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2月4日至5日,南京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小东园内,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以“线下小型沙龙+线上云聚”的形式进行,这是第九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首场系列活动,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大咖”齐聚,共谋南京文化遗产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直观,

学术研讨与实例展览“双轨并行”

与研讨会同期举办的还有亚太遗产保护成就展,展厅与研讨会相邻,对外开放时间一直持续到12月26日。“西递、宏村两个传统村落保留上个世纪中国其他地区已经消失的传统乡村面貌……”记者在展厅看到,展览内容主要包括“亚太地区展”“中国展”“南京展”三部分。“亚太地区展”呈现出21个亚太世界遗产案例以及6个亚太遗产奖创新奖案例,“中国展”区域展示11个中国世界遗产案例,“南京展”选取20个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行动案例。

周末天气晴好,展厅在南京老城南内,进入口,不费多大力气就能找到,参观者络绎不绝。学术研讨与实例展览共同推进,直观展示历史文化保护案例,利于提升市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选的案例都是保护比较好的、有影响力的,能为我们提供借鉴思路。”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介绍。“南京展”区域有明孝陵、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漆桥传统村落等案例,都是以建筑群为主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这样的案例相对于单体建筑影响更大”。

研讨会现场,还进行了“亚洲遗产档案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揭牌活动,以及首届“南京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建筑设计方案竞赛”颁奖仪式。

更迫切,

城市更新向存量要变量是未来趋势

“南京小西湖历史地段保护再生实践已经走过五年多的历程。12月10日,小西湖的老许家终于要搬进翻新的屋子。”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忍不住分享老许家的喜悦。如何在城市保护中保持城市活力?小西湖更新是一场多元主体参与、渐进展开的老城更新实践,该地段街巷狭窄,房屋毗邻关系复杂,每个地块的设计都必然遇到产权人、周边邻居、施工单位、使用者的不同诉求,一边施工一边修改、现场设计成为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更新摒弃传统的大拆大建,从“拆改留”走向“留改拆”,向存量要变量是未来趋势。根据近期联合国城市发展报告,未来30年,全球城市化85%以上都集中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亚太地区一些国家,一种新的试图融城市更新、改造及遗产保护于一体的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理念也在萌芽中。

“过去近20年,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不少城市遗址消失,这是城市发展的遗憾,因为从遗址中可以看见社会历史,历史建筑提供市民联想历史与现实的空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介绍,以南京秦淮河沿岸为例,聚集着明故宫、中华门、明城墙等多处城市遗迹,它们都迫切需要在城市更新中保留下来。“有历史故事的城市,未来才会有多彩的生活。”

研讨会邀请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城市的管理者和研究者,聚焦“城市与街区”“名城与历史地段的可持续发展”“走向新建筑——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创新设计”三个议题,分享历史城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挑战,探讨历史城市保护复兴理念和路径,为南京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集思广益。

更统一,

如何让历史建筑“嵌入”城市文脉?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中国科举博物馆顶部有一汪平静池水,浅水池四壁从地面微微抬起。中轴线上,水面静静倒映着明远楼及周边城市与来客。该街区的东西经脉联系也一起修复,由西至东依次将周边文化设施紧密连结为一体。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江南贡院遗址,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但一度在城市发展中被遗忘,几乎与现代生活完全脱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克成介绍,设计团队不断思考保护发掘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一层建筑采用古朴的瓦墙,还有一层建筑使用极具江南特色的粉墙,使用现代采光技术让地下21米的空间也能有阳光直射,水池的设计兼顾消防和反光作用。“如今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已融入南京城,等待你去触摸。”

在位于南京主城的南部新城,有一处弃用的大校场机场跑道,长约2600米、宽约60米,建于1929年。“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嵌入’城市文化脉络中,对于提升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品质起到重要作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吕晓宁告诉记者,在南部新城规划中,大校场机场这处尺度惊人、视野开阔的空间被定位为城市级公共空间,将打造成大校场机场跑道公园,作为南京城市客厅,为丰富多变的城市活动提供场所。

让历史建筑“牵手”现代城市,保护开发并活化利用好历史建筑是近期乃至未来的一道难题。韩冬青认为,城市设计如何适应并支持生生不息的城市空间场所的健康演进,仍需不断探索、实验与创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编辑: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