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忆的潆洄往往会从味觉先开始。

食物与地点在脑海中交叉锁定的,是一个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具象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对于老下关人来说,提起「热河」二字,最先想起的或许未必是早已消失的北方省份,甚至不会是某个不予显示的名字;而是从纪念碑向南直至秦淮河畔的一路美食。

这条路,叫热河南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都听说了:「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

但当热河南路上的一片片卷帘门被拉起时,相信总有人还在一遍遍回味老下关的味道。

下关区虽然已经撤销多年,有些老店却还一直保留着属于老下关的那份舌尖记忆。

PART 1

徐建萍汤包

在热河南路幼儿园对面有一条小巷,第一次来到热河南路上的人,可能会匆匆错过,但只要走入其中,就会发现这里藏着一个小吃宝地。

巷口第一家店便是在南京小有名气的徐建萍汤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徐建萍汤包,鸡鸣酒家的正宗传承,或许是它的最强标签。

六十多年前,居银根老师傅在苏州学艺,后辗转到南京,成了鸡鸣酒家的白案大厨。老南京人都知道,鸡鸣酒家在南京的饮食记忆里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

居银根老人家一生没有其他弟子,唯有女儿徐建萍一直跟随他在鸡鸣酒家做汤包。

时间来到十年前,鸡鸣酒家早已不复存在,居老师傅也已仙逝,彼时的徐建萍不忍父亲的手艺再无流传,于是便有了这家存于巷陌的徐建萍汤包。

店面虽不大,但在南京食客中一直有着超高口碑。

一客汤包8只,在笼屉中满满当当,面皮晶莹剔透、肉馅呼之欲出。

鸡鸣酒家的汤包特点很鲜明,从圆润标致的外形中就能看出。

在和父亲学艺的过程中,徐建萍对汤包的理解与手法技艺越发纯熟;对于每一个褶儿的拿捏、封口的方式,都有独到的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汤包上咬开一个小口,慢慢吸吮,先让汤汁打开味蕾的滞涩。相较于无锡汤包完全的甜口,徐建萍汤包则是甜中带鲜,满口浓郁间不乏层次,不至于吃到腻。

汤汁味道的鲜美适宜只是一个开始,肉馅在汁水的浸润中,也饱满清亮,无需辣油提味,便能感受到老鸡鸣酒家原汁原味的汤包味道。

再盛上一碗传统的赤豆元宵,这可能是过去十年里无数下关人的经典搭配。

时代的变迁有时会改变很多东西,但只要留存下一份技艺,守住一颗匠心,哪怕只一枚小小汤包也足以让人倾倒。

PART 2

李杨面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对夫妻在下关建宁路开了一家面馆。

丈夫姓李,妻子姓杨,两人便合“李杨”二字为面馆命名,于是地道的老卤面馆——李杨面馆就此诞生了。

30年物换人移,「换了新的地方」又何止秋林龙虾,曾经大观对面的李杨面馆也搬到了热河南路上。

如今他们的外甥继续在原来的店中掌勺,将这碗煮了30年的质朴味道延续下来……

初来李杨面馆的人,或许会诧异,如此「原始」随意的店面环境内,怎么会做到爆满,在每个饭点,食客可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

递过「飞子」,等到面端上桌,质疑可以打消大半。

李杨面馆家的老卤面与南京如今一众老卤面馆确实有所不同。

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面条的选取,难得不是圆又粗的品种,在碗里既不会沱,下得炝一些面芯也不会夹生。听老板介绍面条是每天新鲜定制,扁细的形状下依然韧性十足。

其次是纯靠古法制作的酱油老卤,不放任何添加剂,没有很多老卤面齁咸齁甜的口味,经典的咸鲜味更能突出葱花的香味。

不做皮肚,只做肉皮,不加青菜,只浇炒素。李杨面馆有不少在今天看来特别的地方,但想想其实又都是曾经传统的做法。

当南京很多面馆越做越魔幻,面条越做越复杂时,反而是李杨面馆这样坚持经典下法的老店,能让人百吃不厌。

PART 3

一枝花传统酒酿

人们对于「味道」的记忆,有时甚至都不来自于堂皇的门面,一个摊位、一辆推车足矣。

这一点,热河南路街道办附近的一枝花传统酒酿就很有发言权。

一枝花是家小店,这里「小」的意思是指只有一个门脸和冷柜……

一枝花的名字取自江苏综艺频道曾经的节目《非常周末》里的童星,这三个字,相信可以勾起很多江苏人的童年回忆,至于这档节目则是另一滴时代的眼泪了。

酒酿店是这几年才有的店面,曾经只是一辆小推车走街串巷,老下关人一定会有印象,用老板娘的话说:「过去就是流浪着卖」。

老板娘很热情,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幽默,从店里的一些标牌上你就能看得出来……

店内不仅有传统酒酿和桂花酒酿两种可供挑选,还有诸如桂花糕、元宵、红豆、桂花汁……搭配着卖。

说到传统,一枝花的酒酿会选取干净粘稠的糯米用酒曲发酵,尽量避免过多兑水和其他添加剂。

打开包装,不仅酒香四溢,而且纯度和甜度都很高,回家挖上两大勺烧碗酒酿元宵汤再好不过。

桂花糕雪白精致,撒上桂花香气扑鼻,吃起来有淡淡的甜味。

店里还有一只漂亮的狸花猫,像是店家的吉祥物和代言「猫」,站在门口颇有几分招财的架势。

或许从来没有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能在下关人的味道回忆里留下痕迹,靠得就是几十年的营生与坚持。

探访这三家老店的时候,走过渡江胜利纪念碑,地铁线路的施工在下关身上掘出一道道口子。

也许再过几年,这些口子里会长出新的花蕊,或许这里也会成为下个租房圣地,谁知道呢?

热河路的路牌杆上被油漆刷过一遍又一遍,提醒人们事物的消失其实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没有什么会一直是相同的容颜,但只要味道还保留着,这里就还是那个老下关,是随便一逛都能找到好吃小店的老下关,是梧桐与尘埃随风扬起的老下关。

作者 : 智宇 | 图片: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