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题记

作者:暖心

在艺术培训中心,看见一个女孩在和妈妈争吵。

女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她朝着妈妈吼:

凭什么我的所有事都要你来做决定,我就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吗?
我就想学书法,不想学奥数,你怎么就是不懂。

女孩一边说一边抹着泪水。

原来,妈妈很早之前就给女儿报了一个奥数班,就是害怕女儿不同意,就一直瞒着她。

直到上课那天,女孩被妈妈“骗”去上课才发现妈妈给她报的并不是她喜欢的书法班。

女孩说:

“你这样有意思吗,要学你自己去学。”

妈妈说:

“你的数学成绩这么差,必须要上,没得商量。”

说着把她往里拽。

女孩当时特别生气,认为妈妈一点都不尊重她:

“这是你的想法,又不是我心里想的,为什么总是强迫我。”

两人争执了一会,女孩气得直接跑了出去,只剩下妈妈站在原地呕气。

女孩为什么如此抵触妈妈,因为她的每一个言行都在控诉妈妈“不尊重她”。

每个孩子内心都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为自己争权”。

孩子从3岁开始,自我意识觉醒,他们不再像小绵羊一样,唯父母之命是从,更愿意做的事就是“反抗父母”,会通过拒绝、顶嘴、抗议等方式来彰显自我。

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叛逆,而是暗示着他想与父母“分离”。

有心理学家曾说:

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需要“背叛”父母,才能建立强大的自我。

“脱离父母”是孩子内心最大的诉求,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这种需求,那才是真正叛逆的开始。

理解叛逆精神的父母,都会让孩子经历这三次“背叛”。

01

第一次“背叛”,

允许孩子说“不”

孩子从两三岁开始会经历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这个时候,许多“乖孩子”会变成处处与父母作对的“熊孩子”,动不动就要把“不”挂在嘴边。

林心如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女儿小海豚年纪小小的,但却非常叛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提到,女儿喜欢玩大玩具,会坚持自己留在家里,如果妈妈阻止她之后,她就会说“不要”,甚至会直接让妈妈走开。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孩子频繁地说“不”时,代表着他的“自我意识敏感期”来了,这时候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会用“我的”来标志自己的权力。

《扑捉儿童敏感期》中指出:

从2岁开始,儿童发现自己同世界其实是分离的,自我开始萌芽,便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这时候的孩子,就有了对父母的第一次“背叛”。

主要表现为:

父母讲道理根本就不会听,动不动就会唱反调;
嘴里时不时的会蹦出一个词“不要”,总有找出自己不听话的理由。
时刻保持着“这是我的”的警戒线,别人都不能碰他的东西。
明明做不到,却样样都要自己来…

其实,孩子的这种“背叛”,更多的是在建立“自我的边界线”,在为自己日后会成为怎样的人做铺垫。

此时,父母的回应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拒绝孩子说“不”

它的弊端是否定孩子,扼杀孩子表达自我的能力,形成“讨好型人格”。

马伊琍曾说,她曾经对女儿爱马要求非常严格,就连“今天穿什么衣服”这样的事她都要求孩子“必须听我的”。

而这种教育方式就造成了,爱马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敢拒绝,性格变得唯唯诺诺。

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永远都会缺乏为自己“争权”的勇气,习惯被人牵着鼻子走,遇事总是没有主见。

2)允许孩子说“不”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生八阶段论”中指出:学前儿童的发展能力是“信任、自主与主动”。

“不”是孩子表达自我的第一步,它标示着孩子能在“不满意”的行为面前,有拒绝的勇气。

这样的父母会对孩子展现充分的信任,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未来会成为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02

第二次“背叛”,

让孩子“退出”父母的生活

知乎上一位网友问:被父母偷窥自己的隐私还不承认,是因为爱吗?

