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国建,生于1987年,三度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2019年,他两次跑进2小时10分大关。其中,2019年9月29日,在德国柏林,他以2小时08分28秒完成柏林马拉松,创造了中国人第二好马拉松成绩。

中国马拉松与世界最强之间的差距,以及国人精英成绩长期停滞,一直是跑圈备受关注的话题。跑者变多了,管理放活了,训练改进了,保障上去了,研究丰富了,然而差距与停滞却未曾改变,其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

当然,要想力克对手,或者PB,除了按照先进训练方法,付出异于常人的刻苦,拥有必要的尖端技术保障,赛场上的发挥,也是必不可少的。怎么衡量发挥?按照训练学的常识与一般原则,当然是看节奏策略,也就是分段配速数据。

分析董国建、多布杰、尹顺金、许王与关思阳这些我国最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的节奏,能发现什么问题呢?2017年的《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上,就有一篇运用统计学方法的研究文章。它不但对专业队的体育科研工作者有用,对业余跑者也有极高参考价值。现浓缩提炼之。

第一,节奏策略的问题

事关比赛成败。不但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还得有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针对性训练。

第二,比赛能力

或者说现场发挥的能力,是综合竞技能力的重要方面。可以理解为你的历次全力以赴参赛成绩与你的PB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现实中成功的节奏策略

即使无法实现“前慢后快”或“负分段”的理论最优,也能较长时间保持速度稳定和控制掉速。从本文看,怎么也得在前35公里略微超过比赛目标要求的平均速度才行。

第四,针对性改进策略

可以获得更好的发挥。可参考知名跑者、里约奥运国人最快的董国建的成绩表现。2012年,董国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成绩是2小时20分29秒。2016年,他二度参赛,成绩是2小时15分32秒。

董国建参加里约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实战中的负配速

尽管专业运动员与竞速俱乐部的长课都严格按照负配速要求进行,但是在实战中能绝对达到的,并不多。

第六,跟跑策略必须慎重

在比赛中,为了冲成绩去跟跑陌生人,风险很大。要想出成绩,就必须制定合理的节奏策略,并在比赛时严格贯彻,不受其他人干扰。即使要跟跑,也要跟那个你对他/她运动能力和参赛习惯比较知根知底的。比如,找同在一俱乐部合练多时的、成绩在自己之上且发挥稳定的亲队友当私兔,别忘了事后发红包,请大餐,体面答谢之,周全为人礼仪。

第七,终极目的是什么?

负配速是手段,通过大量重复的负配速训练,结合合理的比赛节奏策略,尽量控制速度波动,才是终极目的。

图/新华社朴真熙 搜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nki 特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期精英跑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