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语很难学。在德国边工作边学了两年德语后,有人建议我整本读德文小说。

我从言情小说开始——那是给家庭妇女的读物,句子短,词汇少,情感逻辑清晰。接着我读了张戎的《鸿》,英译德,张戎的英文本来就简单,译成德文也不难,内容还是中国的事。

到了1995年,全德国都在读一部新出版的小说《朗读者》,作者是柏林洪堡大学的法学教授兼北威州宪法法院的法官本哈德·施林克。

《朗读者》(Der Vorleser, 1995)

到今天,《朗读者》被译成50多个语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好莱坞还拍成电影,女主角的扮演者凯特·温斯莱特就是《泰坦尼克号》里的那个美少女,靠出演《朗读者》拿到了奥斯卡金像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 2008)

回到25年前,我买了本《朗读者》提升德文,结果不仅读懂了,还刻骨铭心。这本书成了我对德国文学的初恋。

施林克1944年生,是战后第一代德国人。他把主题毫无悬念地放在对纳粹和人性的反思上,但又和所有先于他和晚于他的反思作品不同。

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1944 - )

故事中,15岁的高中生米夏爱上了大自己21岁的汽车售票员汉娜。每次做爱前,两人要先履行一个仪式:米夏给汉娜朗读世界文学名著。

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 2008)

多年后,上法律系的米夏去旁听一个庭审,发现受审的竟是分手已久的汉娜。“二战”中,汉娜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一次教堂失火,里面关押着几百名犹太人。汉娜怕局面失控,完不成看守任务,没有开锁放人,数百人被活活烧死。

米夏被两种刺痛感控制了:汉娜除了对他隐瞒过去的罪恶,是不是也欺骗了他的感情?她在集中营里曾要求过犹太女孩给她朗读,他对她到底算什么?一名朗读者而已?

法庭上,汉娜一旦承认自己是文盲,就可获得大幅度减刑,但不识字是她不能示人的耻辱,米夏是否应该背着她去法官面前为她呈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 2008)

最近,已经76岁的施林克在德国媒体上频频亮相。我当然不会错过我的德文初恋,跟踪下来,我给他这次大热总结了两点原因:一、他出了新书《告别的颜色》,9个短篇讲了9种不同的告别,以及青春、爱情、梦想……看完后无异于读下一部长篇,很神奇;二、他的现任女友是美国人,所以他多数时间住在纽约,德国媒体急需这位大知识分子对复杂的美国局势做出评论。

《告别的颜色》(Abschieds⁃farben, 2020)

我发现,他批起美国来跟批德国一样不留情面,只是多了些类似失恋的告别感。谁没有爱过美国呢?特别是德国战后重建,美国曾施与很多援助。可是,今天的美国失掉了它的慷慨大度,它的政治里充满了意识形态和狭隘粗鄙,施林克说。

2016年那次大选,他陪着积极参政的女友去宾夕法尼亚的雷丁市,在那里为民主党的希拉里拉选票。雷丁是个衰败贫困的工业城市,很多在纽约和新泽西谋生不下去的人会搬到雷丁来。

从社会福利国家德国搬到美国,施林克几乎不敢相信,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危机感如此现实。丢掉工作,意味着一个原本体面的人就要搬到汽车里或桥洞下过夜。社会上升的空间在压缩,下沉的深渊却不见底,这是热爱并敬仰美国的德国人很难想象的。

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市

在雷丁挨家挨户地走,这个经验至今让他难受;美国社会的分裂,从一扇扇被敲开的门里暴露出来。他开始怀疑自己20世纪70年代在斯坦福做研究时获得的美国印象是错的,那时的美国不过是被越战拖疲了,一时变得温和平顺。

他甚至不再相信自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看电影对这个国家产生的好感,原来种族问题一直在分裂着美国,只是那些电影从不讨论罢了。