她说,妈妈从7、8岁开始,每个星期总有两三次,会偷偷翻她的钱包和书包;

出去玩的时候,和谁出去玩都必须问得清清楚楚,甚至要给朋友打电话确认真实性才会同意;

在家里除了上厕所,只要关起门来肯定会问“在干嘛”,然后要求把门打开。

因为这些事,她曾经和妈妈冷战过,吵过架,但都没有消除妈妈对她的控制欲。

她说:“就算妈妈的出发点是因为爱,但不尊重我,也会让她感到窒息。”

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它就像一座“心里围墙”承载着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可惜有些父母总是用“残忍”的方式来打破孩子内心的这道屏障:

给孩子安监控、偷看孩子日记、不允许他有私人空间、强迫孩子听自己的…

很多父母总是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认为“孩子是我的”就要“听我的”,以此来掌控孩子。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会带给孩子“信任危机”,让孩子对父母失去安全感。

从发展心理学来讲,孩子从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他的价值观就从“你”变成了“我”,内心的夙愿变成了“我已经长大了,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当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就意味着他要开始脱离父母而独立生活了,便有了人生的第二次“背叛”。

退出父母的生活是孩子走向独立的跷跷板,尤其是在隐私方面孩子更希望有自己空间,尊重才能将亲子关系越拉越近。

闫妮在《鲁豫有约》中说:

对于女儿的隐私,除非女儿主动分享才会去看,否则绝不会去翻看孩子的隐私。

因为有了妈妈的尊重和关爱,女儿和她之间无话不谈,让她对妈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有研究表明,7岁是孩子喜欢独处的年龄,从这时候开始,父母就应该要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

进房间先敲门;
没有孩子允许不碰他的私人物;
孩子想安静时,主动退出他的视线,不要在一旁说教…

对孩子的尊重,才能换来孩子对界限感的保持。

03

第三次“背叛”,

父母学会给孩子“放权”

曾看过一档叫《你会怎么做》的亲子节目,里面有一段情景模仿很真实。

高考填报志愿前期,妈妈与女儿对话:

妈妈:老师说已经发了填高考志愿的表,我怎么没看到?
女儿:老师说可以自己填。
妈妈:怎么可能让你自己填,肯定要爸妈做决定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女儿很不情愿地拿过报名表。

妈妈还在不停地说:

你人都是我生的,还能不听我的吗?

不停地说着教训女儿的话,话里话外都在说“我是你妈,还能害你吗?”

旁边有两个男孩一直在观察她们母女,一直在感叹:她的妈妈太恐怖了。

在采访时,这两个男孩说:强迫孩子去报自己不喜欢的大学,是家长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似乎干涉孩子,成了家庭教育中的必备“功课”:

小时候,孩子吃什么穿什么,都是妈妈做主;
长大后,孩子上什么大学也必须要听父母的。

有研究表明,长期在被迫选择下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权利,也会缺乏责任感。

父母嘴里喊着“我是为你好”,却又不给孩子“放权”,这样的孩子未来只会被社会推着走。

黄执中曾经说过:

最完美的人生就是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是“背叛”父母的过程,更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孩子只有在有了选择力以后,才会在“拥有与失去”中学会取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田亮曾经在微博中说过:

女儿想成为网球选手,他没有去干涉,而是一直支持孩子。

女儿也在父母的尊重中获得了最大的力量。

他说:

网球少女,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紫外线,人也变得更加坚强了。

会“放权”的父母,会让孩子在选择中明白自己的方向,有了选择权,孩子就有征服世界的能力。

04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17岁的男孩非常叛逆,在一次与父母的对话中说:

我已经长大,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要有自己的生活,要去寻找自我。

后来,父母给了他机会,让他出去体验生活。

他背着父亲给的500元钱,开始了他的自由之旅。

但是他的500元钱很快就被用光,为了回家不被嘲笑,他开始打工赚钱。

他刷过盘子、做过保安、做过酒店门童、在夜市摆过摊…

一年的时间,他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艰难的生活中慢慢体会了父母的不易。

有一天,他在忐忑中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父亲说:

“如果你找到了你想要的东西就回来吧。”

男孩泪流满面。

回家以后,他用自己的“血汗钱”为父母奉上了新年礼物。

这一刻父母才觉得他是真的长大了。

这个男孩的成长,承载着对父母的“背叛”,分离的日子,才是让他成长的助推器。

培养孩子,不要把顺从当成唯一的标志,要给孩子“背叛”父母的机会。

孩子的每一次“背叛”都包含着突破和成长。

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走,他的成长只有自己寻找,才能在酸甜苦辣之中找到出路。

别把孩子的人生“攥”得太紧,张弛有度的爱才能成就孩子。

点一个“在看”,我们一起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