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资者网》半导体芯片行业组 谢莹洁

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减持消息的公布,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688396.SH,下称“华润微”)股价进入阴跌状态。

截至12月2日,华润微报收70.88元/股,市值934亿元,相比今年8月初100元/股的高点下滑25%,市值蒸发38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华润微成立于1983年,其先后整合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中航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2020年2月27日作为红筹第一股在科创板上市交易。

近年来,华润微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62.71亿元、57.43亿元、69.7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9亿元、4亿元、9.64亿元。

对于短期利空因素扰动,有机构分析,减持符合大基金的规划,有其合理性。也有观点认为,第三代半导体处于爆发前夜,这也是决定华润微长期发展的另一关键,公司能否通过加码行业前沿实现弯道超车,还需时间检验。

股东减持扰动股价

华润微最近的一次大跌出现在10月27日,彼时公司限售股份约1.04亿股解禁并上市流通,占总股本比例约为7.9%,当日股价下滑11.25%。

随后在11月11日公司公告,持股5.92%的股东大基金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本次减持计划系股东根据业务经营发展需要自主决定。

中信建投对此分析称:“大基金一期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投资20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按其规划,2019-2023年进入回收期,因此减持或将为常态,有其合理性。”

大基金获利了结无可厚非,而市场担忧的因素还有高管离职。

9月14日公司公告,现任董事马文杰、董事张宝民以及专家委员会主任暨核心技术人员王国平因工作调动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

几乎同期,华润微宣布对8英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进行调整,由2021年6月延长至2022年12月。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此前也有部分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如在2020年10月与12月,华润微核心技术人员邓小社、何波涌辞职;2021年8月,核心技术人员计建新辞职,均因个人原因。

根据公告,2018年、2019年、2020年及今年9月14日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数量分别为21人、20人、17人及14人,稳中有降;但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较快,分别为643人、653人、697人及848人。

自今年8月初开始,华润微股价从100元附近进入阴跌状态。Wind数据根据机构研报统计显示,公司一致目标价为96.32元/股,较目前股价高出3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华润微的经营模式,短期内难免遭遇利空扰动,但公司长期价值受此影响不大。”一名研究半导体行业的分析师表示:“国际上成熟工艺的半导体巨头均是IDM模式,这种公司具有重资本、投资周期长、盈利兑现慢的特征,投资周期前高后低。庞大的管理体系难免带来一些问题。”

所谓IDM,即设计制造一体化,至厂商范围涵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整个流程。IDM对技术、研发、资金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其受上下游厂商的制约小,各环节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市场需求景气推高业绩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华润微发展依然稳健。今年前三季度营收 69.28亿元,同比增长41.7%;归母净利润 16.84亿元,同比增长145%。

华润微表示:“由于市场景气度较高,公司接受的订单比较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公司各事业群营业收入均有所增长。同时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7.51个百分点,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

业绩高增长与“芯片荒”不无关系。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半导体及芯片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扬阶段。全球半导体各细分子产品均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由于IDM不易受产能紧缺的影响,产品下游需求旺盛,华润微充分享受了这一波国产替代和行业景气的利好。

财报显示,华润微IDM业务板块中绝大部分为功率半导体产品,MOSFET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下游应用广泛,囊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占据了其功率半导体产品的最大比重。

根据Omdia的统计,2020年以销售额计,公司在中国MOSFET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飞凌和安森美,是中国本土最大的MOSFET厂商。

国内MOSFET市场当下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供给端,海外严峻的疫情对海外厂商的限制,为国内厂商优化了竞争格局。

需求端,消费电子、共享电单车、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等因素,推动了MOSFET 用量的大幅增长;同时指纹识别芯片以及手机镜头芯片需求的增加占用了大量8英寸芯片代工产能,导致了国内 MOSFET 器件整体供应紧张。

机构普遍认为,市场需求景气和价格整体上行趋势将会维持较长时间。如国联证券表示:“预计四季度业绩仍将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功率器件本身是电子系统中电能转换和开关控制的核心,随着技术的演进,华润微有望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充当节能增效的重要一环。”

如何搭上第三代半导体顺风车

随着行业缺芯潮延续,华润微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海通证券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93.7亿元、109.87亿元和128.9亿元,归母净利润21.8亿元、24.7亿元和27.5亿元。

第三代半导体正处于爆发前夜,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前沿布局,是决定华润微长期发展的另一关键。方正证券统计,在电动汽车、光伏逆变器等需求的推动下,未来十年,第三代半导体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华安证券指出,第三代半导体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特别适用于5G射频器件和高电压功率器件;国内外差距相对小,且不要求庞大的资本开支和先进制程;下游领域所包括的新能源车、光伏、工控、数据中心等领域,是内循环的重要突破口以及未来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微部分项目已落地或实现技术突破。

据公司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650V、1200VSiCJBS产品实现量产和销售;新一代650VSiCJBS产品综合性能达到业界先进水平;平面型1200VSiCMOSFET产出工程样品,静态技术参数达到国外对标样品水平,正进行可靠性优化;第一代650V硅基氮化镓Cascode器件样品静态参数达到国外对标水平;自主研发的第一代650V硅基氮化镓E-mode器件实现器件功能。

有机构认为,未来随着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工艺水平和制造良率的提升,华润微产品成本有望持续下降,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大。

而根据集微咨询最新数据,近五年,国内落地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超70个,投资总规模超2000亿元。尽管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已站上风口,但近5年所有项目中,实现通线与投产的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还不到30%。

尽管华润微具备产品技术优势,能否顺利实现通线与投产,在与国际巨头的比拼中弯道超车,还需时间检验。(思维财经出品)■

华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