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昼夜节律是一种内源性的计时系统(生物钟),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人体内几乎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控制机体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激素分泌、代谢循环和对病原体的免疫保护,也诱导了我们充满节律的自然行为,如睡眠/觉醒周期和吃饭。因此可以说,昼夜节律控制着我们的健康。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在“逆其道而行之”,其中一些人是为了工作(如夜班)不得已而为之。夜间工作已被发现会损害葡萄糖耐量,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和肥胖症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中枢和外周昼夜节律之间的内部紊乱导致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减小这种不良的代谢影响呢?

北京时间12月4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通过一项严格受控的小型临床试验评估了利用进食时间干预昼夜节律紊乱对代谢健康的影响。他们发现,夜间进食的确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改为只在白天进食可以阻止与刺激性夜间工作有关的高血糖水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在模拟夜间工作期间,夜间进食是否表现出内部昼夜节律失调和葡萄糖耐量受损,以及在白天进食是否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为此,他们招募了平均年龄26.5岁的年轻健康参与者(7名女性和12名男性)。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一个14天严格受控的实验室方案中,该方案涉及模拟夜间工作条件和两种进食计划。一组在夜间进食,以模拟夜间工作者的典型进食时间;另一组则在白天进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人员随后评估了两种进食时间对参与者内部昼夜节律和的影响。

他们发现,夜间进食导致中枢和外周(葡萄糖)内源性昼夜节律失调和糖耐量受损,从而增加了糖尿病风险;而限制在白天进食则避免了刺激性夜间工作对葡萄糖耐量的不利影响。在模拟夜间工作期间,夜间进食组的参与者平均葡萄糖水平上升了6.4%;而白天进食组则没有明显上升。

因此,这项研究是重要的一步,表明了行为干预可以减轻由人类睡眠-觉醒时间不当引起的不良葡萄糖调节反应。

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布莱根妇女医院医学时间生物学项目主任Frank Scheer博士说:"这是第一项人类研究,证明了利用进餐时间作为应对夜间工作造成的葡萄糖耐量受损和昼夜节律紊乱的综合负面影响的措施。

研究人员表示,观察到的负面影响背后的机制很复杂。他们认为,在模拟夜间工作期间,夜间进食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是由昼夜节律失调引起的。这相当于中央昼夜节律时钟(位于下丘脑)与行为上的睡眠/觉醒、光照/黑暗和禁食/进食周期之间的错位,它可以影响整个身体的外围时钟,尤其是与禁食/进食周期同步的时钟对提高血糖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进一步表明,在模拟夜间工作时,白天进食对葡萄糖水平的有益影响可能是由这些中央和外周时钟之间更好的一致性所驱动的。

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德国科隆大学核医学系研究员Sarah L. Chellappa博士说:"这项研究加强了这样一个概念,即你什么时候进食对决定健康结果(如血糖水平)非常重要。这与夜间工作者有关,因为他们通常在夜间轮班时进食。”

研究人员表示,为了将这些发现转化为实用和有效的进餐时间干预策略,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包括在典型工作环境中对现实生活中的轮班工人进行研究。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g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