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火到今天,本以为很难掀起什么新浪花了。

没成想,江湖代有才人出。

李子柒停更4个月后,被称为”男版李子柒“的张同学,最近火爆全网。

究竟有多火呢?

张同学的第一个视频作品发布于10月4日,两个月的时间,收获了1192万粉丝,点赞量3512万,作品平均点赞量达到80万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张同学”是谁?

“张同学”是谁?

在短视频中,他是来自辽宁营口农村的大龄单身汉。

单从内容来看,他的短视频很简单,就是记录自己每天的乡村生活:

早上睡到自然醒,掀开碎花窗帘看看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枕头下拿出一双袜子,穿上衣服和鞋,叠好被子。

起床之后,先剁饲料煮饭,把狗和鸡都喂完一轮,才轮到自己吃早餐。

吃的是什么?生鸡蛋加上白糖,冲一碗开水,俗称“鸡蛋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完骑上三轮车,叫上好兄弟一起去小卖部买菜做饭。

平平无奇的农村生活,没想到火爆全网。

02

“张同学”为何能火?

一、专业的拍摄手法,高端的剪辑节奏

张同学的日常简单且琐碎,克服流水账枯燥感的,正是他独具特色的节奏和镜头

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视频剪辑同样如此。

在张同学的视频中,机位多元,景别丰富,既有手持第一视角强化代入感,也有固定视角交代全景。7分钟左右的视频包含近300个分镜头,平均一个镜头只保留了1到2秒。剪辑衔接之紧密、画面切换之频繁,牢牢吸引着手机屏前的人。再配上让人上头的德国神曲《Aloha Heja He》,让很多网友看得欲罢不能。有人在张同学视频下留言:“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不知不觉就刷完了你所有的视频。”

@轲墨爱小野

还有不少网友调侃:用专业的拍摄手法,高端的剪辑节奏,拍最“土”最实在的内容。

张同学走红后,也有不少人质疑其背后是否有专业的团队,毕竟每个作品都有两三百个镜头,实属不易。

也有不少人模仿张同学进行视频创作,拍摄各种版本的“XX同学的一天”,但节奏和镜头数量都很难和张同学相媲美。

几天前,张同学也发布了一期名为《揭秘张同学》的新视频,正面回应“团队质疑”。他就如何一个人拍视频进行了示范操作,包括手持拍摄、支架辅助、手机剪辑等。通常白天拍摄,之后再剪辑,因此一般在晚间发布作品。

二、"乡村景观”成为流量密码,怀旧的真实让人沉浸

乡村景观的影像记录,最初起源于快手。竹鼠又中暑了,赶海又抓住了几只大蛏王,从观察到参与,从“看见每一种生活”,到“拥抱每一种生活”,记录者们不再是生活的旁观者,他们被鼓励用最简单的方式描绘最真实的内容生态,拥抱生活本身。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视频制作也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长,分镜、景别、帧率等专业概念也逐渐被更多人熟知。

如果说李子柒展示的乡村,是人们理想中优美的田园生活,那么“张同学”和他拍摄的乡村生活,则是更加粗砺、更加原汁原味的。

张同学的视频中并没有“家庭琐事”“美食制作”等明确的主题,而是在日常平凡琐事中用真实的时代符号,勾起人们共同的回忆,建立情感连接。

在“在来噢”视频中,随处可见的是床上的碎花被,桌上的闹钟、珐琅杯,墙上的老海报,甚至于喝的饮料都是爽歪歪、AD钙奶,这些老物件细节最大程度地还原那个年代人们的记忆与乡村生活最真实的样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主题音乐上,张同学也选取与港剧音乐节奏、旋律十分相似的bgm,以此唤醒曾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们的情感记忆与追思,每个人都或许能在视频中找到掺杂着自身经历的影像碎片。

除了代入感极强的细节,张同学视频的怀旧质感还来自于其第一视角的影像叙事与衔接紧密的叙事手法。视频开头的第一个镜头往往就是张同学自己。没有额外的解说词,人们通过张同学起床后的一系列活动,在张同学“我”的视角中,看到最普通的东北农村青年一天的经历。

不仅如此,张同学还善于利用仪式化的事件打造时间基调与生活场景。两周一次的赶集,亲朋好友的庆生,初雪到来时清扫门口积雪,与老板娘讨价还价的交谈,在生活化的纪实影像里,人们看到了回不去的曾经。

代入感极强的叙事方式,营造出张同学视频里温暖的怀旧真实,而在质感丰富的乡村生活中,网友们也借助怀旧逃离现实的重负。

“无房贷,无车贷,张同学的生活可真舒服啊。”这是对张同学视频分析的解说下,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事实上,张同学作为一名农村青年,同样面临着求职、生存的困境。“求职面试”一期视频中,张同学虽未展现求职的全过程,但通过擦皮鞋、整理头发、讨论年薪的细节拍摄,部分还原了当下求职的艰难。

(张同学视频解说)

在艰难的现实困境的与简单的乡村生活冲突之下,张同学的视频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和谐,这种和谐或许来自于他不过度渲染的细节拍摄,又或许来自冲突中的真实质感,既有生活的无奈,又饱含着纯粹的热爱

张同学爆火后,对张同学视频的模仿拍摄也层出不穷。无论是高楼大厦的原住民,或者是从偏远的乡村中走进大城市的“打工人”,他们在都市视角的观看中,对农村景象进行再想象、再生产,从而建构出“怀旧的想象共同体” 。

(模仿张同学拍摄视频)

仪式化的模仿,给人们提供了制造、保持、修补与转换怀念的影像场域,展现乡村景观的独特审美,重塑了乡村在都市人心中的现实景观。城市居民从第三视角进入乡村,在乡村影像中完成他者对农村的想象,深化人们的怀旧情结的同时,也展现了都市人在重压现实下的疲惫不堪。

张同学的出圈,不是乡村题材的第一次出圈,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逆托邦的当下,正是因为厌弃了商业文本的刻意追逐,不愿再陷入精致身份招安的人们因此才明白,世间并非是消费文化描绘的那般非黑即白。回归到在乡村视频里,或许可以找寻到一个粗糙却更悦己的“舒适圈”。

来源:新闻与写作、知著网、Vista看天下、半岛网

编辑:杨凡

监制: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