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这段时间在边境地区仍然是动作频频,不仅展开大规模空运演习,还在拉达克以东方向增派了有丰富高寒山区作战经验的山地部队。此番印军大规模增派部队,一是为了应对解放军在边境带来的压力,包括在实控线附近修建新的公路,驻军点及简易机场等;二是迫于后勤的压力,原本针对克什米尔地区的装甲部队自从转移到中印边境高海拔地区后,由于运输条件太差,目前后方已经难以支撑起这支部队所需要的日常补给了。因此印度军方只能押宝他们引以为豪的山地师,试图通过“大规模、成建制的机动部署”优势来弥补差距。那么印度山地师战斗水平如何?能与解放军山地作战部队相抗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62年在边境战争中惨败给解放军后,印度便加强了在山地步兵师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是真金白银地往下砸,就是在北方地区大量招募兵员,意图打造集多支精锐为一体的高原山地作力量。截至目前,包括新组建第17山地打击军在内,印度已经坐拥14支山地师,规模近20万人,由西向东依次部署在印巴、印中绵延千里的边境线上,数量规模堪称世界第一。按照印军传统的编制序列,单支山地师下辖的主力部队通常由3个山地旅、1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1个通信团、1个勤务营组成,基本上以轻装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摩托化步兵。由于火力打击效果不理想,第17山地军在组建时还特意额外编入两支独立装甲旅,装备T-72坦克及BMP-2步兵战车。通过以上搜集到的信息,乍一看印度山地师似乎很能打,实际则不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印度山地师的武器装备在技术性能上普遍较为落后。以单兵装备为例,除了一线部队使用稍微好点的AK-47改进型步枪外,其它基本鱼龙混杂,有比利时制的FAL半自动步枪,还有英制的L1A1半自动步枪,也有印度自产的英萨斯等等,堪称“万国牌”。也难怪印度陆军发言人会做出“在2030年实现山地师全员配备自动武器”的许诺。相比步兵,炮兵的装备也仅仅是过得去而已,以山地师属炮兵旅为例,主要装备有瑞典制的博福斯FH-77B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这款火炮虽然足以承担火力支援的任务,但在高寒地区却暴露了机动性能差的毛病,笨重到印度军方不得不向美方采购M-777超轻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好能通过CH-47“支奴干”直升机进行吊运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印度山地部队在编制、体系框架内的弊端。印度陆军作战理念呆板,长期奉行大纵深的作战理论,忽略了军级指挥机构在山地作战中的指挥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各军区及各军间下辖作战部队信息不互通、不对等、各自为战,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这一局面直到1999年印巴卡吉尔冲突后才得以改变,耗资巨大的第17山地打击军为此应运而生。不过第17山地打击军在陆航方面的投入远远不足,作为军级单位没有陆航编制,仅在师级单位设有一支陆航大队,且装备都以米-8、米-17中型运输直升机及自研的ALH“北极星”轻型直升机为主,缺乏重型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其实这背后有个悲催的原因,除了特战分队外,印度山地师没有专门组建用来进行机降作战的建制单元。

最后是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三哥虽然在边境开辟了数条公路又建立了大量哨所,但基建水平实在有限,工程质量可想而知。就拿解放军边防战士与三哥士兵的居住条件来说,简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根据前段时间的公开报道,我们在前沿驻训场采用了地下化的设计,让营房“埋入”人工挖掘的坑道中,而且内部各种生活设施十分完备。就这样一个地下工程,不仅节能减排,安全可靠(战时等同于战壕),还能防风御寒,充满人性化。反观三哥的半固定式帐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拿来种菜用的,而且这样不大不小的空间连存储武器弹药都难,更别提食物饮用水了,一旦遭遇到恶劣天气,后果不堪设想。

再来看看我军的山地合成旅,虽然我军山地合成旅的兵员规模不如印度山地师,但在装备规模和质量上绝对是大幅超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山猫全地形车、猛士三代装甲车及MV3中高机动战术卡车在我军山地合成旅中的普及化和通用化,以猛士CSK181防护型突击车为例,作为山地合成营战士的主要载具,其越野性能强劲,最大速度120千米/小时,最大爬坡度60%,能轻松通过积雪坡道,最远续航力达750千米,真正实现快速机动部署。在防护方面,猛士可抵挡7.62毫米突击步枪的射击,即使车胎爆了,也能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正常行驶。火力方面,猛士设有自动遥控站,可搭载12.7毫米重机枪或者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这样的配置是印度山地师卡车部队所不能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说通用化,例如以MV3中高机动底盘为基础发展出的PCL-161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122毫米箱式火箭炮、红箭-10反坦克导弹系统、6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等。通用化不仅能够实现零件互换,减轻后勤人员的压力,还能大幅度节省在生产、制造上的成本。成本是减少了,火力可丝毫没有减弱,PCL-161比三哥的M-777超轻型牵引榴弹炮好使太多了,它能够自动定位、定向、自动火控解算,还可以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联合作战,在有限时间内做到“快打快撤”。至于三哥的M-777,由于是通过“支奴干”直升机吊运的,因此在完成火力打击任务后还得像上级炮兵指挥部申请调用才能撤离阵地,效率大打折扣。6管25毫米自行高射炮亦是三哥可望而不可求的装备,印度山地师伴随防空能力几乎为零,面对突然袭击的空中打击只有挨炸的份。

当然我军山地部队最大的优势还是体现在“合成”两字上。单个合成营不仅有步兵,还有工兵、炮兵、防空兵等多个基础兵种,构成力量之多,能够满足多功能的作战要求,也能快速响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此外合成旅的构建是部队迈向数字化、信息化的前提,也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坚实基础,随着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率先在山地合成旅的列装,“指挥到单兵”的设想将不再是空谈。

不过还是那句话,战略上藐视可以,战术上必须重视,三哥山地师综合实力虽然与我军没得比,但毕竟人家在克什米尔还是有一定的作战经验,因此我们除了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部署规模外,更要不断提高前线战士待遇,增加实战化条件下的高强度对抗演练,全方面超越印度。像前文提到的“地下营房”就是很好的一种“威慑”手段,从心理上屈服对手,想想印度士兵挨饿受冻,再看到我们住得好,吃得好,还能有心思打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