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黄利霞)广西柳州,一座集工业之强和山水之美于一身的城市,现代工业与青山碧水相得益彰,颠覆了人们对工业城市的印象。几十年来,柳州工业不断创新发展,从第一辆车到第一炉钢、第一台推土机、第一袋螺蛳粉……柳州工业焕发生机勃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柳州

回顾柳州工业发展

1958年,中国在柳州设立柳北工业区,是柳州开启现代工业建设的主要契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柳州逐步形成以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电力、电子等多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拥有五菱、柳工、柳钢、柳汽、两面针、金嗓子等一批老牌知名企业,创造了广西1/4的工业总产值。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柳工的前身就是1958年建立的柳州联合机械厂。1958年,广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于是中央决定在广西设立三大工业区,其中之一就是柳北工业区。随之便开始实施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厂、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动力机械厂等“工业建设十大项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实行“减税让利”政策,1992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进入21世纪,柳州提出“工业立柳, 强市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战略目标,200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1年,柳州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钢58壹号蒸汽机车 图源:柳州工业博物馆

如今,柳工成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先企业,促进柳州优势产业和产能参与国际合作;柳州钢铁厂已是华南最大的联合钢铁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建成投产,成为“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聚焦工业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

作为一座工业名城,柳州也曾经面临要生态环境还是要工业经济的艰难抉择。从昔日的“酸雨之都”变身成如今的“宜居花城”,柳州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近年来,柳州政府和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通过燃料结构调整,提高气化率,降低用煤率;调整工业布局,大批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改变了工业区混杂在居民区、商业区的情况。此外,柳州市还提出打造“花园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园林景观。

4月19日,在第十九届上海车展上,五菱新能源首款敞篷车宏光MINIEV CABRIO全球首发亮相

环境保护稳步推进的同时,工业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柳州市通过“旅游+工业”为柳州全域旅游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目前,柳州市有14家工业旅游资源点,包括柳州工业博物馆、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等。2020年,工业旅游点接待游客达143万人次。

今年3月,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了2021年柳州市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袋装螺蛳粉企业和五菱“神车”成为网红旅游打卡点,“旅游+工业”的创新模式为柳州探索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螺霸王洛维产业园

此外,为了谋求更大的创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家、地区间工业交流合作,柳州市借助广西与东盟国家建立的良好国际贸易合作关系,机制性举办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自2018年6月首次举办以来,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在中国—东盟工业合作领域发挥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并已成为柳州践行国家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有力抓手。

2021年12月8日,第四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暨第二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将在柳州拉开帷幕。这一论坛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交流的重点活动项目之一,届时,中国及东盟国家工业主管部门领导、工业设计领域专家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出席,以期增强中国和东盟多层次的深入交流、中国和东盟工业设计师之间的互动,推动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