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伟探秘加拿大 daweijianada

我很满意现在的移民生活。

要说我现在的状态,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一家人住在一直梦想中的海边小镇,有一所5间卧室的房子,还有我和大王各自的工作间。我们都在家工作,并且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重新建立了各自的事业。收入上每个月依旧没有结余,但保证生活已经不成问题,并且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在这个新的家园,我们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朋友甚至比原来在国内时还多,当我们寂寞或者需要帮助时,身边的朋友总是会伸出热情的双手。

我有一辆性价比很高的SUV,开着它想去哪就去哪;我还有一台不太贵的TCL电视,上面有几乎所有付费APP的账号,想看什么看什么;我有三套二手音响,家里每一层都摆了一套,虽然算不上高级,但随时都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我们有一个从没有拿过第一的儿子,学习,艺术,体育各个方面都不拔尖。不过孩子健康、善良、快乐,并且深深的爱着我们,一家三口每天腻在一起无比的幸福。

从心理状态上,我现在也变得越来越佛系,很少焦虑。没什么太大压力,也不用为以后做太多盘算,孩子未来也无论如何都有大学念,父母也都在身边,还愁什么呢?从陌生到熟悉,我们逐步的接受并且融入加拿大社会。不知不觉中,这边的法律、规则、文化、行为规范已经植入内心。我们不再想家,这里已经变成了家。

所以,您要问我对移民生活满不满意,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虽然对比很多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我还远远不够格,没有出人头地、没有财务自由,没有豪车豪宅,没有学霸孩子......但或许是我的要求不高,或许是我太容易知足,反正我已经很满意了,自己认为的快乐和幸福是最实在的。

所以,今天就让我用亲身经历来总结一些融入移民过程中的经验,或许能给移民路上的朋友带来一些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民,不给自己留后路

我之所以满意加拿大的生活,其中排在第一的原因是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

对于任何人来说,移民也就意味着放弃。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工作,每年快速增长的收入和期权,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朋友,当然还有一个男人的价值感。我深知移民后之前所有的积累都要归零,要从头再来。

但彻底的放弃也让我没有了退路,全身心的投入到加拿大,认识和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建立新的事业。

这个道理我不说您也懂,什么都要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反而不如聚焦在自己最渴望和喜爱的事情上,要事第一。

另外更加现实的是,选择放弃的同时我卖掉了国内的房子。这等于是彻底断了后路,没了家也就没了根基。刚来的时候每天梦里都会重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怀念而伤感,恐惧而彷徨。

但房子卖掉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在移民初期不会有太大的生活压力,让我和太太都能有时间从容的学习规则,从头建立事业。

另外充足的资金这让我们能在最快的时间付了加拿大的首付,买到加拿大的新家。 别小看一个房子的价值,哪怕它再小再破也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窝。 在最缺乏安全感的时期,让我们能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让我们安心的为将来奋斗。

在我观察的移民家庭中,往往产生问题的最大根源就是希望兼顾中加两国的生活,两边都想要,两边都不能放弃,结果两边都很累,两边都要牺牲很多。

当然,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特殊情况,但我还是真心建议,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要把目光放到未来。

有舍才有得,有的时候放弃可能会换来更大的收获。

学习再学习

移民生活,您要问我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是什么,我的答案一定是“学习”。

对于每个有志移民的人来说,决心、勇气、甚至吃苦耐劳的准备都不缺乏。但最具决定性的往往不是主观意愿,而是客观的学习能力。就拿最常见的英语来说,您知道阻碍巨大多数国人移民的是什么吗?不是年龄、不是职业、不是学历,恰恰就是英语!

很多朋友为了移民下定决心,放弃再多也在所不惜,甚至做好了短期内吃苦受穷的准备,但就是英语这关过不去。无论如何都没法沉下心来学习,雅思考试也是一拖再拖。

我曾经无数次的鼓励学习英文,并强调学习英文的重要性,但无奈,学习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可以为了家庭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们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我们可以为了生活而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可是偏偏一提到学习,一提到雅思考试,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移民后也是同样的道理,您知道在加拿大的事业成功移民的共同特质是什么吗?还是英语好。语言是所有社会活动的根基,尤其是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发展,语言能力可谓是基础的基础。所以,无论是移民申请,还是移民后的生活,英语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从何而来?别无他法,就是学习。

可以说一旦选择了移民,意味着终身学习。语言能力只是最基础的能力,从法律法规、职场行业、再到生活技能、教育理念的方方面面,全部要从头一点点学起。

当然,如果我们只是希望享受安静的生活,完全可以继续原本的生活方式,加拿大这个独特的多元社会也包容各种文化、语言和宗教。只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希望继续从事一份有意义的事业,能够积极的融入这个社会中,更不会因为自己的脱节而与孩子产生隔阂。

所以如果您要想真正的享受移民生活,想永远充满活力动力,请保持一颗永远好奇的心,永不停止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找到朋友

人是社会属性动物,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幸福感大多来自人际交往和社会认同。移民生活尤其如此,拥有朋友非常关键。

我曾经采访过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Chris,他对加拿大人际交往的评价我非常认可:加拿大人非常的友善谦卑,往往一个路上的陌生人都会给你无私的帮助;但加拿大人也同样有着较强的心理防线,要想再进一步成为交心的朋友,很难!

