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安徽博物院

方以智在《通雅》自序中说:“函雅故,通古今……不通古今,何以协艺相传”,会通古今是他治学的目标和追求。纵观方以智的一生,他以儒学会通释、道思想,融诸家于一鼎,兼致西学,在训诂、音韵、医学、自然科学、哲学、诗文、艺术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密之学风,确与明季之空疏武断相反,而为清代考证学开其先河”,这是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方以智的评价。五十二卷的《通雅》是方以智集一生心力所成的皇皇巨著,内容包括考证名物、象数、训诂、音声等,涉猎相当广泛,足见其考证学之功力,后收入《四库全书》,并被评价为:“穷源溯委,词必有征,在明代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者矣!”。

方以智青年时代曾注《尔雅》,成书三卷,又撰《等韵声原》,在此两书的基础上,萌生了撰著《通雅》的最初想法。崇祯十二年(1639)前后,历经三年撰成《通雅》初稿(其有诗曰:“幸以三冬力,抄成五雅笺”)。一年后,方以智考中进士,在北京任职时期,对该书做了进一步修订,并请当时名公巨卿为该书做序。1644年,北京城被李自成起义军所破,明朝灭亡,方以智携《通雅》书稿南奔。其后二十余年,方以智又据所见所闻,不断对书稿补充和修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康熙五年(1666)刻本,安徽博物院藏品

此为康熙五年姚文燮校订、刊刻的版本,是现存《通雅》最早的版本。姚文燮自为该书作序,序言中说:“吾乡方密之先生,天资绝世,读书十行俱下,又好学覃思,自童迄白首,手不释卷……此三十年之心力,所以嘉惠后学无穷。爰蠲资付梓,用公海内。读是书者,倘能探赜以观其通,矫俗以归诸雅,即文章风气,古道复兴,则先生之功,当不在禹下矣。”

清康熙五年(1666),时任福建建宁推官的桐城人姚文燮,敬仰乡贤方以智的品行与学识,决定帮助刊刻《通雅》,这是现存《通雅》最早的版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库全书》编成,《通雅》收录其中,列入“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并在提要中给予高度评价。嘉庆年间,《通雅》经朝鲜传入日本,并翻刻为便于日本学者阅读的版本。光绪六年(1880),桐城方氏后裔再次重刻了《通雅》。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安徽博物院藏品

此版本为光绪六年桐城方氏后裔方宝彝重刻本,牌记为:“光绪庚辰六月桐城方氏重刻”。

直到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对于方以智的通雅乃极为看重,光绪十二年(1886)上海《申报》登载的一则新书广告中说:“重刻《通雅》,是书桐城方以智先生手辑,久憾世无善本,兹将原刻旧本精刻,用东洋洁白绵纸装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6年《申报》上登载的重刻方以智《通雅》的新书广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方以智在《通雅》中最早思考过拼音的优势。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提倡文字改革,曾倡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1925年,钱玄同在《全国国语运动大会会刊》上题词引用方以智《通雅》中的话,大意是说:中国汉字纷繁复杂,主要缘于通假与假借。如果一字一义,如西方文字“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就可以不重复、不共用,那不就更好吗?钱玄同赞誉方以智在明清之际就已经明白了“拼音字”的优势,借此鼓励同仁们要推动“国语拼音”编制。

正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展出的

“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

还有十天就要撤展啦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

抓住最后的机会前来看展~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

展览时间:2021年9月17日—12月12日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

主办单位:安徽博物院、桐城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安徽省图书馆、桐城市博物馆

关注安徽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