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5年,周恩来的身体急剧恶化,医生经过全面的诊断后,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他的全身,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周恩来病重的时候,邓小平受毛主席的委托,开始主持起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整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朱德得知后欣慰地说道:“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由邓小平同志来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邓小平等人在大会休息时交谈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朱德对邓小平的工作表示了强烈的支持。他们相识于革命时期,此后两个人的友谊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依然保持如初。

朱德:我们都不出面,由小平同志来干

邓小平和朱德早年的时候虽然不在一起工作,但是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群众,全国都笼罩在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正式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约2000余人,从广东转至湖南,发动了湘南起义,并组成了湘南苏维埃政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年轻时候的朱德

同年4月,湘南起义的部队在朱德的率领下,转移到了井冈山地区,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推动全国的革命事业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邓小平早就听说了朱德的事迹,他深深的被朱德的革命精神所感染。在党组织的委派下,他于1929年12月在广西百色发动了起义,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邓小平则担任了政委一职。

邓小平发起的百色起义,在祖国南疆高高举起了革命的红旗,进一步振奋了革命者的士气。同反动派斗争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说道,自己所采用的各种战法,是学习了朱德所领导的红四军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油画)

1931年6月,邓小平所领导的起义部队来到江西兴国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成为了毛主席、朱德直接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这时的邓小平虽然已经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但是他创建红军的业绩已经深深地记在了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身上。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起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奔赴了抗日前线。朱德担任了八路军的军长,而邓小平则在朱德的领导下,担任了一二九师的政治委员,与刘伯承一起前往太行山区开辟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蒋介石在高举抗日旗帜的同时,却担心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他不断地发起“反共”高潮,企图限制八路军的武装力量。

1940年,蒋介石向八路军总部发出电令,要求八路军一二九师撤退到白晋路以东、邯长路以北。邓小平十分清楚蒋介石的用意,他向中共中央请示后,马上发出了反对顽固派斗争的指示。

革命战争年代的朱德和彭德怀

朱德、彭德怀向蒋介石提出了抗议,要求蒋介石撤销这道军令,不要影响合作抗日的大局。与此同时,他紧急致电邓小平,要求陈赓所在部队转移到太岳区,同决死队会合,进行统一指挥。

邓小平积极落实朱德的指示,命令陈赓所属的344旅向国民党反共先锋孙楚所部发起了反击,恢复B被反共顽固派占领的地区。

面对蒋介石发起的反共逆流,邓小平和刘伯承在干部中间发表了讲话,邓小平在会议上向干部们提出:“我们全体指战员都要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管出现什么状况,我们都要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立场”。

作为“反共急先锋”的国民党第七十九军军长朱怀冰对八路军的警告置若罔闻,仍然不断地对八路军发起挑衅。朱德、彭德怀决定对朱怀冰所部进行狠狠的打击。

邓小平与刘伯承

朱德、彭德怀等人开始部署对朱怀冰所部的反击工作,就在研究战略部署的时候,朱德从大局出发说道:“这回嘛,我和老彭、伯承都不出面了,就由小平同志来干,到时候好说话。”

把此次战役的指挥工作交由政治委员来指挥,充分体现了朱德对邓小平同志的信任。

邓小平在接到朱德下达的指挥任务后,于1940年2月下旬开始研究具体的作战部署。邓小平在作战会议上提出:“根据当前的形势,我们应该集中主要的兵力来反击朱怀冰所部,对于鹿钟麟和孙殿英所部应该最大可能的争取他们的中立。”

对于这次的行动,朱德等人给予了全力的支持,他提出详细的计划,专门抽出13个团的兵力,采用包围穿插的战术,直捣朱怀冰部的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共分子朱怀冰

在朱德的安排下,邓小平来到了前线进行指挥,刘伯承则留在了师部坐镇。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战士们对朱怀冰所部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势。还没有等到朱怀冰反应过来,他底下的部队就已经损失过半,急忙向各处逃窜。一二九师的主力部队穷追不舍,将朱怀冰的残余部队通通消灭。

整个战役仅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歼灭了国民党的万余部队,活捉了大批的国民党军官,缴获了无数的物资器械等。朱德得知八路军大捷的消息后,他亲自给邓小平发来了嘉奖电报,不断地夸奖八路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卓越表现。

这次战役为八路军在后面的行动中打开了新局面,为了抗日大局,蒋介石派出卫立煌与朱德进行了谈判。经过商议,决定以长治、平顺、磁县一带为界,南边为国民党军队驻防区,北面则为八路军军队防区。

朱德、刘伯承和邓小平一起研究作战计划

抗日战争时期同国民党方面的斗争,是共产党、八路军被迫进行的另一场艰苦复杂的斗争。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在这段时间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残酷扫荡,同时还要面对顽固派发起的反摩擦斗争,我们要在这场斗争中继续巩固发展自身的力量。面对敌人可能发起的进攻,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

一份特殊的寿礼

1946年12月1日,这一天是朱德60岁的寿辰。他收到了来自晋冀鲁豫解放前线的一封贺电:

“谨以无限敬意,恭祝你永远健康.......本月将展览缴获国民党部队629门炮以及18辆轻重坦克车,以示庆贺。”

600多门大炮以及18辆坦克车,用如此辉煌的战绩来向朱德表示生日的祝福,这是一项既厚重又特殊的礼物。

解放战争中的一幕

1946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二年,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早在1945年的时候,党中央和毛主席就得知了蒋介石阴谋发动战争的消息。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同时,也准备以军事斗争来保卫人民的抗战成果。

党中央从大局出发,把杨得志将军派往了晋鲁豫地区工作。朱德亲自找他谈话,并宣布了党中央的任命: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以邓小平同志为书记,把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地区归属刘邓进行指挥。