对于新移民来说我们当然是要尽量的融入社会,但融入的第一步是融入这个国家中自己的种族。加拿大的开放与包容与美国完全不同,加拿大是文化的马赛克,它鼓励每个种族和文化有自己的一块土壤,这样一块块特点鲜明的文化马赛克组合到一起,形成了加拿大的特殊文化。所以我建议先要融入加拿大的华人社会,在华人社会我们可以得到更真诚的帮助,交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进而再逐步的融入整个大的社会中。

但加拿大的华人圈也同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复杂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一样。你能在中国碰到的问题和困扰,在加拿大也百分百会碰到,不管是在什么种族、什么圈子。

这里我只想给出几点基本的观察和建议:

首先,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尤其是新移民多以中年家庭为主。社交多以家庭为单位,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玩的好,大人们也更加亲近。所以很可能走到最后的朋友,可能是家庭结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相近的家庭。

其次,朋友之间既要坦诚相待,也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漂泊在外,无亲无故,我们有时很自然的把朋友想的过于完美,更在心理上对朋友过度依赖,这很可能导致关系走的太近。但物极必反,太紧密的关系往往造成更多的人际问题,有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反而能维持更长久的关系。

第三,就像之前说的,您能在国内体验到的社会关系的苦恼,在加拿大也同样会碰到,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交友并不用太多,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时,人生得一两个知己也就足够了。

第四,我和大王非常幸运的是来加拿大前就是基督徒,来了后第一时间也找到了教会。教会给了我们最大的温暖,是那种找到组织的归属感,而我们的大多数朋友也都是从教会认识的。教会的人际交往是没有利益纠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帮助也是无私的。不管您是不是信徒,在移民初期去教会了解一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只有朋友多了后,你才会感觉拥有了归属感。敞开心扉,接纳包容,勇于寻求帮助,同时也愿意为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加拿大您一定会拥有比原来更多的朋友。

凡事到要趁早

我今年42岁,5年前移民到加拿大时37岁,而我开始筹划办理移民时,32岁。

在拿到移民签证后,大王和我开始为将来做具体的打算。我用一句话说服了大王,放弃短登,直接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新的环境。我说:现在我们还年轻,到了新的环境一切还可以重来。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尽早的申请移民意味着更简单,更节省成本;尽早的放弃意味着可以尽早开始;尽早的开始意味着现在更好的融入。

诚然,加拿大是一个特别公平的社会,尤其在职业上,只要我们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在身体、心气和学习能力方面,毕竟是越年轻越能适应新的环境。

尤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多朋友的观点是让孩子接受国内的基础教育后再来加拿大,中文和数学都扎实了,孩子的种族认同感也打下了基础。但我的观点是孩子更是越早出来越好,中西方的文化毕竟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想要孩子真正的融入到这个社会,语言和知识是“术”,思维深处认同才是“道”。

这里我并非是在制造紧张空气,把移民这件事说的紧迫。只是我越来越认知到,移民申请、迁徙、融入到最终的适应,实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要用5年、10年、乃至一生的时间去经历。

所以如果您下决心走出移民的路,不管已经走到了哪一步,宜早不宜迟。

回归移民的本源

“有的时候我们走的太远,反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在移民的新鲜期过了之后,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到移民后的琐碎生活中。加拿大的日常生活也是一样的平凡,一样的买菜做饭、一样的工作养家、一样的带孩子做家务。

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难免会问自己,放弃了那么多,现在过的还是如此普通琐碎的生活。移民,真的值得吗?

我不想一味强调的移民的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移民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当您倦了、烦了、累了的时候,倒拨思维的时钟,回到那个几年前的自己。当时有什么困扰?当时有什么期许?是什么下决心让你选择移民?什么是你的梦想?

回头望望,或许可以重新找回答案。

对于我而言,移民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为自己的后半生规划,第一次不靠外力的影响走自己的路。不管是对是错是苦是甜,那是我选择的人生。

回到文章最开头,幸福和快乐不是来自其他人的评价,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感受和体会。无论移与不移,生活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真心希望每个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