安德松与勒文。

11月4日,安德松正式成为社会民主党党魁,是该党继萨林之后的第二个女性党魁。

更进步的安德松,更进步的瑞典?

尽管安德松一直都在瑞典中间偏左的政党社会民主党的阵营,但哥德堡大学政治学者乌尔夫·比耶尔德(Ulf Bjereld)表示,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安德松以政治立场相对倾向右翼而闻名,“财政部长们通常这样,这是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他说。

但比耶尔德也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间,安德松的保守立场软化了,她对借钱资助工业中的绿色投资、从私营部门夺回福利部门的控制权等表达了更开放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德松的当选也被认为是瑞典性别政治的新里程碑。尽管在性别平等方面,瑞典一直享有最进步的国家之一的声誉: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最适合女性生活的国家”调查中,瑞典名列榜首;在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性别平等国家”调查中,瑞典名列第五;另外,根据欧盟统计局今年发布的数据,2020年,瑞典的女性在欧盟各国议会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近50%,高于芬兰的46%,比利时的43%和西班牙的42%,也远高于欧盟各国33%的平均值。

但瑞典女性被赋予投票权102年以来,一直到今年11月之前,它都是北欧国家中唯一从未有过女首相的国家。

瑞典前外交部长玛戈特·瓦尔斯特伦(Margot Wallstrom)说,安德森的当选将帮助年轻女性认识到,“她们也有可能登上政治的最高职位”。

新闻及图片来源:CNN、BBC、纽约时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