1946年8月,作为总司令的朱德亲自部署,刘邓大军开始向陇海铁路开封至徐州段的国民党军发起了进攻。

刘邓大军

在邓小平和刘伯承的指挥下,共歼灭了国民党军队共计约1.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器械,切断了国民党的东西交通干线,有力的配合了人民军队在华中、华东地区的作战。

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刘邓大军以此来作为向朱德祝贺寿辰的贺礼,充分的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喜悦以及深厚的革命情谊。

邓小平两改讲话稿

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久,邓小平从西南调到了中央工作,成为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来到中央后,邓小平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与朱德在一起商谈关于国家发展的计划,两个人见面的机会也逐渐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宣告成立

当时,邓小平作为党中央的核心成员,不仅要与朱德一起开会,还要进行讨论研究,甚至出席晚会、观看演出等,两个人建立的革命友谊在和平年代得以延续了下来。

1956年2月,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决定,派出一个代表团来参加苏共举行的二十大。代表团的层级比较高,毛主席亲笔提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来担任代表团团长。而邓小平则在朱德的推荐下,随同代表团一行来苏联参加了二十大。

党中央对朱德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他在圆满完成了对欧洲五国的访问后,于1956年2月4日到达了苏联首都莫斯科。一周后,邓小平、谭震林等人从北京来到了莫斯科与朱德等人会合。

2月12日晚上,中方代表团成员应邀出席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六周年的欢迎晚会上。在出席欢迎晚会之前,朱德亲自找到邓小平审阅了讲话稿,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朱德对邓小平的信任。

朱德率领中方代表团访问苏联

邓小平接到任务后,没有来得及休息,就开始一字一句的进行审阅。对于一些不足的地方,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措施。

邓小平认为讲话稿中一味的在讲苏联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援助,却没有讲到两方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中苏两国来讲,在条约签订后的六年时间里,中苏两国是一种密切合作与相互支持的关系。

当时的讲话稿经过多位工作人员的审核,已经基本定稿。邓小平提出自己的看法后,朱德高度重视,他马上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仔细的审定,最终按照邓小平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在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六周年的晚会上,朱德的讲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苏联的二十大

苏联二十大成功闭幕后,朱德又受到苏方邀请出席了当天举行的群众大会,并在群众中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

出席群众大会之前,邓小平又认真的审阅了朱德的讲话稿,针对讲话稿中的一些内容,邓小平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朱德十分重视邓小平所提出的意见,对一些重要的部分进行了修改。

中方代表团在苏联的这段时间,邓小平紧密配合朱德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向苏联政府以及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看法。而朱德也非常看重邓小平的才能,他对邓小平的支持也表示了由衷的欣慰。

朱德给邓小平写信:我建议由刘少奇来担任国家主席

1957年4月,毛主席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想法,这个消息引起了党内外的震动。

毛主席在讲话

1959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八届七中全会。这次会议最为重要的一项议程,就是向二届人大推荐新的国家领导人人选,其中国家主席一职最为重要。

毛主席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可是由谁来担任新的国家主席一职却成为了摆在众人眼前的一个难题。经过中央书记处的商议,最终把人选落在了朱德和刘少奇的身上。

按照惯例,毛主席不担任国家主席的话,那么由副主席来接任是最为合理的。在当时,很多的高层领导也认为朱德即将要出席国家主席一职了。

不久之后,朱德收到了一份由中央书记处送来的候选人名单,在名单上刘少奇仍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 ,而国家主席一栏却是空的,很多人都以为下一届国家主席就是朱德了。

朱德与刘少奇出席活动

可朱德却认为自己不适合担任国家主席一职,他专门给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写信:

“我提议由刘少奇同志来担任国家主席一职,他的威望、能力、忠于人民的革命事业,为党内外、国内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是大家都一致赞同的,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安排,派什么做什么。”

朱德写的这封信不仅体现了他高风亮节的胸怀,更表现出了他对于邓小平的充分信任。邓小平十分重视朱德提出的意见,他把相关的报告提交到了中央会议上进行了审阅。

朱德在会议上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年龄已经很大了,在处理工作上有些精力不足。如果由自己来担任国家主席的话,从长远的角度上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应该挑选一个年轻的人来担任才最为合适。

刘少奇在讲话

中央同意了朱德的提议,就在众人讨论新的国家主席人选名单时,邓小平主动站起身来说道:“我提议由刘少奇同志来担任。”

众人针对邓小平提出的人选,经过了表决。最终全会一致同意由刘少奇同志来担任新的国家主席,朱德则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

几天后,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议上作出了相关的报道,他说道:“有能力来担任国家主席的同志有好几位,比如朱德同志、刘少奇同志等,但是由刘少奇同志来担任则更加合适一些。以他的能力和资历,出任国家主席是比较好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在邓小平身处困境的时候,朱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支持着邓小平的工作,而邓小平也关注的朱德的身体状况,多次派专人进行探望。

毛主席与邓小平

1972年,负责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周恩来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体内有潜藏的癌细胞。周恩来为了党和国家,仍然在带病坚持工作,致使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1975年,医生对周恩来的身体进行了全方面的检查,发现他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全身,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在周恩来病重的时候,邓小平临危受命,开始主持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对国内的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整顿,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朱德得知后,心中十分欣慰,他感慨道:“由小平同志来主持日常工作,是最好不过了。”

1976年7月,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的朱德逝世。邓小平得知后,心中十分难过,曾经的一幕幕往事再次涌上了心头。

朱德逝世

为了纪念朱德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了《朱德传》。邓小平为了表达对朱德的敬意和哀悼,更是亲自为该书提名。

如今斯人已逝,可他们为新中国做出的功绩却永远不会被世人磨灭,他们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了实现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