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息过,人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当中也找寻着自我,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航天技术的发展其实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近年来我们国家在航天技术上的突破也非常的令人欣慰。虽然我们国家并不是最早研究航天技术的国家,但是以现在我国的航天实力,已经俨然成为了一颗夺目的东方之星。

中国的航天历史最早开始于1956年2月,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提议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了整个中国的航空以及火箭等事业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但是其实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飞天梦”就一直埋藏在古代人民的心中,明朝万户,他是记录在册的最早设想利用火箭推力升空的人。

他将火箭绑在椅子上,虽然实现了顺利升空,但是不幸的是火箭在半空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虽然并没有成功着陆,但是他的行为无疑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地钻研航空技术。

万户雕像

终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这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踏入了航空领域研究的门槛。

虽说姗姗来迟,但是也并不妨碍我国的航天技术后来者居上,在2003年我国发射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神舟五号搭载着宇航员,也搭载着我们美好的希冀顺利地向宇宙迈开了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中国的航天英雄

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顺利叩问苍穹的宇航员共有十三人,其中男宇航员有11名,女宇航员有2名,两位女宇航员分别是刘洋和王亚平。

刘洋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向太空的女宇航员,而王亚平在登上空间之后,为地球的小朋友们演示了宇宙空间的奥妙之处,也成为了第一位中国的“太空教师”。

宇宙的环境与地球的环境最大的不同就是,太空当中没有引力。因为天体存在引力,所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脚踏实地”的生活。

中国女性宇航员王亚平

然而太空当中没有引力,所以宇航员们需要的重力环境转移到无重力的太空当中生活,需要面临很大的挑战。

并且由于科学家对于科研内容的需要,几乎整个飞行器内部空间都被安装了摄像头,以便于科研人员更好地观察宇航员们在太空当中生活以及太空作业的情况,所以如何保护宇航员的“私密问题”也成为了相关的科研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宇航员

宇航员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宇航员在太空中要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是环境的变化,在飞行器升空的过程当中,飞行器持续加速,处于失重的状态,人体无法承受长时期的失重,机体也会产生不适症状。

比如说呼吸困难,血液循环减弱,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即使飞行器进入轨道之后,人在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下,神经系统甚至会失去平衡,造成误操作等一系列问题。

并且失重情况也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等系统。再加上太空当中没有空气,无法传播声音,宇航员无法对话,还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射线。

宇航员必须穿着特制的宇航服才能确保安全,持续生活并工作在这样密闭的空间当中对宇航员的身心也十分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宇航员在太空中必须穿特制的宇航服

失重环境下给宇航员的生活带来的最大的阻碍就是在用水方面的问题,我们平时在地球上的生活根本离不开水资源,但是由于没有重力,宇航员们也没办法用水来洗漱等等。

因为在太空当中水会分散成很小的液滴状,漂浮在空间,如果人不小心吸入了就会有窒息的风险,水珠飘进精密的仪表设备当中也会对仪表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害。

所以宇航员们在很多情境之下都是不用水来完成洗漱等活动的。由于女生和男生的生理结构不同,如何在不影响观察宇宙情况的前提下保护女宇航员的隐私问题,这也是科研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太空中的水会漂浮在空中

女宇航员的专属“权利”——用水分配

太空当中不仅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所以说宇航员们生活根本无法像在陆地上那么方便,一些我们平常轻易就可以完成的动作在宇宙当中也是完成不了的。

由于没有重力,为了防止水的飘散对器械以及宇航员造成损伤,所以科研人员们不断地发明适用于太空环境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说牙膏。

宇航员无法用水漱口,所以他们的牙膏也是特制的,漱口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吞咽。并且宇航员日常休息的地方也和我们平时睡的床不同,因为没有重力,宇航员无法躺在床上休息。

在飞船里洗漱的宇航员

所以为了防止宇航员睡着之后飘来飘去,科研人员给宇航员准备了固定在机舱的睡袋。为了让宇航员更加适应太空生活,他们也会选择把睡袋固定在可以躺平的区域,好让宇航员可以在太空当中依然“躺着”睡觉。

