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湖采煤塌陷坑的形成

文/李景贵

说到南湖采煤塌陷坑,不能不提到唐山矿。

唐山矿的建立,在中国采煤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作为最早使用现代机械开采的大型煤矿,它第一次完整地形成了凿井、开拓、掘进、回采工艺和系统,在提升、排水、通风等环节上引进了蒸汽作动力的机械设备。时有《益闻录》记载:“按此井深大而结实,出煤之多,速而省工,诚中国第一佳矿也。”这便是“中国第一佳矿” 的由来。

1949年以前,由于唐山矿开采规模较小、产量较低,开采范围主要集中在市区范围内,即现在南富庄、王前庄一带。

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中国建设速度加快,国家对煤炭的需求量激增,矿井开采强度日渐增大,产量也日益提升。1956年至1960年,为进行风井区域建设,地面搬迁了大艾庄、袁庄、铁艾庄建筑,唐山矿的开采活动逐渐向西南方向扩展,即现在的小南湖区域。

1967年,唐山矿进入原京山铁路东部区域开采。1970年,唐山矿的采煤工作面开始进入铁路以西唐胥公路以南区域开采,也就是现在的大南湖区域。由此,唐山矿形成了老生产区、南翼区和西翼区三大生产区域,为保障当时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到1975年“四五翻番”时,年产量达到了450万吨的最高纪录。

唐山矿建矿至今,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2亿多吨,这些煤炭如果装满火车车厢,可以绕赤道一周。

20世纪70年代,同时在南湖区域进行开采活动的,还有地方的刘庄、富庄煤矿。刘庄煤矿年产量十几万吨,富庄煤矿年产量七八万吨。由于煤矿建立时间短、采出量少,只是在局部和浅层形成了些许影响。经过长年不断高强度的开采,唐山矿矿井区域地面形成了50多个大小不等的塌陷坑,地面原来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城市转型和企业转型,为保护城市生态、造福唐山人民,唐山矿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按照要求先放弃了小南湖区域地下4000余万吨的煤炭资源,后来为保护唐山文化根基,调整生产规划,又停止了原交通大学区域地下4000多万吨的煤炭资源。

(图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开滦博物馆”,开滦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唐山市图书馆公众号

(微信:Tangshan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