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科技日报、环球科学、科研圈、科技部、小柯生命、高分子科学前沿等

紧凑型乳胶探测器探测到了6次中微子信号

来源:Physical Review D

近日,发表于《物理学评论D》(Physical Review D)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用紧凑型乳胶探测器探测到了6次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信号。

实验所用的紧凑型乳胶探测器位于大型强子对撞机碰撞点ATLAS后约480米,当在碰撞点ATLAS产生的中微子经过FASER实验时,会在胶片上留下痕迹,从而能检测大型强子对撞机中产生的中微子。

此外,研究团队还计划用该仪器探测暗物质粒子,升级后的探测器能在下一轮运行中探测到10000次以上的中微子信号。

共聚焦显微镜的体积分辨率被提高了10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Nature

11月26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研究中,将共聚焦显微镜的体积分辨率提高了10倍以上,并降低了光毒性,从而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对活体样本的精细结构进行三维成像。

研究团队构建了一台多视角线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个物镜从不同方向对样本进行成像,多个视角的信息被快速捕获、配准和融合,以产生比传统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更高的三维图像,并提升厚样本成像的穿透能力。通过进一步将线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与结构化照明超分辨显微技术有机结合,能够对线虫等散射较强的样本进行三维超分辨成像。

地球上的一部分水可能来源于太阳

来源:Nature Astronomy

11月29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的一项研究指出,太阳风中包含的氢离子能够在硅酸盐尘埃表面产生轻水,为解释地球上水的来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利用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分析了S型近地小行星丝川的岩石样本中的尘埃颗粒,发现尘埃中含有大量的水,每立方米岩石中含有约20升水。研究人员根据结果推测,在太阳系早期,由氢离子组成的太阳风在小行星的尘埃颗粒表面产生了水,并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将这部分水带到了地球上。

第三批国家“拔尖计划2.0”名单公布

1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公告,在前两批遴选建设19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确定了。

此次共有51 所高校的89个基地入选,最新批次名单中,北京大学有6个基地,数量最多;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有4个基地,并列第二;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各有3个基地,并列第三。

“拔尖计划”全称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2009年启动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为目标,带动本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首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问世

来源:PNAS

11月29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胚胎期非洲爪蟾皮肤上的多功能干细胞,设计出了首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

研究发现,把多个Xenobots放在一个培养皿中培养时,它们会挤压周围的细胞,让它们开始聚集,当聚集的数量超过50时,这个聚集体就变成了Xenobots的子代,这些子代能游泳,后续还能繁殖出自己的子代,但如果没有Xenobots,这些细胞并不会自发聚集。

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自发运动的自我复制,这是首次在Xenobots这样的多细胞生命系统中,发现存在这种繁殖方式。

提高睡眠效率可帮助控制血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Diabetologia

11月30日,发表于《糖尿病学》(Diabetologia)的一项研究指出,睡眠时长和餐后血糖反应之间没有显著关联,但较长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高碳水、高脂肪早餐之后的血糖控制,而提高睡眠效率、提早睡眠中点都有助于次日的血糖控制。

研究团队对来自953位健康成年人进行了测试:在14天研究周期内为他们提供已知营养成分的标准化测试餐,用腕测仪记录其总睡眠时长、睡眠效率以及睡眠中点,并利用连续血糖监测(CGM)设备测试参与者的血糖应答情况。研究人员强调,睡眠在代谢调整、糖尿病防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的睡眠方案十分必要。

人工智能可用于帮助证明或提出新的数学定理

来源:Nature

12月1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工作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机器学习框架,可用于帮助证明或提出复杂数学领域的新定理,框架能鼓励未来数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

该机器学习框架由DeepMind公司和数学家一起建立,将算法用于搜索数学对象间潜在的规律和联系,尝试寻找意义,再根据算法获得的观察和直觉提出潜在猜想。

研究人员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两个纯数学领域,发现了拓扑学(对几何形状性质的研究)的一个新定理,和一个表示论(代数系统研究)的新猜想。

B细胞与T细胞合作抗肿瘤机制被阐明

来源:Cell

12月1日,发表于《细胞》(Cell)的一项研究发现,B细胞对于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的滤泡辅助性CD4 T细胞(以下简称TFH细胞)及抗肿瘤免疫应答有重要作用。

该研究首次在肿瘤模型中分析了B细胞与TFH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与细胞机制,揭示了B细胞与T细胞共识别抗原对诱导B细胞与TFH细胞合作的关键作用,证实了TFH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IL-21的重要抗肿瘤机制。

这些发现对于加强现有免疫疗法治疗效果,设计新型肿瘤免疫疗法,如肿瘤疫苗,PD-1抗体和IL-21融合蛋白等,提供了借鉴价值。

科技部已开发智能工具监测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

来源:科技部

12月1日,。根据通报,近期有119篇造假论文被查处,共有293名责任人被处理。

其中,撤销学位的9人;撤销职称的20人;取消一定年限晋升职务、职称资格的156人;追回获取奖励奖金、撤销荣誉称号的42人,合计追回奖金46万余元;取消一定年限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的255人。

此外,通报还提到,科技部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开发了智能工具,对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论文中的学术不端问题线索。

量子自旋液体状态首次被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Science

12月2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首次在实验中直接观察到量子自旋液体及其关键特征。

量子自旋液体是量子磁性系统的一种特殊的量子无需态。研究团队利用可编程量子模拟器实现了量子自旋液体。该可编程量子模拟器是一种特殊的量子计算机,能让研究人员创造可编程的形状,让超冷原子彼此纠缠、相互作用。

实现量子自旋液体有助于增强高温超导和量子计算机等量子技术,研究人员则计划用该技术创建更可靠的量子比特,强调量子自旋液体本身的性质还需进一步探索。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