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施林克发现,即使在纽约这种思想精英的高地,也很难找到可以就不同观点进行和平讨论的场所了。

他愿意回想另一次搬家的经历。1989年柏林墙一倒,他就从波恩搬到东柏林,在洪堡大学任教,同时参与了草拟东德新宪法的圆桌委员会。从墙倒直到 1990 年春,四个月之久,东西德都沉浸在爱情的春天里,到处洋溢着共创新世界的乐观精神。

柏林墙倒塌(1989)

就像在真的爱情生活中那样,施林克认为,最理想的做法,既不是我搬进你家,也不是你搬到我家,而是两人一起搬进一个新的家,从头再来。

东德需要尽快出台一部自己的新宪法,施林克甚至和东德同事们畅想,等新宪法写好了,他们可以去书店和咖啡馆给人们一段段朗读,就像朗读诗歌那样,让东德人听懂这部属于他们自己的宪法。

可惜,他们错误地估计了东德的民意。施林克回忆,当时的东德人一心只想搬进西德这个家。时任西德总理科尔也施了压,呼吁别错过两德统一的窗口期。

今天回头看,两德统一其实是东德在巨大的匆忙中加入了西德,为此付出的代价惨重。本来,历史还备有另一种更平等的可能性。

我胡思乱想一番——也许因为施林克没能实现朗读宪法的梦想,5年后,他变成了小说《朗读者》的作者。

爱生活如爱啤酒

中国作家的德国文化观察笔记

王竞

博集天卷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4

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德国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交往,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本书作者常年处于中德文化交流的前沿,经历和目睹了许多东西相遇时所迸发出的人文趣事。

中国文化如何走进德国?德国如何接纳和看待中国文化和文化人?德国文化的深层状况和肌理如何?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文化故事,为我们带来有温度的答案。

而身为全球最大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和国际出版巨头阿歇特的在华业务负责人,作者又以记者的视角,深度还原了余华、麦家、刘慈欣、北岛、王安忆等中国作家在德国的文化之旅,在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语境下,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另一种可能。

美国人的历史

[美]约翰·马克·法拉格等著 / 王晨等译

博集天卷·读行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7

本书从一个独特的美国社群角度,将塑造美国的社会、政治和历史力量的复杂相互作用编织在一起。从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到美国人之所以成为美国人,个人与国家的故事相互交织。作者通过解读社群在这个国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来审视在不同时空中塑造着美国人生活的复杂的历史力量,全面回顾美国社群、历史、政府、文化和政治,理解美国的过去,真正读懂美国。

其中,不仅包括美国历史中那些传统的转折点和分水岭事件,围绕着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争论和冲突——独立、新兴的民主、奴隶制、西进定居、帝国扩张、经济大萧条、战争、技术变革,持续记录不断重塑当地生活环境的重大事件;也通过细节刻画,如北达科他州密苏里河上游的曼丹村民的视角来展示美国西部的领土扩张,非裔美国人在南卡罗来纳海岛的经历来介绍重建时期的政策,真正从独特的大陆视角展现跨越800余年的美国历史。

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著

杨成绪/潘琪译

博集天卷

台海出版社

2021.5

本书是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千年盛亮史,梦想主宰世界的查理大帝,发明铅活字印刷的谷登堡,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路德,发现行星规律的开普勒,狂飙运动中兴起的歌德,愤世嫉俗的贝多芬,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通过对这些历史风云人物栩栩如生的描绘,作者使读者似乎身历其境,重温了千百年来的德国人历史。德意志这个民族,既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攀登人类文化高峰;又凶残野蛮,野心勃勃,妄想征服全世界。如此对立的性格为何集于一身?本书也将予以解答。

【文末福利】

留言聊聊你最喜欢的德语文学作品

点赞最高者我们将送出1

《爱生活如爱啤酒》

【读行者社群计划】

扫码或搜索ID:DungxingzheBook

添加【读行者微信小助手】

解锁更多资讯与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