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你看,我们学校的教授是亚洲飞人苏炳添!」「郎平郎指导在我们学校教学,教我们打排球。」「大蟒(许昕)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我们有机会和他一起打乒乓球!」

当学生们看到在电视机前,在奥运赛场中的奥运健儿、荣誉教练,成为自己体育老师的时候,不禁发出凡尔赛般的感慨。而体教融合,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深化。

文/ 付能量

01

众「神」归位,降临「」间

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郎平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消息传出后,大家开始关注郎导的下一站。同时,一张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课程表在网络上流传。

8月3日中午,经过南方日报记者确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郎平确实将来珠海校区工作,是否上课则暂不清楚。

回顾郎平指导的体育生涯,她便与北京师范大学具有颇多的渊源。从1986年进入学校学习深造之外,2008年她被聘为荣誉教授。所以,郎平卸任之后重回校园,也在情理之中。

同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任职的,还有奥运冠军陈一冰。在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里,陈一冰也曾表示,自己每天都想成为更好的老师。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如果说选择一位最能够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运动员。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一定会选择退役再复出,并打破亚洲纪录32岁「高龄」的苏炳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苏神」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体育老师。更准确地说,是成为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副教授,苏神的论文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10月29日,人送外号「大蟒」,画风独特的「秀昕」,也成为了上海大学体育学院的客座教授。 在和学生们互动时,许昕幽默地提到, 「前两天有朋友给我发了一个表情包,问我上大怎么走。这个表情包,你们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

其实,对于运动健儿「落户」学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进入大学任教,往往也是职业运动员退役之后的一种选择。

如在首都体育学院任教的刘秋宏,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的隋剑爽等,都是运动员转型的最好证明。他们不光能够为国家争夺荣誉,退役之后也在为国家培养着后备的人才。

当然,除了进入体育类院校之外,进入综合类大学的体育院系的运动员也越来越多,体育的精神也传播的更广。

02

体育回归平凡,体育本就平凡

奥运健儿、荣誉教练进入大学校园,除了带来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之外,其精神对于学生的激励,则成为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郎平、苏炳添、许昕等人成为教授后,能够在网络中激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因为,一方面大众对于体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能够走近我们「平民」日常生活所形成的强烈反差。

运动员不再是人们眼中的神,他们和我们一样,有平凡的一面。

近些年,大众赛事也异常火爆。

如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赛事组织者把田径搬进商业街区,搬进街头巷角。点亮西安大唐不夜城、点亮成都春熙路、点亮华熙五棵松,让顶级运动员走到大众的身边。

图片来源: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官方公众号

当你看到前方数十米的距离之内,苏炳添和谢震业在赛道上飞驰;看到姚捷、丁邦超等人撑杆跃起。奥林匹克的精神,不再和平凡人割裂。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在校园中能够遇到的「老师」,是能够在赛场边一起合照聊天的「朋友」,是我们身边最近的榜样。

在足球基础发展较好的德国,很多小孩子之所以能够愿意接触足球,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2018年,生态圈专栏作者刘华伟曾经在《欧洲足球启示录》中写道:

「很多青少年因为坚持这些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加之天赋和勤勉,走向了职业足球之路,改善了生活,成为当地青少年的偶像。他们定期回到自己的社区激励后来人,建立良性循环。

那奥运冠军进入校园,对于中国来说,何曾不是如此呢?

03

体教融合,更进一步

2020年4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被审核通过。

《意见》特别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后来,姚明也在一份关于体育重新融入到教育、回归教育话题的提案中提到:

「我非常坚持体育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希望我们的体育,体教分离的情况可以得到重新认识,并且重新拼装在一起。」

体教融合,既需要素质教育,也需要精神教育。100年前,蔡元培就曾经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并且将体育列为「四育」之首。 随着「双减」和「双增」的出现,体育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并且,随着奥运冠军,运动健将回归校园。其精神力量,也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塑造人格。

那么问题来了,在你的学校当中,哪位老师对你产生的影响最大呢?

部分内容参考:

1、南方日报,《郎平要来珠海当体育老师?这张课表火了!》

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名师专访 | 陈一冰:我每天都想成为更好的老师》