要想在太空当中顺利生活,宇航员们还面临着上厕所的问题,在太空当中,没有重力的帮助,排泄也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现在宇航员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改善,但是女宇航员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在很多时候还是会面临很多不便。

女性宇航员其实一定程度上在太空当中也会受到优待,这种优待是因为男女性之间存在生理结构的区别。比如在天宫一号当中,天宫一号里面设置了两个独立睡眠区。

飞船中的睡觉区

睡眠区不仅可以防噪音,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女宇航员的隐私。独立的睡眠区不仅可以用来睡觉,还可以用来清洁个人卫生。

由于航天员在太空当中无法淋浴或者是用浴盆洗澡,所以宇航员一般采用擦澡的方式来清洁卫生,分隔开的区域更利于保护宇航员的隐私安全。

并且按照国际惯例,太空用水的分配上也会优先照顾女航天员。并且美国有关当局也允许女航天员带一些无毒无污染的护肤品或者是化妆品。

虽然工作内容的忙碌繁琐使宇航员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打扮自己,但是这也无疑是对于女宇航员的一种尊重。但是女宇航员的筛选也有着相对特殊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宇航员

比如说女宇航员在飞行之前必须要进行妊娠检查,如果说正处于怀孕阶段的话自然就不适合承担飞行任务了。并且在选拔的过程当中会优先选择已经生育过并且生育过程为顺产的女宇航员。

因为有研究表明生育过的女性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并且如果是剖腹产的话,就要考虑到伤疤会给宇航员带来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减轻航天员的工作量,无论男女宇航员都会被要求在上天之前将头发调理得尽可能短,但是头发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空间站里要想理发的话还要两个人轮番配合,一个人专门理发,另一个则用吸尘器快速地吸走理下的头发。女宇航员如果想保留长头发的话也是需要将头发梳起来的。

女性宇航员

女宇航员的优势是什么

女航天员是航天作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可能出舱这种较为耗费体力的工作不适宜女航天员来做,但是女性的优势在于细心。

所以很多时候女航天员担任的都是一些技术工种的岗位,比如说控制机械的操作,机械的维护,以及一些实验的操作等等。不过也有女宇航员担任飞行任务甚至是成为女指令长的例子。

由于航天工程的需要,能适应苛刻的太空环境的个体本就少之又少,可以适应艰苦的训练,最终成为可以独立作业的宇航员人选就更加难以选拔出来了。

因此各个国家对于合适的宇航员人选都非常的珍惜。并且根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在面对长期失重并且无声音的环境下,女宇航员的适应能力要比男宇航员的适应能力强。

女性宇航员多担任技术工种的岗位

并且心理素质也相对于来说更加稳定,并且女航天员还可以给整个乘务组带来活力。另外有研究表明在女性机体对于失重环境的适应性要比男性快一点。

在失重条件下男性的激素分泌和代谢会下降,但是女性则下降幅度较小,并且在微重力环境当中,很多男性宇航员都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损伤,视力也会出现问题。

但是女性在微重力环境下却不会有明显的视力受损的现象。女性产生的一些问题往往都是可以及时规避并且治愈的小疾病。所以这也是一部分女宇航员升空作业的优势。

男性宇航员调节自我的能力略微比女性差一些

结语

载人航天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了宇宙,还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并且在对于太空资源使用途径的探索当中,国家的科研实力也在不断地接受考验。

航天技术的增强也有可能带动一部分关于“太空经济”的发展,在2001年以及2002年的时候,就曾经有美国公民斥资前往国际空间站“旅游”了约一个星期。并且后续排队的人还不在少数。

美国曾组织过太空“旅行”

在航天的过程当中女宇航员和男宇航员都分别在不同领域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需要培养的宇航员当中,女宇航员的角色也不可或缺。

关于宇宙的探索毕竟是可以惠及人类的大事,只有在男宇航员与女宇航员通力配合的状态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探知宇宙,收集更加全面的数据。好为人们接下来走向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载人航天对人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