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某大学的论坛上出现了女生的一则声明:

随后男生也回应了,事情有了180度的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女生表示耳机也是自己误拿了,并且连同大衣一起洗坏了,愿意赔偿并道歉,事情似乎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此事已扩散到多个网络平台,男女分别站队,又引发出新一轮的争论。

伊内斯

占座,象牙塔内的恶习。

为什么年满18岁的成年人,以“学生”的名义就能做出“巨婴”的举动?一言不合就上网开骂,而且都是无厘头宣泄的小作文水平,礼让谦和完全抛脑后,这就是新时代的“天之骄子”吗?

掌柜在此不想讨论女生是否故意偷了男生耳机,更不想把简单的纠纷上升到性别对立的层面。就事论事而言,这次矛盾的源头是高校内的占座现象,而这在掌柜看来就是象牙塔内的一种恶习。

事实上,近几年有关高校占座的矛盾层出不穷,有互相谩骂的,也有为此大打出手的,像此次事件中女生拿走男生物品又上网谩骂的个案更是极品。因为占座没有标准,所以一样物品可以占几个座位?可以提前多久占座?每个占座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可能上午占座下午才来,有些人可能一本书占了一排座,有些人可能长期霸占一个位子……在高校资源相对充沛的当下,这些在校外看来不合理的现象却仍然存在,值得深思。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出台规章制度“禁止占座”,但是占座现象屡禁不止。掌柜认为,校方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事实上,目前的科技手段完全可以规范占座现象——例如,某高校图书馆2019年就推出了二维码占座,同学们只需用手机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即可跳转至微信小程序,自主选择学习时间长短(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如果因吃饭等情况离开座位的,还可以在小程序中选择短时间(15分钟)或长时间(90分钟)的“座位保护”。

类似的科技完全可以在高校餐厅或自修教室推广,让每个位子的使用情况都明明白白,不是吗?

绳易断

就事论事,是互联网的奢侈。

究竟是占座还是盗窃,事实是一目了然的。可是女生一句“不要再为华理男性丢脸了”直接引爆了两性战争。连日来,某大学的贴吧被频频顶上热门首页,成了各路网友倾泻愤怒的渊薮。

如今,互联网上习惯给人贴标签,从个例升级为群体,然后加以挞伐。地域、学校、甚至粽子的甜咸都能标签化,而其中最基础的便是性别。妖魔化某一性别,从而获得廉价的优越感,成了互联网上的传统艺能。

女司机、直男癌、茶艺师,普信男……男女给彼此设下了层层陷阱,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其中,铁蒺藜、手里剑、飞蝗石立马招呼上来,将当事人刺得遍体鳞伤。可是,这样的性别战争有任何意义吗?

将个例事件二元化,是思维惰性作怪,企图用一套普世理论去解构万事万物:坏事尽是X性干的,开喷就完事了。简单、易行,可唯独事件本身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学会就事论事,是互联网的奢侈,却也是网民的必修一课。

若您有任何烦忧,

请关注本微信并给周刊君留言。

掌柜们会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本期哪位掌柜更深得你心,赶快留言告诉周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